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是當前經濟發展建設的必然結果,先進的信息平臺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管理。文章通過介紹鶴崗市政務網絡資源的狀況,分析了本市網絡機房的軟、硬件和網絡系統的運行,希望為鶴崗市政務信息化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政務信息化;管理服務;中信網絡
我市的政務外網始建于2002年,是全省最先建設政務外網平臺的地市之一,基礎網絡是由市聯通公司承建(以100M光纖網絡為主,兩縣為2M楨中繼),建設資金約270萬元,后經不斷完善,目前已連接全市111個節點單位,覆蓋所有發文單位,實現鶴崗市本級和縣區完整覆蓋,實現了全市政府部門網上無紙化辦公。我市政務外網與因特網邏輯隔離,通過政務外網平臺與省政務外網平臺聯接,形成縱向上聯省,下聯縣區各級機關,橫向聯接各級直屬單位的全市電子政務寬帶高速網絡系統。
1 全市電子政務網絡的資源整合工作深入開展
市電子政務網絡從建立之初就著手全市政務網絡資源整合工作,已經整合了統計、審計、檢查、司法、水務、計生、工商、信訪等多個重要部門網絡,節省了大量專網使用費用,避免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下一步將繼續加大網絡整合力度,完善網絡整合的建設工作,保障各項應用深入開展。對依托政府電子政務網開展業務的縱向網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提升其網絡帶寬,滿足各項應用需求。
2 全市111家節點單位的政務網絡穩定運行
對于線路故障導致不能暢通的節點單位,積極與網通公司協調,限時排除故障;在與網通公司進行協調時,通過給網通維修部門下派維修單和及時給維修人員打電話的方式與網通聯系,使網通維修部門能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解除線路故障,并且由網通公司進行維修后回訪工作,使網通維修部門能更快的、及時的、有效的解決政務網故障。對于政務網設備等原因造成政務網絡不暢通,會聯系相關單位到現場解決問題,以保證政務網絡暢通運行。對于網絡設備完好而由于人為因素而不開機的節點單位,要與其主管領導溝通,確保公文的無紙化傳輸網絡暢通。
3 全市協同辦公軟件OA系統全天候暢通
公文無紙化傳輸系統OA軟件24小時運行,中心有效利用市電子政務網監控平臺,實時監測各單位每天政務網連接運行情況,這樣就能即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和維護,從而保證公文無紙化傳輸系統的安全運行,嚴格控制病毒對政務網絡的攻擊,利用技術手段嚴格防范不安全因素對辦公系統的侵害,為全市辦公軟件OA系統的正常運行提供安全保障。
4 全市政務網中心機房網絡硬件和軟件的強化管理
一是硬件方面的管理和保養。發揮硬件功能,加強機房管理。定期對中心機房服務器及網絡設備、UPS、蓄電池、空調等的技術維護,并對機房設備定期進行清理;根據天氣變化,強調細節管理,做到有備無患,進一步提高了軟硬件的維護管理水平,做到了零差錯;定期檢查煙感、滅火器等防火、防煙設施;通過機房安裝監控器,及時的了解機房的情況,加強了對機房的安全保障。二是軟件方面的維護。經常下載補丁程序,通過安裝補丁程序等措施,為網絡安全運行提供了進一步保障;強化保密工作措施,服務器及網絡設置復雜口令,并定期更換,嚴格保密,在防火墻上設置嚴格網絡規則,對進出數據進行嚴格過濾;對互聯網出口進行安全管理;做好集中存儲、數據備份工作,對系統數據、防火墻數據、路由器數據等信息定期備份;采取手動殺毒的方式對出現的病毒進行逐一排查,確保了整個網絡的平穩運行和科室工作的有序推進。
5 全市政務網操作人員的安全保密和業務強化學習
一是加強政策理論學習。按照國家、省和市保密辦的文件精神,加強對全市政務網辦公人員關于保密安全知識的學習,強化安全保密意識。繃緊安全保密這根弦,做到警鐘常嗚。二是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圍繞電子政務的主要工作,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與工作緊密相關知識的學習,通過不斷地汲取新知識,優化人員的知識結構,為創新工作提供技術支撐,以更好地做好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