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對于電力安全運行穩定有著重要意義。文章首先介紹了配電網規劃的重要意義,介紹了配網規劃專業管理的評估方法,提高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增強配電網發展的適應性和協調性,提高配網設備利用率和技術裝備水平,進而提升配電網的經濟性和社會效益。同時文章也指出需要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最后對上述措施做了總結。
關鍵詞: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措施
引言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工作的推進,建設智能配電網相關指標規劃體系能夠提高供電公司的系統工作,并且具有的現實意義十分重要,配網規劃的科學指導性及其可操作性在現代電網的規劃中將越來越重要,以大力提高配網管理工作水平為基本目標,并進一步推進配網規劃工作的有序開展,作者所在供電公司相關部門提出開展配網規劃中指標體系的建設工作。其中進行評價通過配網規劃的工作,統一配電網規劃成效,及時檢驗進行規劃實施的效果,進而能夠提供相關的依據為配電網改造。另外加強建立引導指標數據庫,積累整合各項管理工作和業務的數據指標于供電公司,為配網規劃工作提供相應條件。
1 配網規劃相關措施研究
1.1 配網規劃專業管理評估方法
復雜的工程-配電網規劃,是一項全過程、多目標、多維度的系統工程,其規劃工作的體系也是多目標多層次系統規劃工程。文章參照相關方法和基本規劃理論,設計配電網規劃指標體系總體框架,整體是由四個層級構成。措施層、準則層、中間層及總目標層。詳細來說,其中,對應配電網規劃的評價指標具體的最低層為措施層;借此表達配電網規劃所追求實現的終極目標為最高層,即為總目標層;規劃指標體系決定著的整體構架的中間層既由準則層構成。根據配電網規劃的要求和作用,圍繞著負載側、用戶、設備端、效益等等內外在影響配電網發展的因素,面向全系統角度,配電網規劃評價指標體系由以上指標構成中間準則層。
1.2 提高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
以滿足電網供電安全穩定性準則為前提,對電網用戶連續供電的可靠程度是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定義,電壓質量是衡量反映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主要是管理電壓水平來衡量該標準。所以提高電壓質量對于提高供電可靠性愈發的重要。
1.3 加強配網發展的適應性和協調性
對于配網發展和建設,還應保持各層級配網之間相互協調,即輸配電網之間協調。供電公司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可以涉及到電網的本身,體現電網的天然網絡特征。提交適應性和協調性,對于電網發展意義重大。
1.4 提高配網設備利用率和技術裝備水平
提高配電網各級自身的電氣設備的利用效率,進而提升整體配電網平臺的運行效率,是供電公司最應考慮的。這不但可以使得配電設備在其資產壽命期內不斷發揮其自身價值。而且可以陸續提升電力裝備技術水平。是企業優質供電、不斷提升企業服務效率的主要手段。
1.5 提升配電網經濟性和社會效應
良好的經濟性和社會效益是目標及推動配網發展健康的內外在動力和要求。進行相應的經濟性評價有益于配電網的建設方案,可以提高項目決策水平,科學建設配電網、充分發揮為后續項目開展項目的經濟效益水平,同時保證供電企業生命力,能夠讓企業永葆青春。配電網作為地區電網及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與用電用戶及社會緊密關聯,因此其建設發展對改善民生社會、促進和諧社會進步、提高優質電能及供電服務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包括供電單位的變電容量造價、投入和產出比、線路單位長度造價、資產單位的負荷供電、單位資產的供電量、理論及管理線損率等相關評價指標。與此相關社會公眾效益評價指標包括一戶一表率、戶戶通電率等指標,這些也應加強關注。
2 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
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重要因素之一有配電網的網架結構,建設堅強的配電網網架結構對保證用戶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是建設堅強配電網的物質條件和基本手段。站在整體、系統角度上考慮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從多方面入手,對配電網規劃、配電網設計以及對現有配電網優化和改造。其中配電網設備改造將給配網自動化技術發展與電網的可靠性水平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電網公司將在未來幾年加速配網自動化的系統建設,以提高供電質量及可靠性,以滿足現代化電網建設及供電需求。提高自動化水平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以大幅減少故障相關影響為目標。先架空后電纜,先站室后線路,先環網后輻射。先重要變電站站點后一般站點的原則。接入后要能夠實現自動化的負荷監控、遠程操作等要求。具有一定自動化的系統優勢接入,環網運行方式更加靈活,加強環網建設也是一種手段。采用智能電網自動化手段,可實現負荷轉供、故障區段切除等目標,能夠有效提高運行效率環網。
(2)配電網數據計算非常龐大,應強化終端和負載平衡。且隨著不斷發展而增加的配網規模,在終端設備要統一平衡數據量和計算量,進行層面數據與計算處理終端,在主站端設備進行處理網絡層面數據與計算。
(3)做成模塊化的整體應用及建設,相對獨立于主站系統。要簡易且可靠,可以監控、操作及故障自愈,自動化核心系統具備基本功能就可,而高級應用等其他以擴展方式存在即可。各終端與系統的主站應具有強大的擴展結合能力,同時終端設備的擴展和軟件層面的擴展要能在主站端層面上同時進行統一的布置;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系統能夠面向未來。能具有微網的管理、智能電網等新概念所需要的基本功能。
(4)應合理設計系統自身,要完整安全可靠運行方案作用于主站系統,保證安全穩定系統及運行可靠,在滿足功能需要的同時,另外要加強冗余配置主要設備和網絡裝置,同時滿足一用一備的要求系統本身;另外應加密網絡通信相關內容,并應具有防火墻。
(5)無線網絡可以采用方案過渡,以光纖網為主通信通道,采用太無源光網絡結構自動化通道,并且應加強做到整體性規劃;可以利用無線網絡WIFI協議等方式進行過渡,在少數地區,光纖無法接入終端設備區,要采用光纖通信方式在具備有關條件之后。
總之,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對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實現調度節能環保經濟優化,對停電事故范圍和停電時間的減小,提高地區配電網互帶互倒的能力,電網運行損耗降低,能源消耗減少,通過配電網自動化意義重大。實際的運行數據配電網自動采集,通過相關智能算法等軟硬件配合實現故障區域和故障類別的自動判斷,進而對運行人員來講,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3 結束語
供電可靠性在地區配電網的研究取得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研究,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文章主要是針對地區配電網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從設備方面和管理方面提出相應改進措施。針對配電網規劃和提高配電自動化水平,介紹了相關的措施,為現場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借鑒。
參考文獻
[1]萬國成,陳陣,張添明,等.改善配電網可靠性水平的管理措施[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2(4):18-20.
[2]郭剛.提高配電網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0):55.
作者簡介:王秋生(1963,6-),男,北京懷柔人,大學本科,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懷柔供電公司,高級技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配電網運行與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