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匱乏問題不斷突出。為此,文章主要探討了城市化過程中的水資源利用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水資源合理化利用及保護策略,以期推動我國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城市化;水資源;保護利用;問題
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城市的發展與水資源利用及保護存在極為密切的聯系。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動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在城市化的實際發展過程中,水資源污染及浪費問題極為嚴重,一些地區為了實現短期經濟發展目標,盲目使用水資源,不僅破壞了原有的水資源系統,還阻礙了城市化的發展。
1 城市化進程中水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
1.1 地下水開采過度
在城市化過程中,大部分工業的產生運作都離不開水資源,而隨著工業發展對水資源的大量消耗,水資源供應變得越來越緊張。為了緩解水資源供應緊張壓力,促進本地經濟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會加大地下水資源開發力度,但地下水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旦使用過度,極有可能導致地下水資源枯竭,甚至會引發地面下沉、土地沙漠化現象。因而,在城市化進程中,必須注重對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積極解決當前存在的水資源利用問題。
1.2 城市水資源污染嚴重
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鄉鎮工業、企業逐漸匯聚于城市周邊,其一方面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起到推動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工業生產在耗費掉大量水資源的同時,會形成一定的污染物質,并且大部分工業用水通常未經嚴格處理便直接排入周邊河水中,對所在地區的水資源造成了嚴重污染,為城市化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1.3 水資源浪費程度大
在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消耗掉大量的水資源,加之一些工業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對水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及消耗日益嚴重。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既阻礙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制約了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因此,在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節約用水,實現水資源利用的合理化。
2 城市化進程中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2.1 節約用水意識淡薄
造成水資源浪費及污染問題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使用者節水意識的淡薄。大部分企業或個人在水資源使用過程中,并未意識到水資源的珍稀,盲目使用。事實上,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存在水資源稀缺現狀,雖然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地區的水資源供應緊張現象,但其并未從根源上解決水資源的匱乏問題。一些企業及個人在水資源使用中,片面認為本地水資源充足,不需要節約用水,進而隨意浪費水資源。因此,要解決城市化進程中的水資源浪費問題,首先應強化人們的節約用水意識。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加大節約用水宣傳力度,普及合理用水知識。加強對工業企業水資源使用狀況的監管,制定相關水資源使用標準,督促企業及個人不斷提高對水資源的利用率,以此從根本上緩解用水壓力,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
2.2 工業企業忽視對水資源的保護
工業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其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從實質上講,工業企業污染性較強,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大量的污染廢棄物,加之企業生產者的水資源保護意識淡薄,以工業廢水為主要代表,其通常在沒有經過嚴格處理的情況下,隨意排至河內,致使河水嚴重污染,水資源匱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2.3 對水環境總體需求量大
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匯集,對區域水資源的消耗量不斷增加,且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水質狀況惡化程度加深,雖然政府采取了相關的整治措施,加大了對企業水資源利用、處理的監管,但仍不可避免地加重水環境承載力。
3 加強城市化進程中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的措施
3.1 調整城市供水結構
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難以避免對大量水資源的使用,為了實現水資源利用的合理化,首先必須進行城市供水結構的優化,通過調整供水結構來減緩用水壓力。文章結合調查,制定了相關的城市供水結構調整策略(見表1、表2)。
3.2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為了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型工業化道路是集綠色制造業體系、生態工業標準、產業特色為一體的工業化道路。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可采取以下幾點措施,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第一,在工業生產方面,優化工藝流程,結合實際產業特征,遵循生態效益原則,盡可能實現清潔生產,降低對能源、資源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第二,秉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優原則,進行產業規劃,實現對可再生資源的有效利用,合理研發新產品。第三,在工業廢棄物造成的污染問題上,轉變處理觀念,以循環經濟的新理念進行廢棄物處置,最大限度實現廢物再利用及無害化。第四,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制職能,在遵循市場經濟相關原則基礎上,建立有效的產業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管,督促企業合理利用資源,依法處理工業廢水及廢棄物。同時,建立相應的責任落實及監督體系,明確各生產制造企業的職責,鼓勵社會公眾及企業參與對生產企業的監管中來。
3.3 調整城市工業區的產業結構
在當前水資源匱乏情況下,為了推動城市化發展進程,確保水資源供應充足,還需對工業區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重點發展低排放、低水耗產業,提高區域水資源使用效率,盡可能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同時,加強對工業廢水排放的監管,防止因污水排放而造成河水污染。在產業結構規劃上,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優勢,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將城區中心工業企業逐步轉移至周邊工業園內,將一些新材料工業、重化工產業轉移至沿江地區,便于生產與運輸。鼓勵發展生態產業,增強地區產業的綜合競爭力。通過對城市工業區產業結構的調整,緩解水資源供應緊張現狀,集中防治水污染,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
參考文獻
[1]林建麗.淺談水資源保護問題[J].科技與企業,2014(4).
[2]馬一兵.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中的水資源管理問題探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3).
作者簡介:黃鳳崗,男,籍貫:云南省臨滄市,現職稱:高級工程師,學歷: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