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瑩
當今社會,口語表達是每個人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好的口才對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取得生活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說話流利、表達清晰的孩子,對知識的領悟力往往比其他孩子要更強些?!冻踔姓Z文課程標準》中對“口語交際”這樣要求:“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觀點和意圖;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笨梢?,口語交際能力是學生重要的語文素養。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口語交際”的教學,努力培養學生具有思維敏捷、善于口頭表達的語文素質。
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學生不說普通話,朗讀時讀破句子、重復,說話語無倫次、不分對象、場合的現象比較普遍。然而許多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不夠重視,他們認為,語文教學只需教好課文、寫好作文就行了,“口語交際”在考試時又不考,沒有必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和精力,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即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強,作文也寫得不錯,但如果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得到全面提高,在生活中不怎么會說話,也難以與別人進行正常的交流,那不能不說是一大缺憾。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針對學生聽說能力普遍比較薄弱的現狀,我對照新課標的要求,在所任教的班級進行了“口語交際”教學的一些嘗試。在平時的語文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注重“讀”的能力的培養,為“說”打基礎
我們的語言文字有其內在的音節、韻律、氣勢、韻味,文章的意蘊要通過反復朗讀才能品味出來?!皶x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要深入了解文章就必須反復的讀,就會越讀越想讀,形成良性循環。一位教育學家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親身參與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興趣的重要條件。”新課標強調“能用普通話交談”、“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這體現了普通話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克服羞怯畏難心理,努力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好習慣。早自習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語文課上加強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新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美文,如《春》、《背影》、《紫藤蘿瀑布》、《湖心亭看雪》等,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范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方式,使學生在瑯瑯書聲中與文本、與作者、與教師、與同學交流。同時,在朗讀教學中作一定的朗讀技巧訓練,強調朗讀時對語句的重音、節奏、語調等的把握,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二、著眼課堂,激發興趣,讓學生敢“說”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喚醒、激勵、鼓舞?!睂W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實現師生平等對話,為學生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敢于說,樂于說。在課堂教學中,我采取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說話,如讓學生模仿文中精彩語句口頭造句,以培養學生對句子意義用法的準確把握,培養他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口頭概括復述課文內容,增強學生把握理解課文的能力,培養他們思維與語言表達的能力?;蛘吒鶕n文進行想象力、創造力訓練,例如,在上了《天上的街市》這篇課文以后,我叫學生發揮想象,說說天上街市的景象,或者要求學生以一個導游的身份為大家介紹天上街市等。
三、開展好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為學生的“說”搭建舞臺
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最佳舞臺,新教材特別注重這一點。我們除了平時要認真落實好書本中各單元后安排的綜合性學習外,我們還要開展一些其他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些綜合性學習活動可以是及時性的小綜合性學習,也可以是延時性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自主開發了如下一些綜合性學習活動來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
(1)開展課前三分鐘小演講。好口才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經年累月不間斷的練習。為了提高學生說的能力,開展課前三分鐘小演講是行之有效的形式。一是定時間。每天語文課前,按學號由一名學生上臺演講,每次三分鐘左右;二是定方式。演講盡量脫稿,要面對聽眾,聲音洪亮,并配以適當的手勢;三是定主題。一單元一個主題,學生可以搜集相關資料,也可以自己寫稿;四是定人選。要求人人參與,事前沒有準備充分的,下次課繼續演講。課前三分鐘雖短,但長時間堅持下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增強,同時也為進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創造了一個生動活潑的局面。
(2)舉行故事演講會。抽出一定的晚自習時間,在班上開展故事演講會,每個故事限講三到五分鐘,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先進行,再各組推薦一位全班講,講完后由講故事的同學請一位或幾位同學說說聽了這個故事的感受,或者在按講故事者的要求進行再創作。(如:請你給故事結尾,請你說說故事還會怎樣發展。)在舉行這樣的活動時,一定要要求組長督促小組內的每位成員均要講一個故事,否則,這樣的活動將只是小部分人的活動。
(3)適時舉辦辯論會。辯論是一種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法寶。我們可根據課文的情況,適時舉辦一些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辯論。這個辯論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一個小小的幾分鐘的“爭論”。(如:考試后老師該不該在全班公布成績。)也可以是全班分組進行的一場正式的、按辯論程序進行的辯論。(如:中學生是否可以利用休息日去探險。)
(4)定期舉辦我班“焦點訪談”。這樣的活動每周在班上舉行一次,讓學生用普通話介紹本班一周內所發生的事件,并選取重點事件和同學老師都比較關注的事件加以適當評論。
(5)組織學生進行采訪活動。采訪活動可以讓學生面對面的與人去交談,去用心傾聽他人的觀點與看法。可以讓學生去采訪家鄉的名人,去采訪村干部的經濟發展思路,去采訪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思路,去采訪校長等等。
四、注重評價,跟蹤反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新課標強調:“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應以形成性評價和定性評價為主?!币虼?,每次在學生講完后,我都是讓學生自評、互評,堅持以表揚激勵為主。在評價中還注意分層次進行,如朗讀,我對層次高的要求聲情并茂,中等的要求注意朗讀技巧,層次稍低的只要求讀通順、不讀破句子即可。又如課前三分鐘小演講,我對學生演講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如一個新穎別致的題目、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一個發人深思的結尾,都予以肯定和贊揚,這樣既可使演講者受到鼓舞,又提高了全體學生參與演講的積極性。
總之,我們語文教師要應切實轉變觀念,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組織實施“口語交際”教學。要將各種生動活潑的口語教學形式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這應該成為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