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正式進入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信息靠著無線網進行傳播,但是這些無線網的傳播需要以通信塔為基礎,將信號進行中轉,才能實現(xiàn)信息的傳播,由此可見通信塔在信息傳遞方面的作用就凸現(xiàn)出來了,文章就對通信塔的選址以及基礎設計進行研究,希望能對專業(yè)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通信鐵塔;選址;基礎設計
前言
通信塔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基礎設施,遍布在全國各地,對我國的通信事業(yè)起著很大的作用,對于通信塔的建造來說,不僅要滿足其基本的通信作用,還要符合建筑設計的基本規(guī)范。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所以通信塔的設計直接和工程的質量,資金,以及工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為了保證通信塔的適用和質量,應該在建造通信塔之前,將通信塔的選址以及基礎設計及時規(guī)劃出來,從源頭上對工程做出保證。
1 通信塔的應用和特點
通信塔又叫信號發(fā)射塔,顧名思義,主要的工作職能就是對發(fā)射信號,將各個信號塔連在一起就構成了通信系統(tǒng)。并且通信塔不僅僅在通信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電力,航空等發(fā)面也起著不小的作用。通信塔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通信塔對信號的發(fā)射起著很大的支撐作用,當通信塔一旦在某地建設,就設立了一個長期的信號基站,比較安全穩(wěn)定,受到人為的影響因素較小[1]。
受到影響較小。無論是人為還是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通信塔的影響都比較小,主要是因為通信塔的整體構件大部分由鋼鐵合金所構成,比較的堅固耐用,對于一般的大風,暴雨天氣也能很好的應對。
長期穩(wěn)定的存在。因為通信塔的高度往往高于周圍的基礎民用建設,加上鋼鐵的材質,因此人為破壞比較小,并且通信塔都會派專門的人去巡邏監(jiān)督,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會及時進行解決,所以通信塔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信號中轉中心。
2 通信鐵塔基礎形式的選擇
通信鐵塔的基礎形式主要包括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以及樁基礎這三種。通信塔中最常見的是四角塔,它采用的基礎形式主要是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灌注樁基礎等。在選擇通信鐵塔形式的時候,需要考慮相關的地質條件。下面以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根據地質條件選擇基礎鐵塔的形式。
根據(表1)地質條件,該基站應采用獨立的基礎,持力層應該為2層的粉質粘土,地質承載力的特征值為160kpa,埋置深度為3米。基礎投資約5萬元。
3 通信鐵塔的選址
3.1 通信鐵塔的選址具體事宜
在進行通信鐵塔的選址前,要開展充分的工作,只有將通信鐵塔的選址工作做好,才能為日后的通信鐵塔的正常通信工作打下基礎,所以對于通信鐵塔的選址必須要嚴謹。一旦通信鐵塔的位置確定,并建立了信號中轉中心,那么就很難進行更改,一方面由于通信鐵塔的造價比較高,通信鐵塔的主要材料是合金和鋼筋混凝土,一旦將地點進行更改,那么很多地方的通信都要相互的作出調整,這樣不管對于通訊部門還是附近的居民都有很大的影響。
在選取地點時,首先要遠離高壓線,因為一旦通信鐵塔出現(xiàn)事故,可能會倒坍,那么就會壓倒高壓線,可能會導致高壓線斷裂,一旦高壓線的輸電線出現(xiàn)問題,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高壓電線中的電壓很大,一旦有人進過通信鐵塔附近,那么就可能出現(xiàn)事故,一般情況下,通信鐵塔距離高壓線約一百米左右。另一方面,通信鐵塔的選取要遠離電磁場強的地方,如果通信鐵塔的附近有強磁場,那么會對通信鐵塔的收發(fā)信號產生影響,導致信號傳輸受阻,影響信號塔的正常工作[2]。
并且為了保證信號塔的地質條件符合建筑標準,在進行地質選取時,要先成立專門的勘探小組,選派專人進行實地勘探,并且在勘探前需要到地質部門進行地質調查,避免選取地勢低洼,水位較高的地點,并且要確保方圓200米內沒有大型建筑,并且要保證對附近居民和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最后要保證周圍沒有大型信號發(fā)射器。以上考慮的原因是保證信號塔的穩(wěn)固,確保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會出現(xiàn)安全隱患,并且確保工作環(huán)境不受其他信號發(fā)射器的干擾。
3.2 信號塔的基礎建設
在將信號塔的地質選完以后,就要進行信號塔的檢驗。在對于信號塔的實際建設還要根據信號塔的實地地質情況,信號塔的構造材料,信號塔的尺寸和大小來進行規(guī)劃和調整。信號塔的構建主要有鋼筋混凝土基底,信號塔的塔身,各種信號轉換設施和各種電力設備。對于信號塔基底來說,主要的形狀大都是四角基底,這一部分的材料多為鋼筋和混凝土。并且在構造基底時要首先保證地基的牢固,這就需要避免將地基建造在土質酥松,水勢低洼的地區(qū)。在基底的建造時,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適合的基地形狀。鋼筋混凝土基礎作為基底有著很好的承載能力,能夠很好的承載上部塔的重量,大部分的基礎地面的承載能力在八十千帕以上,能夠很好的解決由于鋼筋混凝土材料重量所面對的問題,并且鋼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比較簡單,容易操作,這對施工的工期有了很好的保證,可以節(jié)省很大一部分的人力和財力,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鋼筋混凝土的重量大,為了減小對地面的壓力,保證信號鐵塔不出現(xiàn)沉降的問題,不得不擴大底座的面積來減小壓力,這就無形中加大的土方的開挖量。但是在實際工程中還可能用到另外兩種樁基礎設計,這種設計和混凝土比較優(yōu)勢就在于土方的挖掘量小,適用于上部荷載較小的信號塔,但是缺點也有很多,需要進行人工打孔,對于地基的深度和質量要求比較高,并且在施工中需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并且水下和深度較高的地基費用比較高,并且在后期工作中需要進行頻繁的檢修。平板式筏板基礎建設,這是一種和以上兩種方式不同的基礎建設,這種方法適用于地面承載比較低,但是上部荷載比較大的信號塔,對于一般的獨立基礎承載達不到要求的工程。對于這種方法適用于三角塔以及獨立管塔的建設,因為這種信號塔的體型比較小,適用于山區(qū)等偏遠,工程量小的地帶,這種方式的建設比較經濟實惠,并且施工技術先對簡單,但是對于地面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地面比較開闊,對基坑挖掘沒有限制的地點[3]。以上幾種基地方式的選擇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實地情況進行選擇。來達到適合不同工程的要求。
對于塔身的建造,大多數都為鐵質,為的是保證在日后的工作中的壽命,塔身的樣式都為金字塔形狀,從下部到上部寬度依次減小,塔身的結構多為鏤空樣式,各個鋼筋之間通過連接組合在一起,而信號接收裝置往往在信號塔的中部或者頂部,為的是保證裝置的安全。在裝置的外部要安裝防護裝置。要定期對中轉裝置和防護裝置進行檢修,保證信號塔的正常工作。
4 通信塔的選址和基礎設施的關系
通過對于以上的各種分析,我們很容易就看出來信號塔的選址與基礎設施的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信號塔的選址可以決定著信號塔的各項基礎建設,比如信號塔的型號,大小尺寸等等,所以對于信號塔的選址一定要慎重。
信號塔的地址選取與基礎設計的關系十分緊密,在進行最后的地址選取前,要先確定適合建造信號塔的地點,然后根據不同的地點設計出不同的規(guī)格方案,不同的基礎設施有著不同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就需要將各個條件考慮進去,比如當地的氣候,資金,人文環(huán)境等等。比如對于鋼筋混凝土的基地來說,獨立的基礎設施比較簡便,施工工藝相對容易,并且工期也比較短,但是這種方法對于地基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大量的土方挖掘來保證地基的牢固和穩(wěn)定,如果找到適合挖掘土方地基的地點,有可能受到其他強磁場的干擾,因此對于信號塔的選址和基礎建設的樣式,需要根據實地情況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也要考慮經濟適用。
參考文獻
[1]蓋佳宇,和樹海.芻議通信鐵塔選址與基礎設計的關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0).
[2]張小立.通信鐵塔選址與基礎設計的關系[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3).
[3]鄭聯(lián)華,劉然利.如何有效控制通信基站土建配套投資的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