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尹洪廷(1981—), 男 , 江蘇豐縣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
摘 要: 高職院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高職科技園是中國特色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創新高職院校企合作機制、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加速中小企業孵化、拓寬社會服務渠道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具體的結合高職科技園的功能定位,進行高職科技園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探究。
關鍵字: 高職 科技園 創新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1 高職科技園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研究的意義
我國已逐步形成了經濟優勢互補,功能定位清晰的區域發展格局。對于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無論從教育資源、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來講,都是功不可沒的。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科技園順應時代需求應運而出。其對技能人才培養、創業孵化、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成為新時期高職院校發展的重要推手。也是高職院自主創新的重要基地,產學研合作的示范基地、師生創業的實踐基地、培養創新創業的戰略性平臺。如何面向市場,建立政府、高校、企業等各種力量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高職科技園是當下應深入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2 高職科技園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的體現
目前,高職科技園創新模式發展,面臨系列問題:怎樣融合政府、高校、行業、企業、資金等關系,理順運行方式,創新科技園的管理機制均處于探索之中。
2.1 科技園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創新性平臺
通過高職院校和政府、企業合作,創建人才培養、企業孵化、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三位一體的高職科技園。在科技園建設過程中引進知名企業進駐,形成“校中廠”的辦學模式。充分的貼合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結合高職院校的課程內容設計和職業規劃標準發揮企業優勢,共同培養學生實際崗位的操作能力,打造高技能型人才。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標準不斷提高。(1)高職科技園充分利用入園企業了解到市場行業的生產行情,加強對學生培養方式的共同規劃設計,基于聯培共育的嵌入式培養模式,最大限度發揮校企資源共享優勢,實現人才培養的職業化。(2)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培養的過程中,充分依靠科技園內部企業的生產實踐中心對學生進行工學交替的實踐性教學。一般情況下,科技園內部的研究中心都擁有實際生產環境的工作場所,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學生定期進入科技園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選出比較優秀的學生參與到企業的創新性項目研究過程中來,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環節的有機融合,達到零試用期人才培養目標。(3)高職科技園運營過程中,加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創業。聘請學校教師參與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研發攻關,促進教師的科研源泉。也為學院人才培養和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堅強的人力資源保障;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端技能人才,形成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機制。
2.2 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助推器
我國《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是我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期。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高職院校科技園模式的創新建設規劃,聚合創新資源,建設科技創新平臺,促進官、產、學、研、金的有效融合,實現政、企、校多方共贏局面,在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
高職院校科技園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要充分的利用好現有的教育資源,將自身擁有的師資力量、土地資源和實驗儀器設備進行合理的規劃使用,并和園區內部的企業進行聯合,以技術改造為突破口,通過在高職科技園開展實踐研究,解決企業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在后續的研發過程中,充分的重視到技術市場化的推廣,將技術創新及其創新成果產業化,拉動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
2.3 打造人才的匯聚地,促區域發展
科技園的靈魂是高科技人才,只有充分調動高科技人員參與園區的建設,才能使其發展充滿活力。充分的利用各級政府和高職院校的政策優勢,以支持學生、教師或科研人員靈活多樣的方式到大學科技園中創業。同時,不斷吸納優秀科技人才、創業人才進駐園區,重視人才、激勵人才、培養人才,創造讓人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和合理流動的機制和環境。提升高職院校科技園的綜合競爭力。
在進行高職院科技園模式的創新過程中,要充分的注重科技園內部企業的聯合,建立校企聯合培訓機構,在整個區域范圍內進行人才招聘和培養,不僅僅面對高職院校的學生,還要對區域內的所有人民群眾提供技能培訓服務,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地人才支撐,加速實現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創新系統和區域創新企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轉型。
2.4 高職科技園創新體制,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溫室”
在進行高職院校科技園模式的創新研究過程中,要充分的意識到科技園的管理體制創新是推動高職院校科技園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在高職科技園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推進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不斷適應科技園健康發展的優惠政策,在高職科技園內部建立一套完善的戰略競爭機制,促進高職院校科技園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在進行高職院校的科技園創新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到創新的系統性,制定高職院校科技園管理運行機制、人才引進管理機制、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等,為入園企業發展提供保障。(1)充分的利用好高職科技園的科技優勢,將高新科技項目在科技園內部進行孵化,及時的將高職院校科技園中的技術成果轉化成為實際的生產力.(2)高職科技園利用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3)高職科技園可以充分的發揮出高職院校的師資、科研、實驗室、圖書館等資源,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科技源動力。
3 高職科技園模式的創新發展對策
通過近幾年高職科技園實踐發展,已取得不錯的成績,在新形勢下更應抓住歷史機遇、創新發展。果斷采取措施:(1)緊抓各項政策機遇,發展園區內涵建設;(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保障高職科技園長期穩定發展;(3)創新機制,實現特色發展;(4)深入前沿科技,自主創新發展。高職科技產業園這個世界經濟浪潮中涌現出的新生事物,必將有力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為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福明,陳斌,李奎.以共建共管方式建設高職院校科技園區[J].中國高校科技,2011(06).
[2] 何晉秋,章琰.大學科技園的功能定位[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5(08).
[3] 叢倩,李艷輝.高職院校科創園科技資源與創新資源耦合研究[J].文教資料,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