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飛速增長的電梯,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當前電梯監管日益嚴格,部分電梯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維護保養不到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渠道不暢通,以及老舊電梯逐步增多等原因,電梯事故時有發生,電梯困人等故障還較多,電梯安全水平與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安全、便利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為電梯的管理加入更多的互聯網精神,有助于突破電梯的傳統管理模式,在電梯數量急劇上升的情況下實現電梯管理水平的質的提升。
關鍵詞:互聯網+;網上報檢系統;無線遠程監控;電子身份證
引言
據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數據,2014年我國登記在冊電梯已經達到359.8萬臺,2015年有望繼續新增60-65萬臺。我國電梯保有量、年產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上海、北京電梯擁有量分列世界城市前二名。2014年7月16日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廣州共處置電梯困人2562宗,故障1386宗,解救被困人員6947名。其中,6月份的電梯故障七成發生在住宅小區居。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乘著“互聯網+”的東風,探索在“互聯網+”時代下的電梯管理新思路,日漸成為電梯從業者的新課題。
1 “互聯網+”時代下的電梯報裝報檢
電梯屬于機電類特種設備,按照國家規定,新安裝電梯需要進行監督檢驗,已安裝的電梯需進行周期為一年的定期檢驗。檢驗時,使用單位需要向電梯檢驗機構提出報檢申請,檢驗機構按照報檢開展檢驗工作。目前的報檢方式是電話報檢或現場報檢,電梯使用量的增加給電梯使用單位和檢驗機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工作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在互聯網時代,開發電梯網上報檢系統,對電梯的報裝報檢效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網上報檢系統,可以對受檢單位提供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審查通過的,即可進入下一階段的工作。要完成申報資料的網上審查,申報資料按照固定的格式進行電子化就顯得特別重要。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做到以下幾點:(1)通過建立電梯制造單位、電梯安裝單位、電梯維保單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數據庫,在網上審查資料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程序化的匹配,利用設定好的數據匹配程序,可以高效率的審查出申報資料中的電梯制造單位是否能完全覆蓋受檢電梯,電梯安裝單位電梯維保單位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已經各類證件是否已經到期等等,程序化的做到資料審查的各個細節。不僅可以提高資料審查的準確性,更少大大提高了資料審查的效率;(2)建立電梯主要技術參數,如產品出廠編號,門鎖裝置、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含有電子元件的安全電路(如果有)、轎廂上行超速保護裝置、驅動主機、控制柜等安全保護裝置和主要部件的型號和編號等內容的數據庫,使所有數據都能得到有效的保存,這對接下來電梯安裝過程中的實物匹配,安裝完成后的調試、自檢、出具質量證明文件都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減少很多重復性的錄入工作;(3)將電梯的制造許可證明文件,整機型式試驗合格證或報告書,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安全裝置、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合格證,限速器調試證書,漸進式安全鉗的調試證書,機房(機器設備間)和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進行電子化,使得每臺電梯的制造資料都能得到長期有效的保存,這對電梯日常的維護保養以及日后的改造維修等,都能起到關鍵的資料性指導。
2 “互聯網+”時代下的電梯維護保養
“三分制造,七分保養”,這充分說明了電梯維護保養對于電梯運行安全的重要性。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數據,在2014年所發生的48起電梯事故中,至少有14起是由于維保環節的違章作業引起。電梯的維保質量直接影響電梯運行安全,由于電梯安裝、維修、保養作業非常具有專業性,又高度依賴于人員手工作業,因此提高維保作業環節中“人”的作用就變得非常重要。
現階段,通過互聯網技術及準確的GPS定位技術,實現電梯故障時維保人員就近派員前往救援,可以有效縮短人員調度時間和效率;工作人員在對電梯進行保養的過程中,保養作業數據實時上傳至監控中心的終端服務系統,可以進行深度的大數據分析;保養人員在電梯現場進行簽到,可以有效實現定期維保的監督查核;即時訊息平臺將電梯的狀態訊息第一時間發布到保養員的手機,可以使電梯運行問題得到及時恰當的處理。
3 “互聯網+”時代下的電梯應急與救援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數字基站的不斷建設、移動數字網絡覆蓋面積不斷擴大,電梯的日常監管可以采用無線遠程監控系統,無線遠程監控報警系統采用無線數字信號傳輸,僅需現場具備移動信號覆蓋即可,安裝方便,不受建筑布線限制,具有異常自動預警、關人自動報警、故障自動發報、遠程雙向通話、主動狀態查詢等功能。
借助無線遠程監控系統,同樣可以實現電梯故障就近派員救援,有效縮短人員調度時間和提高救援的效率;異常與故障自動發報可以實現實時上傳異常和故障代碼到數據庫,從而可以進行故障的分析;遠程雙向通話的實現,可以保證現場的狀況得到有效的掌握,從而有利于安排應急救援的人手和準備救援需要的工具。
4 “互聯網+”時代下電梯的電子身份證
通過使用二維碼實現電梯的網絡化管理,只需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馬上查到電梯的使用狀態是否安全、下次檢驗日期、應急救援電話等信息。維保人員和監察人員可用手機微信掃描二維碼,對電梯維保、使用和檢驗等環節進行日常巡檢、全程監管。同時,乘梯人員如遇緊急情況,通過掃碼進行緊急求助,監管、維保、使用單位的有關人員會在收到求助電話的同時,手機也會自動顯示出電梯的基礎信息和位置信息,確保救援及時到位,縮短救援時間。監管部門也會從平臺獲知事故報警信息,避免使用、維保單位的瞞報或者漏報。逐步實現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轉入“智慧管理”時代。
5 結束語
“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將互聯網精神融入到電梯采購、管理、監管等各個領域,從電梯的設計、生產、銷售到安裝、維保、改造、以及管理、監管的全流程對電梯行業進行革命性改造,這必將有助于加快形成企業全面負責、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合監管、檢驗技術把關、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共治的電梯安全長效機制。
作者簡介:曾學信(1987-),男,廣東省汕頭市人,工作單位: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汕頭檢測院,職務:檢驗員,研究方向:特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