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英語教學是繼傳統英語教學之后,提高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生對本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對現行專業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針對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今后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著重培養學生專業外語的自學能力及應用能力。
關鍵詞:專業英語;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1.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專業英語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即包括基礎英語的基本知識又包含了特定專業的專業知識,因此其既具有語言教學的規律性又具有專業教學的規律性[1]。但目前,專業英語教學任務分散在各個學院,專業外語教師師資力量較薄弱,而且專業外語課時少,很難實現科技英語系統教學[2]。而學生從基礎英語教學模式一下子轉變為專業英語教學模式,面對大量復雜的專業詞匯及長句、難句,同學們初學時不易掌握,不會進行長句結構分析,不會詞性的轉換及詞序的靈活處理,因此翻譯課文經常不能表達原意。而且,一般專業英語課程開設在第六學期,此時同學們剛剛接觸本專業基礎課程,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限,因此對于教材中一些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很難理解,學生掌握起來較吃力而使其失去學習興趣,課堂中形成了老師為主的翻譯模式[3,4]。由于缺少了對科技英語體系的系統學習部分,同學們對科技論文的結構及撰寫格式不甚了解,在畢業設計環節,本科生撰寫英文摘要等方面的表現很差。
為了提高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本文從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力求提高學生專業外語的自學能力及應用能力。
2.教學內容改革
目前,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選擇的專業英語教材主要內容包括水泥、玻璃、陶瓷及耐火材料等傳統工程材料的制備原理及工藝,專業性很強,部分內容因為學生未接觸本專業課程,缺乏專業背景而很難理解。因此。針對本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充分調研國外相關教材的基礎上,將國外原版教材中過于水泥、玻璃、陶瓷及耐火材料的精華部分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讓同學們掌握科學、客觀、較標準的英文表述習慣,而內容和難易程度則與專業知識結合緊密,以各種材料概述、制備工藝、性能及應用為主,不再涉及一些專業性太強的理論知識。課程中除了講解專業知識外,在課程緒論部分給學生一個過渡,讓學生了解專業英語與基礎英語之間的區別以及專業英語句式結構的特點,使學生能夠對專業英語的語法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科技論文查閱及寫作能力以及國際交流能力,教材中將設置有關專業論文結構與撰寫的章節。
3.教學方法改革
專業外語課時設置都較短,一般為32~48學時,在短短的32學時內,要求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課內教學主要仍以“能讀會寫”為主要教學目標。但教學方法將不再以教師為主角,改變原來“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通過翻轉課堂,讓同學們走上講臺,完成課文的翻譯及講解過程。老師主要負責專業詞匯的講解及引伸,擴展同學們的專業詞匯,通過討論對同學們在翻譯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糾正及講解,剖析復雜長句及難句的句式結構。結合目前同學們專業外語學習現狀,將在課堂上引入大量的科技外文文獻,使同學們掌握其主要結構及撰寫要求,重點培養同學們掌握本專業論文英文摘要的撰寫。
專業外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同樣至關重要,而且培養過程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并非通過 一兩次課堂教學就能一蹴而就,因此,這部分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鼓勵學生觀看相關材料介紹的視聽文件,在課堂翻譯過程中要求同學首先對原文進行朗誦然后進行講解,這就要求同學們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預習,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此外,根據同學們撰寫的專業論文英文摘要,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做一個presentation,逐步提高同學們專業英語表達的自信,最終目的是培養同學們國際交流及應用的能力。
4.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英語日益成為國際主要交流工具的今天,加強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外語教學水平,根據教學目標的正確定位來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以及采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提升英文閱讀、寫作及交流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積極進行專業英語有效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對于提高學生專業外語的自學能力及應用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秀梅, 賀杰. 優化機械專業實踐性教學方法的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 2014(2):158.
[2] 陳靜如, 田礫, 萬小梅. 專業外語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J]. 中國冶金教育. 2014(1):69-70.
[3] 王振廷, 孟君晟, 孫劍峰, 武萬良. 材料類專業外語課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08(10):47-48.
[4] 佀慶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科技外語閱讀教學淺談[J]. 吉林化工學院學報. 2013(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