摘 要:狀態檢修是目前比較科學的變電設備檢修管理方式,能有效地克服定期檢修的各種弊端,對于提高設備的可靠性,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有較大幫助。供電企業推行狀態檢修是提高設備管理能力、提高優質服務水平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一、狀態檢修含義
變電設備是電力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設備的運行狀態直接決定電網的運行是否安全可靠。盡早發現設備缺陷或異常,及時對設備進行檢修并消除設備隱患,是保證電力設備安全、健康運行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國供電企業應用較多的是預防性檢修,根據檢修技術條件、目標的不同分為定期檢修、狀態檢修。
定期檢修就是在供電企業應用最廣泛的春季檢修、秋季檢修。春季和秋季檢修是全年確定好兩個時間節點,對每臺變電設備進行全面地檢修和試驗,試驗合格的設備可繼續運行,試驗不合格的設備則進行檢修或更換,這種檢修停電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社會經濟效益差。變電設備狀態檢修是以設備的歷史工作狀態為依據,通過各種監測手段識別故障,對故障發生部位、嚴重程度作出判斷,以確定設備的最佳維修時間,對減少停電次數、縮停電范圍、提高設備可靠運行能力有較大幫助,同時能夠提高優質服務水平。
二、狀態檢修管理流程
狀態維修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對設備運行參數的分析來評估設備狀態,根據評價結果制定檢修計劃,提高設備檢修、維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管理貫穿于設備的全部生命周期,從制定技術規范,監督設備的生產、調試、驗收及試運行,開展設備巡視、維護、消缺、大修、技改,對檢修情況評估,直至設備退出運行。
狀態檢修的基本流程包括設備信息采集、設備狀態評估、檢修策略及年度檢修計劃制定、檢修實施、檢修完畢驗收五個方面,主要流程如下:
2.1設備信息采集
設備信息采集是開展狀態檢修的基礎。首先要收集設備投運前的相關資料。其次通過遠動監控、設備巡檢、電氣操作、電氣試驗等日常工作,結合相關檢測技術,加強對變電設備的檢查巡視,獲取一定數量的設備運行狀況的狀態量。最后對投運前基礎信息、運行信息、試驗檢測數據等特征參量進行匯總,建立設備信息數據庫,保證每臺設備都有自己的“檔案”供查詢。
2.2設備狀態評估
公司建立標準統一的典型缺陷數據庫,將頻發的變電設備缺陷,進行具體、詳細描述并納入數據庫中保存,以便掌握同類設備的一些共性質量問題。通過對設備檔案的分析,篩選出“亞健康”狀態的設備,并按照危急、嚴重、一般三個等級對待檢修設備進行分類,并對所分類別進行復核、審查。
2.3檢修策略及年度檢修計劃制定
根據設備狀態評價結果,確定設備檢修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編制設備狀態分析綜合報告和檢修建議,報運維檢修部審核。經運維檢修部和工作小組審批后,做出最終檢修決策,確定檢修的責任部門、檢修時間,編制檢修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為檢修工作的實施做好準備。
檢修計劃依據設備檢修策略制定,年度檢修計劃是建立在設備狀態評價結果和檢修計劃基礎上的,用于指導年度檢修工作的開展。
2.4檢修實施
檢修工作的實施應按照批準的檢修計劃及狀態評價結果所確定的檢修內容和項目,根據《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導則》等技術標準、供電企業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和相關規程、規范進行。在檢修過程中要對缺陷準確判斷,檢修工作全過程要進行記錄,形成一套完整的設備檢修記錄,并將檢修結果錄入設備信息數據庫,及時更新設備的“檔案”。
2.5檢修完畢驗收
在設備檢修完成后,要對缺陷的處理情況進行驗收。驗收是徹底消缺設備隱患,落實檢修方案措施的有效保障,驗收不合格的責成檢修責任部門重新進行整改,直到合格后方能投運送電,決不為設備安全運行留下隱患。
三、結束語
狀態檢修的理念是為設備的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提供可靠的技術和管理保障,這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及時創新狀態檢修工作流程,使狀態檢修工作能在供電企業持續取得成效,保證電網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高供電企業優質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顧建明.供電企業實施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的主要策略研究[J],2007(8).
[2]孫雪景,魏立明.發電廠機變電站設備的狀態檢修研究綜述[J].中國電力教育,2007(2).
[3]陳航.電氣設備狀態維修策略存在的問題及應用[J].民營科技,2011(07).
[4]朱玉峰.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分析與實施相關問題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33).
[5]劉文婷.試析變電運行中的常見故障及設備維護方法[J].機電信息,2012(33).
作者簡介:姓名:郭偉超,男,國網山東無棣縣供電公司,職稱:助理工程師,專業:變電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