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石柱縣城工業園區及周邊地區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已經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新建第二水廠,可以解決石柱縣城及工業園區的用水困難等問題,改善當地生產以及生活用水的水質。因此,應當結合石柱縣城市發展規劃,全面分析石柱縣的水資源現狀,做好水廠供水區需水量預測,合理確定水廠供水規模等,將其作為第二水廠工程建設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石柱縣;第二水廠;工程建設;水廠規模
1 概述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簡稱石柱縣,位于重慶市東。隨著石柱縣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園區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需水量顯著增加,原來的水廠供水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重慶市石柱縣第二水廠供水工程,主要是為了解決石柱縣橋頭鎮、三河鎮、南賓鎮、下路鎮及縣城工業園區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問題。根據石柱縣城市發展規劃,石柱縣第二水廠工程設計規模為4.5萬立方米/日,滿足石柱縣城近期(2020年)用水規模要求。水廠取藤子溝水庫原水,管道引水至黃泥堡大地新建凈水處理廠后通過管道和高位配水池重力流供水,水廠水處理工藝為側向流斜管沉淀+V型濾池+二氧化氯消毒工藝。工程輸水管徑為DN700鋼管,管道總長6.01km。配水管網總長39.53km。該工程總占地約119.63畝。
2 區域水資源現狀
石柱縣具有“兩山夾一槽“的地貌特征。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地形地貌,形成了石柱縣相對富集的水資源。石柱縣的水資源主要由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及過境水資源等組成。
2.1 當地地表水資源量
石柱縣地表水資源以當地地表徑流為主。根據對石柱氣象站歷年降雨量的分析,石柱縣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285.3mm,年降水量委38.7億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22.8億立方米。當P=50%時,徑流總量為22.4億立方米,P=75%時,徑流總量為18.9億立方米,P=95%時,徑流總量為14.5億立方米。
2.2 地下水、過境水資源量
石柱縣地下水儲量豐富的區域多在龍河兩岸。根據計算,全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3.53億m3。其中碎屑巖類型裂隙孔隙水為0.154億m3,占總量的4.4%;碳酸鹽巖裂隙溶洞水為2.03億m3,占總水量的58%;基巖裂隙水1.32億m3,占總量的37.6%。過境水指的是縣境外流域面積流經縣內的地表徑流。石柱縣主要有長江過境水。長江流經縣內的西沱沿江地帶,長達27km。經調查,全縣年利用過境水約為300萬m3。
3 縣城供水現狀及規劃
3.1 城市供水現狀及問題
首先,關于石柱縣供水現狀。在供水能力方面,當前石柱縣城僅有一座供水水廠——雙慶水廠,生產能力可達2.8萬立方米/日。石柱縣城供水水源有兩個:龍池壩水庫與龍河水源。水廠實際用水是接官田壩電站尾水,在枯水季節要受到官田壩電站發電的制約。龍河水源主要是利用烏洋壩抽水房取水,由于上游龍河水質污染嚴重以及受藤子溝水庫蓄水及發電用水的影響,龍河水源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啟動。水廠供水范圍及其供水高程方面。隨著石柱縣工業園區建設的快速發展,雙慶水廠的供水范圍不斷擴大,目前縣城供水面積近20km3,供水人口已超過10萬人,包括南賓鎮新、老城區,東至三河場鎮及團結看守所——老雙慶場,南至原華豐鄉政府,西至下路及縣城工業園B區及C區,北至石西路原大壩公路收費站。供水一二級管網及調節池容積方面。近年來,先后完成了縣城至縣城工業園區(B區)及下路場鎮的DN300供水主管工程及縣城至三河鎮的供水DN300主管工程。石柱縣供水區域二級供水管網管徑大小不一,多為枝狀布置,未形成環網。管網建設年代較早,老化嚴重,漏損率較高,影響正常供水。
根據對石柱縣現有供水水源及設施概況的分析,石柱縣城供水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水廠供水量不足。雙慶水廠經過技術改造,最大供水量可達到2.8萬立方米/日。根據水廠統計表,最高月用水量為69.7萬立方米,平均日用水量為2.32萬立方米/日。而根據水廠的運行記錄,如果水廠水處理能力超過2.6立方米/日,那么水廠的出廠水水質將會變差。其次,供水水壓不足。隨著石柱縣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新建樓房的增加以及所處海拔高度對供水壓力、水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石柱縣目前采取的供水方式屬于重力式供水,出廠水的海拔高程為620m左右。由于用水泄壓以及自來水輸送過程中的壓力損失,導致部分高層建筑的供水壓力明顯不足。再次,水源污染嚴重。因取水點龍河水源的水質越來越差,已經無法不能滿足用戶對于水質的要求。盡管在2008年,根據用水戶的強烈要求,新增一條DN500的輸水管道從官田壩電站尾水引水至水廠。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改善供水水質。最后,供水管網效能低下。由于石柱縣城區地勢高差懸殊,現有管網老化、結垢等現象比較嚴重,導致輸水能力下降,漏損率高,并且極易造成水質二次污染。根據對相關數據的分析,近年來,石柱縣供水管網的漏失量達到38.9%。
3.2 供水區域城市發展規劃
根據《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城市總體規劃》及局部修改報告和《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總體規劃》(2012年12月),石柱縣縣城、下路鎮及縣城工業園區(B區、C區)和三河鎮總體規劃,近期總人口為26.0萬人。第一,石柱縣城。《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城市總體規劃》及《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總體規劃》(2012年12月)中提出,至2015年縣城城鎮人口11.26萬人,至2020年縣城城鎮人口規模18.0萬人。根據《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城市總體規劃》及《城南片區控制性規劃》,城南片區用水采用統一供水,工業用水與生活用水采用統一的供水系統,生活用水一期由新建水廠通過重力供水。第二,下路鎮及縣城工業園區(B區、C區)。根據《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下路鎮總體規劃》和《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總體規劃》(2012年12月),下路鎮鎮域人口遠期到2020年4.0萬人(包括鎮區和工業組團)。第三,三河鎮。《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總體規劃》(2012年12月)中對三河鎮鎮域的人口預測:遠期到2020年4.0萬人。根據《石柱統計年鑒2011》2010年的統計數據,三河鎮鎮域總人口26046人,城鎮人口7355人。預測近期到2015年,三河鎮城鎮人口達1.0萬人。
4 水廠供水區需水量預測
4.1 水廠供水范圍及人口規模
根據《室外給排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第1.06條規定“近期設計年宜采用5-10年”。同時,根據《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城市總體規劃》及局部修改報告和《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總體規劃》(2012年12月),石柱縣第二水廠的供水范圍包括縣城、下路鎮及縣城工業園區(B區、C區)和三河鎮。
根據石柱縣統計局提供2008-2012年城鎮居民人口基本數據。石柱縣第二水廠供水范圍人口測算按綜合增長率模型測算,公式如下:
數學模型:P=Po(1+a)n
式中:P-規劃期末總人口數;Po-基期人口數,本規劃為2012年底的總人口數;a-人口綜合增長率;n-規劃年限。
結合石柱縣2008年至2012年綜合人口數據,經分析,石柱縣縣城水廠設計供區范圍年均人口綜合增長率為11.0%。按此綜合增長率經測算,到2020年石柱縣縣城水廠設計供區人口規模為21.72萬人。
4.2 供水區需水量預測
根據GB50013-200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和《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 50282-98)的相關規定,石柱縣第二水廠工程項目采用人均綜合生活用水量標準法和城市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法進行用水量預測。
4.2.1 人均綜合生活用水量標準法。(1)綜合生活用水量。根據GB50013-200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有關綜合生活用水量標準的有關規定,小城市人均綜合生活用水指標(最高日用水指標)為210~370升/人·日。根據石柱縣雙慶水廠運行記錄分析,石柱縣現狀人均生活用水月平均為150升/人·日左右,參照石柱周邊地區城鎮實際用水情況及有關規劃,確定最高日人均綜合生活用水指標采用210升/人·日。2020年:21.72萬人×0.21立方米/人·日=4.56萬立方米/日。(2)市政用水量(包括綠化、清灑道路等)按綜合生活用水10%計。2020年為4.56×0.1=0.456萬立方米/日。(3)工業區用水量。根據重慶市主要工業產品用水定額和石柱縣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及園區入園企業發展和用水計劃,測算工業園區近遠期用水量:2020年工業用水量為1.56萬立方米/日。(4)配水管網漏失水量(按綜合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市政用水之和的10%計)。2020年:(4.56+0.456+1.56)×10%=0.66萬立方米/日。(5)不可預見水量(按綜合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市政用水及漏失水量之和的8%計。2020年:(4.56+0.456+1.56+0.66)×8%=0.58萬立方米/日。(6)總用水規模(綜合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市政用水,漏失水和不可預見水之和)。2020年:4.56+0.456+1.56+0.66+0.58=7.81萬立方米/日。
綜合上述分析,按人均綜合生活用水量標準法測算,近期石柱縣縣城設計供水服務區內供水規模為7.81萬立方米/日。
4.2.2 城市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法
根據《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 50282-98)的相關規定,石柱縣屬于人口不滿20萬的小城市,城市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取0.3~0.4萬立方米/(萬人·日)。結合石柱縣發展現狀并參照石柱周邊地區城鎮實際用水情況及有關規劃,確定最高日人均綜合用水指標采用340升/人·日。
2020年:21.72萬人×0.34立方米/人·日=7.33萬立方米/日
綜合上述分析,按城市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法測算近期石柱縣縣城設計供水服務區內供水規模為7.33萬立方米/日。
5 水廠供水規模確定
根據人均綜合生活用水量標準法和城市單位人口綜合用水量指標法進行用水量預測量分別為7.81萬立方米/日和7.33萬立方米/日。因當前石柱縣雙慶水廠供水規模為2.8萬立方米/日,故近期2020年按不同指標測算新建水廠供水能力應分別為4.81萬立方米/日和4.51萬立方米/日。
根據石柱縣現狀及發展規劃并結合重慶2013年宏觀經濟發展趨勢預測,石柱縣縣城第二供水工程規模為4.5萬立方米/日進行設計。
6 結束語
隨著石柱縣城和縣城工業園區規模的不斷擴大發展,城市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需水量將不斷增大。因此,應當全面分析石柱縣城第二水廠工程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做好水廠供水區需水量預測,合理確定水廠供水規模。從總體來看,興建石柱縣城第二水廠工程的各項條件基本具備,應推動該工程能盡快上馬。
參考文獻
[1]胥曉瑜.遵義市中橋水庫水廠工程[J].給水排水,2015(4).
[2]袁學君,曹廣學.池州市村鎮水廠規模化建設與管理探討[J].工程與建設,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