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特點和現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的主要問題以及完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模式的有效對策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析,從而詳細的論述了如何做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關鍵詞: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模式;問題及對策
1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特點和現狀
1.1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特點
1.1.1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規模往往都很小
在對農田水利的灌溉渠道進行分類時,我們可以根據等級將其分為干渠、農渠、斗渠、毛渠和支渠等幾類,干渠和支渠是兩種主要的輸水渠道,而斗渠和毛渠則是主要的配水渠道,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兩種設施則是灌水溝和毛渠,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幾乎都是末端工程,所以其規模往往都較小。
1.1.2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易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灌溉農田的主要途徑有引水、抽水、蓄水和提水等,并且幾乎都建設在田間。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還具有很強的地域性,會受到地理環境和當地水資源的影響,其形態也是十分多樣的。由于它們都是一些露天的設施,很多都處于閑置的狀態,那么其很容易就會出現損壞的問題。農田水利設施還具有一定的季節性,一旦出現了干旱的氣候,其就會超負荷的工作,就會降低其使用壽命。
1.2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現狀
現階段,在我國各地的農村還是存在著較多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特別是在有很多水域的南方地區,每一個村落都建設了相應的水利設施,從而盡可能的滿足當地農民的農業灌溉需求。然而,在經濟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下,又必須要控制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修建成本,所選用的材料幾乎都是簡單的砂石,所以,從修建的水利設施的技術水平上來看就是較為落后的,在灌溉農田作物的過程中,要想進行有效的灌溉就必須先將壩體挖開,這種灌溉方式是有著很大的危險性的。
2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的主要問題
2.1 對水利設施的投資不科學
我國對于水利設施的建設工作實際上是較為重視的,并且對水利工程項目也給予大量的投資,然而大型的水利工程項目才是國家建設的重點,對于一些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和建設工作卻都是十分忽視的,而這就導致了我國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發展緩慢,在國家所投入的款項總額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費用投入到了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工作中了。水利投資的分配十分不科學,制約了農村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同時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修建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2.2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存在著老化現象,并且管理水平較低
我國大部分農村存在著的池塘、水壩以及溝渠等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都存在著年久失修的問題,無論是雨季的排澇,還是旱季的灌溉,它們都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農村現階段已經實行了生產責任制,因此,農民都有著極強的個人經濟意識,而集體的觀念卻是非常淡薄的,對待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都存在著只顧用水、不顧管水的問題,并且在河道的位置處還存在著設置漁箱漁網的現象。對于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仍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存在著嚴重的漏水和滲水問題,并且支渠下面還存在著用水混亂的現象,這些問題都導致了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存在著嚴重的老化失修和損壞的問題。
2.3 基層水利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近些年來,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并且規模也越來越大,然而人力資源的配置卻仍是不夠科學合理的,沒有合理的設置水利單位管理機構,存在著過多的非工程管理崗位,這都大大的降低了其管理的實際效率。管理人員以及施工技術的綜合素質不高,其施工的整體質量就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對于初級、中級和高級工程的技術人員仍是十分缺乏的,技術人員往往都很難得到培訓和深造的機會,技術力量十分薄弱,這就大大的限制了水利管理單位的發展。
3 完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理模式的有效對策
3.1 完善現有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產權制度
應以“水利設施是由誰投資建設,產權就歸誰所有”的原則,這樣便能夠大大的提升農民參與到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這一制度能夠極大的改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現狀,并且也能夠加快農田水利事業的改革進程。如果農村的小型水利設施是由村民個人投資完成的,那么投資人就是可以獨自管理這一設施的,而其他村民要想使用這一設施就應繳納一定的費用。如果農田水利設施是以村為單位籌資建設的,那么就應共同享用這一水利設施。如果水利工程項目是以鄉鎮投資為主的模式,村和農民只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那么主要管理的責任人就應是鄉鎮單位。最后,如果農田水利設施是由農民之間一起投資修建的,那么他們就應共同管理并維護。
3.2 健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
在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行管理工作時,應讓全體用戶都參與進來,讓所有村民都了解到資金的具體來源、建設的具體內容以及水價和收費的具體方法,在施工時,用戶代表是具有監督資金使用、設備采購以及工程質量等權力的,工程竣工后,村民也應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來。還應建立更加健全的聘用制用人制度和財務監督制度,實施的維護水價的秩序??h級的水管部門也應對資產的具體實施進行專業化的管理,保證水利工程的有序運行,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3 轉變經營方針,加大水利設施的管理維護力度
在維護和管理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時,應嚴格的按照“先急后緩,因地制宜”的原則,做好節水灌溉工程的更新改造和溝渠的治理工作,進一步的加大對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力度,有效的解決水利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問題。
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運行過程中,對其進行管理時的組織性較差,同時也沒有相應的制度進行約束,明確清晰的劃分其職權,因此就容易出現用水糾紛,對水利設施的長久使用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要想實現農田水利設施的健康發展,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章程,如灌溉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水費管理制度等。建立農民用水者協會,其主要負責組織各家農戶對內部灌溉工程做好管理和維修工作,并制定和上報用水計劃,進行有效的灌溉調度,及時的調節所出現的農戶間的利益沖突,解決好各類用水糾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分布廣泛,并且也存在著大量的水利設施,同時它們對于促進社會發展、確保糧食生產那以及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不同地區的不同農村是有著不同的實際情況的,那么我們就應做好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完善現有的管理模式,充分的發揮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倪文進.中國農利水利發展狀況與科技需求[J].農業工程學報,2010.
[2]劉漢勇.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若干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1.
[3]段旭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