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采用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創新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提升綜合管理水平,成為了眾多電力企業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采用歸納總結的策略,對傳統電力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及其弊端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上,對一些創新性的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及進行了應用分析,以期為我國電力工程企業管理效益的提升給出些許參考。
關鍵詞: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4(a)-0000-00
一、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創新的現實意義
根據國家電監會公布的數據,截止2014年底,全國共有各類電力工程企業21722家,其中,民營企業數量約占76%,國有企業數量約占16%,其他類企業數量約占8%,從整體上看,全國電力工程企業已呈現出“數量多”、“競爭大”的發展格局,而在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的現狀下,不斷創新自身的工程項目管理方式,儼然成為企業脫穎而出,謀得市場發展先機的關鍵途徑。
具體來說,電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有著多種發展方向,例如,工程技術管理創新、工程進度管理創新、工程成本控制管理創新等,上述任何一方面的創新,都能夠電力企業工程的建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綜上所述,不斷創新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對電力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意義。
二、傳統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及弊端分析
(一)“設計-招標-建造”管理模式
該種模式是電力工程項目最為傳統,也是在國際上最為通用的管理模式。目前,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世行等國際工程組織的合同條款依據項目均按照上述模式編訂。采用上述模式時,電力企業工程師負責設計項目文件,并由企業通過招標的方式,選定項目承建商,承建商在企業、技術人員的共同監督下,按時按質完成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
“設計-招標-建造”模式的最大特點是:實施工序十分嚴格,只有一個階段任務結束后,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的任務。然而,也存在較大的弊端,例如,在上述建設模式下,工程項目往往需要經過紛繁復雜的多個環節才能完成,項目周期十分長,業主管理費用高,投入大,且容易引起合同索賠糾紛。
(二)CM管理模式
CM管理模式是20世紀60年代,產生于美國的一種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又成為階段發包管理模式。CM管理模式有2種操作方式。第一種,代理型管理模式。該種模式下,項目業主的咨詢人員和代理均由CM經理擔任,業主在各施工階段與承包商簽訂合同。第二種,風險型管理模式。該種模式下,CM經理兼任了承包商的角色,在施工過程中,業主會要求CM經理編訂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案,保證投資的有效性。
上述模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工程項目往往通過分階段的方式完成招標,因此,無疑中提升了項目的整體承包費用,因此,由此帶來的承包費用風險也會隨之激增。
三、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究
(一)“滾動開發”管理模式
滾動開發管理模式,是近年來流行于我國水電工程行業的一種全新的項目開發管理模式。該種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為:貫徹“建、管、用奮力”的理念,實行分層次、分階段、分項目滾動開發管理,且不同層次、階段、項目之間又建立起了協調統一的開發流程,確保項目整體工程的開發、應用相互統一。
例如,2013年,國家電網新疆吉林臺尼勒克水電站項目的建設中,項目方便采用了“滾動開發”管理模式,對項目中的三個子項目,塔勒德薩伊、薩里克特及尼勒克水電站,實行“同周期,滾動式”開工建設,最終,在保證項目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項目成本節約3000萬元,進度提前近半年。
總體而言,相比傳統電力工程項目開發管理模式,滾動開發模式能夠實現對電力工程項目的集中化、專業化建設管理,有利于管理人才能力的充分發揮,從而大大提升整個項目的建設效率。
(二)“全壽命周期”管理模式
全壽命周期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從全壽命周期的視角,應用集成管理思路,對電力項目各環節中管理的理念、目標、方法進行有機集成,建立統一的管理規劃及管理信息系統,使整個項目在全壽命周期的范疇內完成識別、評價、控制和應對,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完成整個項目的管理。
例如,2014年11月份,哈爾濱供電公司在愛建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尚志220千伏變電站檢修項目中,便引入了全壽命周期管理模式。在兩個項目的建設中,建立涵蓋“規劃計劃、采購建設、運維檢修、退役處置”四個宏觀階段,橫跨“發策、基建、物資、運行、技術、財務”六大環節的全壽命周期管理體系,在滿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使兩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實現最優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整體上看,全壽命周期管理模式下,電力工程項目的所有環節,都被納入到了管理替下中,具有管理目標集成化、管理方法集成化、投入要素集成化等眾多優勢,避免了傳統電力工程管理模式下,分散管理、多頭管理、循規蹈矩管理所產生的弊端。
(三)“PDCA”管理模式
PDCA管理也稱為動態管理,近年來,它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管理方式,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電力工程項目的管理中。在整個項目管理中,應用PDCA,電力工程項目被分為四個階段,即:規劃階段(P)、執行階段(D)、檢查階段(C)和處理階段(A)。其中,P和D是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階段;而C則是項目運行階段成效的反饋階段;A是根據反饋所得的信息,進行優化處理的階段。
例如,2011年7月份,陜西銅川供電局在桃曲330千伏和十里鋪110千伏兩個變電站建設項目中,便引入了“PDCA”管理模式,構建和運用了PDCA螺旋式循環推進項目管理機制,使得整個項目進度加快、時間縮短、現場安全確保、檢修效率和設備運行可靠率明顯提高,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PDCA管理模式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立了“實施-反饋-改進實施-反饋-改進”的循環優化體系,通過無限循環的反饋和改進,能夠使整個電力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實現最優化控制,從而使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益得到最大化保證。
四、結束語
本文對幾種較為新穎的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特點、應用進行了探索,并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傳統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從整體上看,電力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直接關系到電力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 在未來的發展中,各級電力工程企業仍需不斷創新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從而使企業發展的后勁更加充足。
參考文獻:
[1]何富剛,劉俠,楊辛. PDCA 循環在工程項目進度管理中的應用 [J]. 水電站設計,2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