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業噪聲在企業職業衛生防護的工作中屬于重點的防護重點工作,因其可以對工作人員帶來較大的職業病傷害,受到了國家及企業管理者的重視。而隨著對工業噪聲的不斷深入研究與防護技術的發展,市場中也出現了很多噪聲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為勞動人員的工作健康提供著保障。接下來我們就對工業噪聲及其防護措施進行介紹。
關鍵詞:工業噪聲;防護設施;防護措施;個人防護
工業噪聲在企業職業衛生防護的工作中屬于重點的防護重點工作,因其可以對工作人員帶來較大的職業病傷害,受到了國家及企業管理者的重視。而隨著對工業噪聲的不斷深入研究與防護技術的發展,市場中也出現了很多噪聲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為勞動人員的工作健康提供著保障。接下來我們就對工業噪聲及其防護措施進行介紹。
1 工業噪聲及其危害
1.1 工業噪聲
工業噪聲通常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之中因設備等的振動、摩擦、氣流撓動所產生的噪聲。依據我國《工業企業噪聲衛生標準》中對工業噪聲的允許值規定為不得高于85dB(A),部分經過改進仍難達標的可放寬到90dB(A)。
1.2 工業噪聲的分類
通常工業噪聲可分為機械性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電磁性噪聲這三類,其中機械性噪聲是指因機械的摩擦、振動、撞擊等而產生的噪聲;空氣動力性噪聲指的是因空氣振動而產生的噪聲;電磁性噪聲指的是因電機中的交變力作用而產生的噪聲。
1.3 工業噪聲的危害
噪聲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并且其傷害的嚴重性會隨著聲級的提高而加重。如果噪聲在可接受范圍,在聽力產生下降后如果得到了適當的休息,可以使工作人員的聽力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種程度的噪聲損害被稱為聽覺疲勞,是暫時性功能變化的一種。但是如果發生聽覺疲勞后未得到適當的休息,則會使其產生噪聲性耳聾,導致內耳發生器質性病變[1]。當噪聲聲級在85-90 dB(A)之間時,會使長時間接觸噪聲的勞動人員造成言語聽力損傷、睡眠不良、耳鳴、頭痛等狀況;如果噪聲聲級達到110dB(A)以上時,就會對未佩戴防護用品的接觸人員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若噪聲達到130 dB(A)則會使接觸者生產耳痛或鼓膜傷害;如果聲級達到165 dB(A)以上時,會導致接觸者鼓膜穿孔。
1.4 噪聲性損傷的表現
噪聲性耳聾一般不易被發覺,因此要對其損傷的特性進行了解。通常情況下,早期聽力操作表現在350kHz左右的高頻范圍之內,這個頻率并不在人的聽力范圍(0.5-2kHz)之內,因此,不會對人們的語言交流造成影響,也不會使人有聽力障礙的感覺。當平均聽力損失達到25 dB(A)時則表示接觸著將產生噪聲性耳聾。聽力損失在25-40 dB(A)時,接觸者難以聽清他人的低聲談話,此時為輕度聾;當聽力損失在40-55 dB(A)時,接觸者會難以聽清他人的普通談話,此時為中度聾;聽力損失在55-70 dB(A)時,接觸者會難以聽清他人的大聲談話,此時為顯著聾;聽力損失在70-90 dB(A)時,接觸者會難以聽清他人的大聲喊話,此時為重度聾;聽力損失在90 dB(A)以上時,接觸者會全聾,此時為極端聾[2]。
2 噪聲防護措施
常用的噪聲防護措施可分為噪聲防護設施和個人噪聲防護用品兩大部分,接下來我們就分別對其進行簡述。
2.1 噪聲防護措施
噪聲防護設施指的是可以減輕噪聲至標準范圍內的一系列裝置、措施。這個可以從源頭和傳播兩方面來進行。
2.1.1 噪聲源頭防護設施
在噪聲源頭方面,我們可以從改進機械設計,以使鋼件可以被高阻尼的材料來替代,以減小機械噪聲;同時還可以通過改變設備結構,以噪聲較小的運動方式去替代噪聲較大的運動方式,來減小噪聲,如用斜齒輪替代直齒輪,就可以起到減小接觸縫隙,減小噪聲來源的目的;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可以改變施工工藝,如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使用鉚接來替代焊接,用液壓動力替代柴油動力等等;對于由于碰撞而產生的噪聲,可以通過改進工件精度、動平衡、裝配方式等方法來降低其產生的機械噪聲。
而對于氣流噪聲的控制,則可以通過將與生產無直接關聯的電動機、鼓風機等高噪聲設備置于生產車間外部或獨立成間,以防止其產生的噪聲對其他崗位的工人產生影響;同時,還可以通過改變葉扇型式、轉速等參數來減小氣流噪聲;同時盡量少用彎頭,使氣流傳輸順暢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小氣流噪聲的影響。
2.1.2 噪聲傳播防護措施
在阻斷噪聲的傳播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對生產區域的合理布局,使噪聲設備與非噪聲設備分隔,使之工作區域不發生干擾;或者合理使用隔聲壁、吸聲裝潢等來減輕或阻斷噪聲的傳播。如可以在生產車間的墻壁上使用加氣混凝土、木絲板、甘蔗板等來吸收車間內所產生的噪聲;或者在氣流噪聲處加上消聲器,以減小噪聲的傳播。
2.2 個人噪聲防護用品及監護
通常性況下,在噪聲較大的工作場所,工作人員應該佩戴耳塞、耳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合理選用適當的護耳器是保障工人安全的前提,要盡量使工作人員在佩戴護耳器后其接觸的噪聲在75-80dB(A)之間,否則,若大于80dB(A)則工作人員還會受到噪聲的損害;若低于75dB(A),則會產生過保護,使工作人員無法聽到正常的安全警示或報警,為釀成事故增加了隱患。因此其選擇要滿足《護聽器的選擇指南》(GB/T 234660)的相關要求[3]。
對于監護,企業要相應的做好工作人員職業衛生檔案的建立,要做好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后和應急的健康檢查工作,并做好相應的告知,使工作人員正確使用并堅持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當發現有職業病跡像的要立項檢查并調崗,并做好后續工作。
通過以上對噪聲及其所產生的危害、噪聲防護設施、個人噪聲防護的介紹,希望可以對噪聲接觸者的自我保護和企業的防護設置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冀娜.噪聲對人體的危害與防護控制技術[J].中國衛生工程學,2008(07).
[2]劉富英,姚惠琳,楊秋玲等.預防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傷[J].勞動保護,2007(03).
[3]劉玉飛.護聽器的選擇及使用[J].現代職業安全,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