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白草具有比較繁雜的化學(xué)成分,其全草都含有鞣質(zhì)(單寧),黃酮類是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此外還含有萜類和甾體類化合物、脂肪酸、酚類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翻白草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有著豐富的藥材資源,由于其具有復(fù)雜的化學(xué)成分,所以它的藥理作用和生物活性也很廣泛,在未來具有廣大的應(yīng)用前景,本文針對翻白草的化學(xué)成分進行了概述。
關(guān)鍵詞:翻白草 化學(xué)成分 概述
中圖分類號:R284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為薔薇科(Rosaceae)植物,大多數(shù)以全草或根入藥,采集于夏季和秋季,生長于北方溫帶區(qū)域[1],存活于坡地、丘陵、荒地、溝邊、山野草叢、草地、山谷、草甸及疏林[2],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其具有比較繁雜的化學(xué)成分,現(xiàn)將翻白草的化學(xué)成分綜述如下:
1.黃酮類:
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存在的兩種形式是結(jié)合糖苷和游離態(tài),還擁有多種多樣的結(jié)構(gòu)類型,具有多種藥理及生理活性,比如:以預(yù)防和治療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消炎抗菌、抗氧化、降血糖、抗腫瘤、抗輻射、抗癌、增強免疫力等[3][4]。黃酮類化合物能夠促使胰島β細(xì)胞的恢復(fù),降低血糖和血清膽固醇,改善糖耐量[5],其中含有的主要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Quercetin)分子式為C15H10O7、槲皮素-3-O-β-D-葡萄糖(quercetin- 3- O-β- D- glucoside) 分子式為C21H20O12、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hamnosid)分子式為C21H20O13、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quercetin-3-O-α-D-arabinose) 分子式為C20H18O11、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side -7-O-β-D-glucoside) 分子式為C27H30O17、金絲桃苷(Hyperoside) 分子式為C21H20O12、芹菜素(Apigenin) 分子式為C15H10O5、木犀草素(luteolin)分子式為C15H10O6、山奈酚(Kaempferol) C15H10O6、山奈酚-3-O-β-D-葡萄糖(kaempferol-3-O-β-D-glucoside) 分子式為C21H20O12、山奈酚-7-O-α-L-鼠李糖(kaempferol-7-O-α-L-rhamnoside) 分子式為 C21H20O12、金合歡素( acacetin) 分子式為C17H14O7。
2.萜類和甾體類化合物:
萜類和甾體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許多植物和動物中,并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此外它還具有廣泛的應(yīng)用性,可以用于治療許多疾病,如:合成類固醇激素薯蕷皂苷元,提高心臟功能的狄戈辛、蟾酥苷、抗過敏藥氫化可的松、避孕藥黃體酮、利尿劑安體舒通等均是甾體類化合物。翻白草中含有的萜類及甾體類化合物有齊墩果酸(Oleanic acid)分子式為C30H48O3、2α-3α-二羥基-12-烯-28-齊墩果酸(2α-3α-Dihydroxyoleana-12-dien-28-oic acid) 分子式為C30H48O4、熊果酸(Ursolic Acid) 分子式為C30H48O3、2α,3β-二羥基-烏蘇-12-烯-28-酸(2beta-Hydroxyursolic acid) 分子式為C30H48O4、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 分子式為 C30H48O5、胡蘿卜苷(Daucosterol ) 分子式為C35H60O6、β-谷甾醇(sitosterol) C29H50O。
3.鞣質(zhì)類(單寧):
鞣質(zhì)或稱單寧,存在于約70%的天然植物中,具有凝固蛋白質(zhì)和收斂的作用[6],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止血止瀉作用,它還可以清除自由基、抗脂質(zhì)過氧化、抗腫瘤、抵抗艾滋病等。翻白草所含鞣質(zhì)類有原兒茶酸(3,4-二羥基苯甲酸)分子式為(HO)2C6H3COOH、沒食子酸(3,4,5-三羥基苯甲酸)分子式為C7H6O5、木麻黃鞣亭(Casuarictin ) 分子式為C41H28O26。
4.脂肪酸及多酚類化合物:
脂肪酸是身體的一個主要的能量來源,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有大量的能量被釋放出來。多酚類是指植物中具有多個酚基團的一類化學(xué)物質(zhì)的統(tǒng)稱,不同種類的多酚物質(zhì)具有不同的結(jié)構(gòu),其生物利用度,抗氧化性能也有差異,對人體的影響也不同。翻白草中脂肪酸及多酚類有鞣花酸(Ellagic acid)分子式為C14H6O8、兒茶素(Catechins) 分子式為C15H14O6、咖啡酸(Caffeic acid) 分子式為C9H8O4、亞麻酸(linolenic acid) 分子式為C18H30O2、十四烷酸((n)-tetracosanoic acid) 分子式為CH3(CH2)22COOH、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分子式為 C14H28O2、棕櫚酸(Hexadecanoic acid) 分子式為C16H32O2。
5.其他類物質(zhì),例如:富馬酸,柚皮素,間苯二酸,石竹皂苷元,腺苷,壬二酸、多萜醇、多糖、SOD酶,等。
參考文獻(xiàn)
[1] Jiangsu New Medical College,1975.Dictionary of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 Shanghai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ers, Shanghai, pp. 2705–2706
[2] Yang J, Qing J H. Identify and research on 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J].Lishizhen Med Mater Med Res(時珍國醫(yī)國藥)1998,9(5):436
[3] 曹緯國,劉志勤,邵云等.黃酮類化合物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西北植物學(xué)報,2003,23(12):2241-2247
[4] 延璽,劉會青,鄒永青.黃酮類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進展[J].有機化學(xué),2008,28(9):1534-1544
[5] 陳勇,張晴.五羥基黃酮的藥理學(xué)研究近況[J].中草藥,1998,29(8):569-570
[6] 邢晶晶,曹婷婷,楊帆,等.鞣質(zhì)類化合物研究的進展情況[J].黑龍江醫(yī)藥,2011,24(5): 77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