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帝在位61年,開創了康乾盛世;而同名的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播出不到12年,就面臨殞命的境地:10月16日,主持人蔡康永宣布與《康樂來了》節目道別,“我想做些改變”;幾分鐘后,另一位支持人小S也回話:“對我來說,康熙沒有康永哥就不完整了!所以,親愛的,我們就共進退嘍!”
雖然制作人王偉忠還在緊急協調,但沒有了“康”和“熙”,《康熙來了》必然是要走了。
“康熙”曾領中國綜藝節目風氣之先,“快本”中“康熙”的影子就很明顯。但時移世易,不到青春期的“康熙”確已老了。和大陸的綜藝節目相比,臺灣的節目已進入相對標準化的生產階段,他們的節目錄得非常有效率。另一方面,臺灣錄節目收入比較低,像黃安這樣的主持大咖,每集可能只有千元人民幣左右。這也是臺灣綜藝節目衰落的一個很大原因。
曾到臺灣旅游,打開賓館的電視,會發現那里也在播《甄嬛傳》《中國好聲音》,因為“大陸的片子又便宜又好看”。這看似只是電視播出市場的風水輪流轉,背后卻暗含著兩岸經濟硬實力翻轉之后帶來的軟實力翻轉。
康永哥“跳槽”大陸視頻網站當主持,估計小S到這邊“刨食”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