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工程建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設施,對于保障民生,促進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當前,由于受惡劣氣候的影響,防汛抗旱的形勢依舊嚴峻。因此,做好新形勢下的水利工程防汛工作,成為水利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文章以水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對策為基礎,探討如何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關鍵詞:水閘;防汛;抗旱
防汛工作這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稍有差池,便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與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與損失。雖然防汛工作得到了自上而下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但是在實際生活當中,防汛抗災的工作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問題。怎樣安全解決問題,這些對于我國的防汛工作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水閘作為防汛抗旱工程中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在防汛抗旱工程中起著調節水位,確保工程安全進行的重要作用,只有確保水閘的安全與正常,才能保障防汛抗旱工程順利進行。
1 水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汛期時,水閘起攔截河流儲蓄水源的作用,上游河流被水閘攔截使水流受到阻礙,下游分洪泄水的水流遄流,導致閘基與兩岸處出現滲透,長期累積造成變形,滲透損害閘基。在分洪泄水時,多孔閘門不同時開啟關閉、水流大小不一致,加上水流速度快,下游遭受不同的沖刷損害。有的單孔閘門水流量太大、嚴重沖擊閘門,也會損壞閘門。還有一些水閘年久失修,設備運行經常不正常也不維修,在操作過程中極易出現事故。
水閘管理不到位,就使水閘在防汛抗旱時起不到應急處理作用,甚至還會導致的生態破壞,影響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例如水閘如果出現故障后不及時維修,在防汛時不能防洪、蓄洪,抗旱時不能補給水源,會造成水閘附近居民的傷亡和財產損失,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損失。
2 強化水閘管理的措施與技術
2.1 制定運行維修管理制度,使水閘管理責任制
完善水閘管理,首先要制定健全的運行維護管理制度,時水閘管理責任制。健全的水閘運行維修制度涉及到土工建筑物、水閘門、水閘開啟關閉機、機電裝備以及防雷設施等各個方面的運行和維護。因為平時的疏忽而引發突發意外造成重大災難事故。隨著科技技術不斷的發展,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廣泛應用,水閘在運行維護管理過程中要引進采用新的運行設備,新技術以及新材料。
2.2 健全以預防為主的日常維護制度和技術策略
2.2.1 強化運維質量的監管工作。在運行和維護水閘中的土工建筑物、水閘門、啟動關閉機和機電裝備及防雷設備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安全檢測工作,檢測人員要制定相關制度,記錄運行測試的實際情況,全面監督管理維護工程的各個步驟是否嚴格按照相關的技術應用操作,合格后才能驗收。這就要求質檢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嚴格依照相應的管理制度監管水閘維護工程,規范水閘的運行維護工程。
2.2.2 日常水閘維護的策略。水閘的維護工程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首先要做好土工建筑物的維護工作,發現雨淋溝沉陷、浪窩及兩岸墻后填土區的跌塘等坍塌時,或水閘截水位置破損、混凝土表面破壞、露筋等要及時修補。還要定期清除底板、消力池處的砂石等雜物,必要時更換或填補新的材料。其次要做好閘門的日常維護工作,定期檢查清除水閘門體、門槽處以及攔污柵上面的水草、砂石、雜物等。檢驗調節水閘門運行的平衡性,觀察水閘門有無跑偏、滲水、損壞現象,及時維修故障。有風浪時,要添加防浪板,或者打開閘體低梁處的擴散孔。最后要做好防雷設備、機電設施的維護。要確保水閘的機電設施是絕緣體,設備表面電器接頭不能出現松動現象,保持防雷設備和機電設備的干燥。水閘的配電箱與開關盒要時時清潔,還要注意防雨和防潮。開關和繼電器也要時時清潔,定時觀察接觸點與接頭是否連接,經常測定電動機繞組的絕緣值大小。在發電機的維護工程中要嚴格依照規定程序進行維護,包括蓄電池組的充電、試驗發電機的運行情況等,定期檢查防雷設備,一旦發現斷路或者對地電阻值變大要及時解決。
3 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方法與技術策略
3.1 建立科學合理的防汛抗早管理系統
近年來,洪水干旱災害頻發,嚴重威脅到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說建立科學合理的防汛抗旱管理體系是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的舉措,這一體系的建立對于提高防汛抗早能力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管理中實現上下各部門通力合作,協調商議、迅速高效的體系,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健全和完善管理體系中的權責責任制問題,把管理者的權力與其承擔的責任聯系起來,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管理能力,建立一套全面合理的應急管理體系,調動各部門參與防汛抗早工作的積極性,除此之外,還要根據以往經驗不斷形成新的防汛抗旱對策,更加科學地策劃、設計、建立和管理應防洪抗旱體系,最大限度的發揮防洪抗旱工程系統的綜合效益。
3.2 采用先進的預測洪水旱情的技術、提高防御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防汛抗旱,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加強對洪水旱情的預估、預警和分析,增強防御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當遭遇嚴重洪水災害或干旱災害時要及時逐級向上級匯報實際災情以及將遇到重大困難,及時請求援助,這也是考驗防汛抗旱能力的關鍵,還應該建立專門研究和統計洪水旱情的體系,采用氣象衛星遙感測試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根據災害的實際分布情況以及蔓延速度和范圍做出分析,分析洪水或干旱的發展趨勢,加強對洪水或干旱等自然災害的預測和預警,為決策部門提供快速準確的災害信息,科學地預估災害損失,及時提出防汛抗旱的減災決策意見,把災害造成的各項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內。
3.3 運用水利信息化技術,加快水利工程的現代化,提高水利資源利用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也可以運用于防汛抗旱的工程中,不僅可以增強水資源利用率,還可以減少和有效防御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災害,特別是水利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水利信息化技術對于實現新的治水方案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水利工程要從以往的只注重對水資源的開發、使用和治理,轉變成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在以往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優化配置水利資源,提倡節約用水,并且大力保護水資源,采用先進技術凈化污水,從以往的只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轉變為在重視水利工程建設的同時,更為重視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調度、嚴格管理。
水利信息化不僅有助于減少防治洪澇干旱災害、還有利于發揮水閘等水利設備的效能。水利信息化系統的形成,大幅度提高了對強雨量、洪水和干旱等災害信息采集的準確度以及上報的時效性,大大提高預測和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度,為相關部門制定合理防洪抗旱防御方案和建立抗災機制提供了數據信息支持,有利于充分發揮已建成水利工程例如水閘等防汛抗旱設備的作用,所以在當今社會必須要不斷研發新的科學技術,并且靈活運用和更新。
4 結束語
水閘的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水閘管理人員要在日常維護管理和實踐活動中不斷探究、總結經驗,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水閘管理系統。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將先進科學技術運用到洪水干旱等災害中,充分發揮水閘的防汛抗旱功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研究水閘管理工作的新策略。
參考文獻
[1]潘偉盛.水閘運行維護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23-25.
[2]薛承明,薛承劍.病險水閘工程管理探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4(3):46-48.
[3]潘衛凱.淺談三河閘管理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運,2014(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