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牽引供電系統是一項關于電力系統的復雜工程,隨著科技的發展,牽引供電系統越來越智能化,其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城市,牽引供電系統也應用于鐵路中,文章主要探討牽引供電系統在鐵路中養護維修模式分離的形勢,以期對其他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牽引供電;養修分離;鐵路維修模式
前言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電能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能源,鐵路自然也不例外,鐵路運營的電能是由鐵路供電系統所提供的,因此鐵路牽引供電系統在鐵路的日常運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 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構成
鐵路列車是電力牽引的電動列車,其動力是電能,此外,鐵路中的輔助設施包括照明、通風、空調、排水、通信、信號、防災報警、自動扶梯等,也都依賴電能。鐵路的電源網絡一般來自于城市的電網,通過電網與地鐵供電系統的輸送,可以將其分類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由牽引變電為主的牽引供電系統;另一部分是通過降壓變電為主的照明供電系統。
從適應建立智能電網的要求出發,提出低壓配電電器的發展趨勢:性能上應包括高可靠性、關注系統解決方案、全選擇性保護、高短路能力、高壽命、智能化、網絡化、環保、對特殊環境的適應性、過電壓保護、結構上包括模塊化、小型化和安裝多樣化等。
2 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養護
鐵路牽引供電設備的檢修與日常的維護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期間還有可能影響鐵路運行任務,所以即使在運營任務巨大的情況下,也要定時檢修鐵路的設備,這樣才可以保證鐵路設備安全穩定的工作,降低事故的發生。
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安裝必須按照設備的使用說明嚴格執行,不能隨意變更設備的結構,安裝過程的數據都要有詳細的記錄說明,安裝完畢后要經過檢修人員的合格驗收才可使用,鐵路的維護人員要有著強烈的責任心,做到多看、多查、多處理,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對鐵路基本的運行設備的清洗、防銹、防蛀等也要多保養,掌握鐵路設備的日常運用情況,結合運作現場的分析,多維護設備和保養設備。
鐵路的養護實施“全方位立體養護”,這是一種新的養護維修理念和模式,把路基、軌道、橋梁、隧道、牽引供電等作業內容統一起來,實行統一的領導,通過有效的控制與調節,使得各種養護機械正常發揮作用,使得各個專業的各種問題在保證鐵路正常運行的同時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目前我國電子信息也發達,鐵路也不例外,利用數據錄入,電子監測也越來越是主流的趨勢,系統應該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及時的監控牽引供電系統設備和鐵路的運營情況,做到問題及時解決、合理解決等。
3 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維修
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維修涉及到的方面十分廣泛的,若進行維修,拖延了鐵路的正常運行,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所以鐵路的維修過程中,還要注意鐵路運行方面的問題。在牽引供電系統的日常維修中,要根據系統的結構、機能、特點等制定出合理的維修監測方案,羅列好正確的要求,注意事項等等,檢測要分常規的監測與抽查,對系統的檢修要根據系統的使用程度、外部因素等進行科學的檢測,按步驟的進行分析維修。
3.1 日常維修
主要是通過修理保養鐵路軌道為主,采取周期性的綜合維修,通過巡查道路、河山等,發現并且排除故障,在路基條件復雜的地段,設置專門的巡查人員,進行登山沿河的檢查,在重要的道口也設置看守工,保證道口的安全。
3.2 鐵路中修
維修鐵路通過日常積累的病害工作,主要是:篩并補充道碴;恢復道床彈性和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時更換失效軌枕和傷損鋼軌及聯結零件;整修線路;使線路質量基本恢復到或接近原來的標準。
3.3 鐵路全面維修
鐵路全面維修的主要作業是:全面更換新鋼軌及聯結零件、更換失效軌枕或全部更換為預應力混凝土軌枕、徹底清篩道床、補充道碴、校正、改善線路縱斷面和平面、整修路基、排水和防護加固設備、更換道岔等。
4 鐵路供電系統“養修分離”
4.1 鐵路養修分離的條件
軌道結構逐步強化,近年來無縫線路、Ⅲ型混凝土枕、混凝土岔道等在鐵路上推廣使用,強化了鐵路軌道的結構,增強了鐵路線路的穩定性,為利用天窗作業奠定了強有力的基礎。施工作業的機械化模式在我國鐵路施工初具規模,大型的養路機械裝備水平正在全面的覆蓋鐵路局主干線的維修作業能力,各工務段小型養路機械設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增加配備,可以使用集中修、機械修的需要。
設備監控不斷智能化:鋼軌探傷車、智能添乘儀、軌道檢查儀等新的技術產品的投入使用,改變了以前簡單的單靠人力的檢查模式,利用工務設備檢測的科技含量更高、技術層面更高,加上“天窗修”的實施,降低了施工作業中帶來的人身和行車的安全風險。
4.2 安裝接觸網
在鐵路接觸網裝置故障檢測方面來說,在挽回損失的過程里面,最重要的還是保障了鐵路的安全運行。比如說接觸網的故障處理需要的時間是非常少的,按照檢修人員的配置情況,在故障發生時,檢修人員到達現場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有的甚至是就在故障地點的附近,如果可以免去了查找故障的時間,這樣對鐵路來說減少的損失是非常大的,因為如果按照鐵路運營一分鐘大于2萬元的收益計算,一次故障如果可以減少排查最少3個小時的時間,一次故障就可以減少損失數百萬,這樣算來對鐵路的收益是非常有利的。在挽回損失的過程里面,最重要的還是保障了鐵路的安全運行。
4.3 規范和完善工務養修分離體制
由鐵路局制定的《工務養修分離實施管理辦法》,明確劃分了大型養路機械段和工務段的職責以及各個路段的分工,這也是各級檢查、監督的依據,同時也要對大機段引入“保值期”概念,就是根據大機搗固維修的質量以及道路床的狀態增加“保值時間”(大概0-180天)和內容(優良、合格、消滅Ⅲ級分)等項目納入考核,使之承擔部分的安全職責;養修分離的維修組織程序路線維修“天窗”在運行圖中需要有預留,在高溫季節“天窗”時間要避開高溫的時間段。維修作業車的運行要按照專用路線用列車辦理,由相關部門按照運行計劃進行安排。
4.4 加強職工培訓
對于系統操作的人員都應該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和審核,必須是持證上崗,不得憑借自己的感覺或者是日常的設想來操作,而是應該要懂理論,會操作的工作人員,要懂牽引供電系統的構造、其運作的原理、鐵路設備的性能等等,要會操作設備、會保養設備檢查維修設備還要根據一定的原理和經驗排除設備的故障,對于設備的環境、溫度、場地等問題都要了如指掌,不得馬虎上崗;在鐵路供電系統發生事故的時候,不論情節的輕重,都應該要按照程序認真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排查問題的原因,找出主要責任者,獎罰分明,同時要總結問題,得出教訓,還要落實防范措施,以免再次發生此類事故。
5 結束語
鐵路牽引供電系統需要根據不同的地鐵建設要求,結合實際的環境情況,保證鐵路的可靠性,加強鐵路的維護管理,這樣才可以保障鐵路在運營過程中的安全穩定,因為鐵路運行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所以在鐵路供電系統的日常維護中,更應該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將潛在故障及時排除,保證鐵路的暢通運行。
參考文獻
[1]劉彩云.鐵路牽引供電系統的利弊[J].山西建筑,2011(8):90-92.
[2]雷葵葉.淺談某城市地鐵牽引系統設計[J].廣西城鎮建設,2013(4):20-22.
[3]傅有祥.城市鐵路牽引系統的養修分析[J].安徽建筑,2012(7):201-203.
[4]李克,劉建輝.鐵路牽引系統的接觸網分析[J].山西建筑,2012(71):3-6.
作者簡介:白海榮(1975,9-),女,漢族,籍貫:山西省朔州市,工程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鐵路牽引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