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建筑工程的固有組成,基礎工程是整個建筑工程施工的起點,不僅承擔著建筑整體的重力載荷,而且承擔著建筑質量安全的基礎保障職能。在整個建筑施工體系中,基礎工程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關鍵且重要的。由于基礎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其工程質量難以檢測,為保障基礎工程質量,就需要從施工階段著手,以更高、更嚴的要求予以管控。文章圍繞建筑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分析了基礎工程中的常見質量問題,同時提出相應整改和防范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質量措施
引言
牢固穩定的基礎工程是建筑施工質量安全的根本保證。當前,我國城鎮化事業正在積極推進。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的急劇上升以及土地資源緊張問題的日漸嚴重,使得現代建筑設計上不斷向空中和地下發展,去尋求更高的土地使用效率。隨著建筑高度的逐漸增加,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整個建筑的載荷最后都會集中在基礎工程上,一旦基礎不牢或存在缺陷,所引發的事故危害難以想象。由于基礎工程位于地面以下,屬于隱蔽工程。工程完工后,很難對其施工質量進行細致檢查和確認。只有切實做好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才能達到提高基礎工程的可靠性目的。施工過程中要加強對各類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原因的分析與研究,積極采取有效針對措施,減少基礎工程質量隱患,防止質量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1 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基礎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基礎工程對于建筑,特別是目前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基礎保障作用。可以說,基礎工程質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高層建筑整體施工水平。在進行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時,必須嚴格控制基礎工程施工質量。要把基礎工程質量控制作為整個項目質量控制體系中的重點來抓,嚴防各類質量病害和缺陷的發生。一般來說,基礎工程施工中常有基礎軸線位移、基礎標高誤差和基礎防潮層失效等問題發生。要保障基礎工程施工質量,就要從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開始。下面就來認識下這些問題:
1.1 基礎軸線位移
所謂基礎軸線位移是指建筑基礎從大放腳砌到室內標高零點(±0.00)處的部分,該部分與上部墻體二者軸線不在一條線上。建筑工程內部橫墻是軸線位移的多發區域。發生軸線位移,導致基礎與上部墻體重心偏離,對整棟建筑受力情況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基礎軸線位移的原因主要是橫墻基礎施工定位不準造成的。由于在建筑基礎施工中,外縱墻和山墻先施工,橫墻后施工,橫墻施工時,其基礎槽中線被縱墻基礎擋住,不能通過吊線法進行定位找中,從而使得軸線發生偏差的幾率大幅增加。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槽邊控制樁沒有受到充分保護,被人員或車輛碰撞離位,也會導致軸線位移。
1.2 基礎標高偏差
基礎施工中,在進行室內地平(±0.00)處的施工時,時常會發現各部位標高不一致。情況嚴重時,會導致無法對上層墻體的標高進行控制。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在基礎工程下方由沙土和混凝土組成的基層標高不準。
1.3 基礎防潮層起不到應用作用
基礎防潮層是基礎的重要組成之一,對于防止地下水向上滲入基礎,避免建筑墻體受潮浸潤發生損壞有著重要保障作用。在進行防潮層施工時,前期清潔工作沒有做到位,澆水不足,致使防潮層的砂漿和基面粘結強度不夠,或者是在表面抹灰時沒有抹實,沒有做好后期養護,導致防潮層干縮過快,強度和密實程度均達不到設計要求,甚至出現裂縫,就會造成地下水上滲,使防潮層失去應有功效。另外,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在進行防潮層施工時如果沒有做好保溫措施也會導致防潮層失效。
2 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 切實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是項系統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的人員、設備、物資數量龐大。加強物資、人員調度、管理,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對于推進工程順利進行和提升項目經濟效益意義重大。同時,不同工序間的施工還有可能產生影響。協調各工序間和諧推進,是保障工程工期、施工質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以上這些都要通過高效的現場管理來實現。此外,施工現場大量設備、原料堆積,用電、消防安全問題敏感。如果現場管理不到位,人員活動混亂,物料隨意擺放,就會產生大量的安全隱患,給現場施工人員和項目進展造成嚴重威脅。為此,建筑工程現場必須做好現場管理工作。施工單位要提前組件管理機構,明確人員責任,根據施工需要制定各類切合實際的制度規范。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加強施工現場的日常監督管理,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保現場施工活動進展順暢有序。要嚴格履行施工規范和安全制度,確保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精神落到實處。具體到實際工作中,一要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在項目建設前期,施工單位根據施工需要購置足夠的原料、設備,安排施工人員,施工正式開始前,根據施工計劃詳細檢查現場原料是否準備齊全,人員是否到位,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技術人員要認真檢查施工計劃和設計圖紙是否準確無誤,發現與施工現場不符的要及時與相關人員溝通。二要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每天施工開始前,項目部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確保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清晰準確的認識和把握。三要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嚴格執行施工質量驗收檢查制度,每一道工序完工后都要按照設計標準認真檢查,如果檢查不達標必須予以返工處理,直至達標。檢查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
2.2 切實做好施工測量工作
建筑施工屬于工程學的領域。每一道工序的正常、準確實施,離不開科學、規范的測量作業。基礎工程特別是承臺樁施工作為建筑施工的起點,在測量要求上更是嚴格,國家相關規范對承臺樁位允許偏差值進行了明確規范和嚴格限制。為保障各項施工參數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在進行施工的同時,同步開展測量作業。規范的測量操作,準確的測量結果,是基礎工程施工減少施工隱患,保障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
2.3 嚴格管控樁基施工質量
作為基礎工程的基礎,樁基施工時基礎工程中的關鍵環節,必須予以嚴格管控。樁基吊樁作業中,要嚴格控制樁與樁架的垂直方向的距離,不能超過4米,偏吊距離要控制在2.5米以內。吊樁作業動作要慢速進行,樁體穩定。為固定樁身角度和位置,要用多條纜繩系在樁身,相互拉扯以達到固定樁身的目的。要正確選擇樁帽和襯墊,確保與樁型、樁架和樁錘相適應。打樁時初始階段要采用小落距進行擊打,樁錘瞄準樁頭中心豎直擊落。套送樁時,要保證送樁、樁錘和樁三者中心在同一軸線上。
3 結束語
基礎工程事關建筑整體的質量安全。當前我國城市建設任務極為繁重,每天都有大量建筑工程上馬開工。作為建筑工程的根本,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基礎工程施工,嚴格管控施工質量。在施工前要全面考慮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情況,做好防范措施,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施工質量規范,抓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控制,對于遇到的問題,要結合工程設計要求和施工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確保工程進展穩步推進,工程質量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馬勝偉.建筑基礎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
[2]董磊.論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基礎管理[J].陜西建筑,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