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加強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是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重要舉措。文章在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現狀基礎上,從固定源、面源、環境監管、應急能力建設等方面對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梳理存在問題,進行風險防范研究,對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建設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飲用水源地 風險防范 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X8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南京是中國東部地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重要的交通樞紐、通訊中心和科教文化中心,具有“承東啟西、承南接北”的區位優勢。目前的支柱產業為電子、汽車、石化、鋼鐵、電力等。由于產業帶多集中于長江沿岸區域,這樣的產業結構布局對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保護和風險防范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工程建設,深入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預防和應對各類涉及飲用水源地的突發事件是十分必要的。
1 水源地環境現狀概述
1.1水源地及主要水廠概況
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共10處,其中長江南京段8處(其中3處為備用水源地),另有水庫型水源地1處,湖泊型水源地1處。水源地基本情況見表1-1:
表1-1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基本情況一覽表
序號類別水源地名稱水廠名稱類型監測頻次監測項目
1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夾江水源地城南水廠河流型旬測
月測水廠旬測: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氮、氟化物。水源地月測: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表1-3前35項,計64項;6月對《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特定項目(80項)全分析,對檢出的有機物和重金屬每月監測。
2 北河口水廠
3 江寧區水廠
4 燕子磯水源地城北水廠河流型
5 上元門水廠
6 八卦洲(左汊)上壩水源地遠古水廠河流型
7 江浦、浦口水源地江浦水廠河流型
8 浦口水廠河流型
9 中山水庫及東屏湖水源地溧水縣水廠水庫型
10 固城湖水源地高淳縣水廠湖泊型
11 江寧子匯洲水源地江寧濱江水廠河流型
12備用水源地龍潭備用水源地暫無河流型每年一次,6月監測《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表1-3,共109項
13 八卦洲(主江段)備用水源地暫無河流型
14 橋林備用水源地暫無河流型
1.2飲用水源水質現狀
南京市2011年開始組織市、區(縣)環境監測站對全市各類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進行了例行監測和普查工作;2012年鎮江、柳州等地發生水源污染事件后,部分水廠又增加了水質自動站在線生物毒性監測儀。監測結果表明,2011-2013年,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Ⅲ類標準、表2和表3標準值,水質達標率持續穩定在100%。
2水源地環境風險分析
2.1環境污染現狀分析
2011年-2013年,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固城湖處于輕度富營養狀態,除龍潭備用飲用水源地外,保護區范圍內無工業廢水排口,污染源結構以城鎮生活污染為主。中山水庫及方便水庫處于中營養化程度,污染源結構以非點源污染為主。長江南京段八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夾江飲用水源地、江浦、浦口飲用水源地、江寧子匯洲飲用水源地以城鎮生活污染為主;八卦洲(主江段)備用水源地污染源結構以非點源污染為主,其余四個飲用水源地以工業污染為主。
2.2固定源環境風險分析
固定源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長江南京段上的八個飲用水源地,湖庫型水源地具有環境風險的固定源較少。長江南京段有中石化過江油料管道1條,天然氣輸送管1條;共有危險品碼頭82個,主要集中在八卦洲左汊江段和南京長江四橋南岸附近,主要危險源為油類和化學品,年吞吐量達到4千萬噸。
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金陵石化烷基苯廠、金陵石化南京煉油廠、金陵石化化肥廠、南京市石油公司棲霞油庫等大型企業危險物質儲存量超過《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GB18218-2000)中的危險源識別量,為重大危險源。
此外,長江南京段8個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附近存在著大量的加油站、泵站和污水處理廠的排口,對長江水質有較大的潛在威脅。
2.3面源環境風險分析
面源污染主要存在于湖庫型水源地,其主要環境風險來自分散式畜禽養殖污染源產生的藻類及其代謝產物和水產養殖污染源產生的“漁藥”類微量有機污染物。
雖然固城湖及中山、方便水庫水源地目前水質相對較好,但氮、磷等營養元素指標存在超標現象。由此可以判定,在適當的氣溫、環境條件下,水源地極可能會爆發大規模的藻類水華現象,現階段水廠的應對措施尚不能完全有效應對水源水中的藻類問題。
水產養殖過程中比較常用的“漁藥”包括抗生素、消毒劑、除草劑。這些物質如果使用不當,會進入水源地造成水源水的污染,進而影響水廠出水水質。
2.4環境監管及應急能力分析
南京市已建立了較全面的應急保障機制。在夾江飲用水源地的上游建立了水質自動站,實現了飲用水源地水質遠程自動監控。市、區縣環保部門和供水企業還分別建立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現場巡查和信息通報制度,強化對全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的監控。2010年編制的《南京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寧政辦發[2010] 86號),建立了沿江化工行業危險污染源檔案庫,沿江化工等重點企業全部編制了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2012年還印發了《南京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環保應急響應程序》,進一步規范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的操作流程及部門職責。
2.5環境風險等級評估
目前,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無化工、有色金屬冶煉、醫藥制造等行業的污染源;長江南京段取水口附近水體擴散能力較好,湖庫取水口附近水體擴散能力一般;中山水庫及方便水庫水源地因污染源結構以非點源為主,無主要污染源。
綜合水源地環境現狀及環境風險隱患情況,可得出南京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等級為三級,風險一般。
3水源地風險防范建設研究
3.1預警體系建設研究
(1)要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開展對集中式飲用水源預警信息、常規監測數據的收集、綜合分析、風險評估工作。
(2)要加強環保、建設、水利等相關部門的聯動,進一步提高水質(量)監測自動化水平,增強水質污染變化預警能力和應急防范能力。
(3)要加強環境監管預警,強化以市、區兩級和政府、部門、企業三個層面的環境應急預案體系,針對不同的事故級別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3.2工程建設項目研究
(1)備用水源地工程建設:南京市飲用水源地水源單一,應急水源地未建立問題隨著南京社會經濟發展將會日顯突出。可考慮選用江南石臼湖、江北金牛山水庫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地,綜合考慮建閘保水、清除圍網養殖等措施,保障備用水源地水質達標。
(2)預警斷面建設:應根據需要,選取集中污水處理設施排放口、城市總排口、排污單位污水排污口、經常發生翻車(船)事故的路、橋和危化品運輸碼頭下游溝、渠、支流等臨 近斷面、兩條支流匯合斷面以及水源地直接連接水體設立預警斷面。
(3)連接水體風險防范工程建設:應優化連接水體尤其是水源地直接連接水體供水排水格局,布設防風險措施。結合江河湖庫的水利工程、風險防控工程、閘 壩的啟用關停等情況對連接水體的風險防控措施進行評估,編制合理的污染防控方案。當事故污水進入連接水體后,通過采取防控措施控制污染擴散。
3.3存在問題及困難
(1)水源結構單一。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劃南京市以長江作為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固城湖和中山、金牛等湖泊、水庫作為補充水源及應急備用水源。對長江水源高依賴程度同時也是南京飲用水應急保障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2)長江飲用水源地存在污染隱患。南京市長江飲用水水源地為開放式水源地,上下游工業企業、碼頭林立,突發性水污染事故影響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問題不容忽視。水上交通運輸的易燃易爆品、石化產品、有毒有害危險品等也威脅到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3)湖庫型水源地水量不足。以固城湖為主要飲用水水源地的高淳區及以中山、方便水庫為主要飲用水水源地的溧水區,湖庫水量現狀均基本能滿足縣城供水的需要,但水量不足以向外輻射。隨著南京市區域供水工程實施,長江供水覆蓋面增加,溧水、高淳區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由將由湖庫型轉為長江河道型。
參考文獻:
[1]周克梅,陳衛,單國平,等 南京長江水源突發性污染應急水處理技術應用研究[J].給水排水,2007,33(9):13-16
[2]陸燕寧. 加強南京市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的思考[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9,33(1):43-45
[3]丁仲平,景衛華,陳輝. 長江南京段水功能區管理的若干思考[J].水電能源科學,2009,27(2):136-138
[4]劉繼莉.吉林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評估與管理對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10
[5]殷振華,夏健偉,夏豪剛.長江蘇州段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風險及防控對策[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3:56-58
一定保留:
作者簡介:金哲(1978- ),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管理和規劃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