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韓兩國的教育服務貿易擁有悠久的歷史,兩國的政策都非常重視對教育的投資。因此,除了培養大批人才之外,還促進了兩國經濟的發展。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開放的過程中,教育機會增多,教育實現先進化,教育行政專業化,海外留學熱潮削弱等。韓流和漢風文化的出現,充分體現了中韓兩國文化交流已在兩國社會得到廣泛普及,這種文化交流也成為促進韓國大學留學項目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在兩國的大學中,中韓兩國的留學生比率最高。中韓兩國的高等教育也已達到東亞甚至是亞洲教育的最高水準。
關鍵詞:高等教育服務貿易 教育服務進出口 中韓留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229-02
中韓兩國自古就開始頻繁的友好交流。兩國建交以后,中韓兩國以經濟為中心取得了很大發展,經濟交流在兩國關系中占主導地位。為了順應這種經濟關系,社會文化層面的交流合作也不斷擴大,也成為兩國關系安定發展的基礎。兩國建交15周年的2007年,被定為“中韓交流年”,政府主辦或者協辦了大約100多場活動。
韓流和漢風文化的出現,充分體現了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已在兩國社會得到廣泛普及,這就是在兩國相互交流過程中產生的。這種文化交流也已成為促進韓國大學留學項目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中韓兩國留學往來日益頻繁,規??臻g不斷擴大,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帶來很高的效益。第一,經濟效益。中韓兩國留學往來日益頻繁,為兩國帶來可觀的學費收入,同時留學生在住宿、飲食、醫療保險、旅游等方面的消費,也是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主要收入之一。第二,政治效益。加強高等教育服務貿易,尤其是增加境外消費方式,通過留學生的不斷往來,可以擴大兩國的民間交流,促進兩國在政治上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還可以開發人力資源和加強專家隊伍建設。第三,社會文化效益。就輸出國來講,留學生是文化因子的攜帶者,是所在國文化的傳播者,借助留學生實現價值觀的傳播,間接影響輸入國的社會文化發展,有助于共同發展和繁榮。這尤其體現在語言和文化的交流方面。無論輸出國還是輸入國,研究高等教育服務貿易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1 韓國的留學發展及韓國留學生現況
教育服務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全球化階段,在教育全球化和國際服務貿易的相互結合中產生。中韓兩國的留學交流開始較晚,開始規模雖然很小,但是發展速度驚人。據韓國教育部統計顯示,到中國留學的韓國學生人數,1992年建交當時為232人,21世紀第一年(2001年)達到22,116人,幾乎增加了100倍。2010年達到76000人,相較于2001年,幾乎增加了兩倍。來韓國留學的中國學生2002年為4381人,2010年達到57783人,大概增加了12倍。
韓國教育服務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起步較晚。1970年代以后雖然韓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韓國政府和教育機構對留學事業毫無關心。21世紀以后,韓國經濟貿易快速發展,教育服務貿易在韓國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v觀韓國留學教育現狀,大體上分為生成期,成長期,成熟期。第一,生成期。從1960年開始,韓國政府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從1967年開始實施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制度,支援外國留學生。這個時期,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雖然也在逐漸增加,但是留學生總人數還是非常少。第二,成長期。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使本國教育跟上全球化趨勢,改善國際形象,開始擴大留學生規模。1995年12月,韓國政府首次公布了《外國學生招生政策改善方案》,計劃從1996年開始擴大外國留學生人數。第三,成熟期。韓國教育部于2001年首次公布了《大學全球化和外國留學生招生方案》,其內容包括政府對留學生的支援,保證生活設施,提供獎學金和留學信息等。2004年,2001年實施的方案得到進一步發展,頒布了《大學全球化和外國留學生招生方案》,首次確立了“study in korea Project”, 計劃到2010年招收5萬名外國留學生。
1.1 韓國高等教育市場出口現況
從1960年開始,韓國政府雖然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但是發展速度緩慢。隨著21世紀國際全球化和教育全球化,韓國的高等教育服務也開始迅速發展。
1992年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1989名,1994年增長速度雖有所減慢,但是從1996年開始又再次增加,1998年首次超過5000名,2000年首次突破10000名,2011年達到89537名。2013年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85923名,與去年相比雖然有所減少,但是變化不大。2003年以后韓國的外國留學生快速增加,其原因雖然有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外還包括非常重要的政策性原因,即韓國從2002年開始接收中國自費留學生,并從2001年開始舉辦境外留學博覽會。2004年在韓國有16832名外國留學生,相比2003年增加了36.6%。2004年至2005年在韓國的外國留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年平均增長率為32%。韓國科學技術部實施“study in korea project”(2005年已經是第三次),又公布了《大學全球化及積極招收外國留學生方案》,2004年韓國法務部實施了《關于外國留學生打工的規定》,這都是外國留學生增加的原因。
1.2 韓國高等教育服務的進口現狀
2001年境外韓國留學生人數為149933人,2011年達到262465人,比2001年增加了112532人。但是2012年境外韓國留學生人數為239213人,與2011年的262465人相比減少了8.9%。隨著貿易全球化,國家間教育服務貿易逐漸頻繁的同時,境外韓國留學生人數也呈增加趨勢,但是由于全世界經濟不景氣和移民法的強化,人數也有所減少。
以2013年為準,韓國留學生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中南美、歐洲、中東和非洲。其中在亞洲的韓國留學生人數為112048人,以49.3%位居第一。其次是在北美的韓國留學生為84865人,占37.3%位居第二。歐洲為29462人,占12.9%,非洲、中南美、中東地區平均占0.2%。由此可見,大部分韓國留學生在亞洲。韓國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依次是美國、中國、加拿大、日本、澳洲、英國、新西蘭以及菲律賓等。在美國的韓國留學生人數為72295人,占總人數的31.8%,位居第一位。其次是中國,有63488人,占27.9%;日本18919人,占8.3%。
由各個課程韓國人人數可見,學位課程的學生為144087,占整體境外韓國人留學生的63.4%。學士課程人數最多,達到88942人,占39.15%,其次是語言研究學生為62155人,占27.3%,碩士課程為55145人,占24.2%。在亞洲的韓國人留學生主要是攻讀學士課程和語言研修。在亞洲修學士課程的韓國人留學生人數為53570人,占亞洲韓國總留學生人數的47.8%,語言研修生人數為33846人,占30.2%。還可以看到在北美的韓國留學生大部分是攻讀學士課程和博士課程的。學士課程的人數為53570人,占60.2%,碩士課程人數為39624人,占46.6%。
2 中國的留學發展及中國留學生現狀
在中國高等教育服務市場,可分為生成期,成長期,成熟期。
第一,生成期。1979年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為了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政府在增加政治外交交流的同時,也向國外派遣政府支援的留學生。第二,成長期。1992年10月舉行的第十四屆全國代表大會,最終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針。據中國政府統計顯示,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1978年的十倍,與前年對比增加了30%。第三,成熟期。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從此以后中國的留學生市場急速發展。根據中國教育部和教育年鑒,2002年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85829人,與前年對比增加了38.73%。2004,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為110844人,首次突破10萬人,2008年,則突破了20萬人。2012年,根據中國教育部對留學生統計報告書,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突破30萬人,預計在未來5年也將以較快的速度增加。
2.1 中國高等教育服務出口現狀
中國的高等教育服務市場從1950年開始發展,但是隨后的20年發展速度緩慢。1980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中國進入了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高等教育服務也開始迅速發展。
在中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1992年為10500人,2012年則達到328330人,幾乎是1992年的31.27倍。據中國教育部統計,2012年,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在中國690所科學研究所和其他教育機構學習進修。從1992年至2011年的20年間,在2004年增長率達到42.63%,為史上最高值。
總的來看,2012年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28330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分別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9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學機構。該數據均不含臺灣、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比2011年增加了35719人,增長比例為12.21%。2012年共計有來自200個國家和地區的328330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690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育教學機構中學習。2013年接受學歷教育的外國留學生為147,890人,同比增長10.77%,保持了2008年以來高于來華生總人數增長速度的持續增長態勢。中國政府獎學金生數33,322人,占來華生總數9.35%,較2012年同比增長15.83%,保持了穩步上升的趨勢。
2.2 中國高等教育服務進口現狀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中國留學人員數量急劇上升。從1978年到2012年,中國總計送出了264.47萬留學生,其中超過90%是自費留學生。從2007年起,出國留學人數出現井噴式增長,是繼2000年初的又一次快速增長。2007—2011年,留學增長率連續4年均超過20%。2011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已達到33.97萬人,占當年全球留學人數的14%。2013年3月,在教育部第四場新春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張秀琴介紹,2012年出國留學人數相較2011年增加5.99萬,達到39.96萬,同比增長17.65%,再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中國繼續穩坐全球最大留學生輸出國的寶座。
據2012年中國國際教育展期間得到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出,計劃出國留學的學生學歷層次方面,本科生占51%,其次高中生占38%,研究生有約5%計劃出國留學,值得關注的是,其他有意向出國留學的6%的群體中,有不少的初中生甚至小學生。2005年以來,赴美讀書的中學生增長了10倍以上
3 結論
通過分析中韓兩國留學生現狀,可以看出留學生人數的增加與兩國經濟發展和投資規模擴大是成正比的。兩國自古往來,文化相似,地理相鄰,這些都為1992年建交以后兩國交流的不斷增多打下了基礎。但是,兩國的外國留學生當中對方國家的留學生所占比例最高,現在以及將來,到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留學的人數依然占較高比例。因此,我們兩國政府應把以往推行的以增加留學生人數為主的政策,發展為推行高質量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政策。為此兩國更應該克服歧視和排他,認可兩國平等的地位,以相互依存為前提,共同前進。兩國高等教育服務貿易的交流不光對政治、經濟、化等領域產生了影響,今后,兩國的高等教育質量更應成為東亞乃至亞洲的標準。
參考文獻
[1]鄭鎮花.《論教育市場開放和應對方案KIET產業經濟分析》[Z].序號41號,2002.
[2]鄭鎮花.商界論文[Z].
[3]政策企劃委員.2006年政策企劃課題:未來社會環境變化和教育-文化政策[Z].2006.
[4]World Trade Organization:《Korea-Schedule of Specific Commitments Referred to in Article》3.16:31.
[5]金進于.韓中高等教育服務市場的開放和爭論焦點.東北亞文化研究第29輯[Z].2011:352.
[6]宋琪暢.國家的大學教育投資實際情況分析[Z].教育人力資源部,2003:3.
[7]金德年.韓國教育改革政策的變遷過程和對這個課題的研究[Z].嘉泉大學,1998:1-15.
[8]《大學入學預備考試令公告》政府公告第5098號[R].1968.
[9]Kurt Larsen john Martin Rosemary Morris:《Trade in Education Services Trends and Emerging Issues》OECE working paper,2002:3.
[10]2002年—2005年的數據參照出入境外國政策總部《2000年到2005年各年度統計年報》;2006年的數據參照教育人力資源部《2006年度外國留學生統計調查》;2007年—2012年的數據參照韓國教育開發院《大學外國留學生管理及志愿體制強化方案研究》。
[11]World Trade Organization.Roport of the Woking Party on the Accession of China WT/ACC/CHN/49、1[Z].2001:28.
[12]金建宇.韓中高等教育市場的開放和爭論點,東北亞文化研究第29輯[Z].2011:353.
[1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統計數據[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