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更好的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作用,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師德師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與途徑。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師德;師風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具有道德意識的自覺性、道德行為的示范性、道德結果的深遠性等特征。師風,是教師行業的風氣風尚。加強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是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需要,也是高校生存發展的必然需要,具有深遠的意義和作用。
一、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只教書不育人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唐代韓愈著有《師說》一文,指出教師三大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些論述都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作用的重視。然而,當前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是師生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部分教師只注重給學生傳授具體的專業技能,忽視了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育,沒有充分盡到教師應盡的職責和發揮教師應有的作用。
2.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在當前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下,部分教師過分看重個人的價值和利益,急功近利,以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為準繩,對工作敷衍了事,對學生漠不關心,工作中斤斤計較個人利益。有些教師以教謀私,過分追求功利,嚴重損害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給學生起到了負面的示范作用。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教師工作的價值,只把教師崗位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沒有意識到應當把教師工作視為神圣的事業。
3.治學不嚴謹,學術不端行為頻發
在社會大環境、學校考核政策、職稱評定政策等的影響下,部分教師急功近利,產生了一些學術不端行為,有些教師弄虛作假,在學術方面剽竊他人研究成果,敗壞學術風氣,阻礙學術進步,違背科學精神和道德,給科學和教育事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極大損害了教師的學術形象。目前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在院士、教授、副教授、講師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個層面。學術不端行為敗壞了科學界的聲譽,阻礙了科學的進步。
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與途徑
1.大力加強黨員教師的教育,激發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榜樣的力量鼓舞群眾教師提升自身的品德、素質和涵養
具體可以通過在黨員教師中尋找模范典型,舉辦報告會宣傳先進黨員教師的師德事跡,組織師德演講活動、征文活動、交流會等各種形式使黨員教師和群眾教師在這些活動中得到啟發、熏陶和教育,形成高校教師人人重視師德、師風建設的良好氛圍。
2.端正學術風氣,基層黨組織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對廣大群眾起引導作用
一方面,基層黨組織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現實問題,例如目前高校的師德、師風問題;另一方面,要抓好黨員教師的教育和管理,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隨著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日益重視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及工資待遇在不斷的提高。但大多數教師的生活水平還較低,出現了教育界的各種腐敗的現象。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做好群眾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勵教師們進行深層次的思想修養與職業道德修養,克制私欲膨脹,摒棄拜金主義,甘為人梯、無私地奉獻給教育事業。
3.構建黨建文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黨建文化是在黨的建設中培育形成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組織行為、制度建設、活動形式等一系列內容;是在黨建體系、黨建內容、黨建實踐中所體現出來的不僅是被共產黨員所接受的、所踐行的,而且是能被最普通的員工所能接受的、所能踐行的精神與理念的總和。通過在高校構建黨建文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育出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為人師表的高校教師。
總之,加強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是國家發展、民族興旺的需要,也是教師個人事業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其作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引導作用、組織協調作用和服務指導作用,為群眾教師樹立典型模范帶頭作用,構建高校黨建文化,在政治上、思想上引領高校教師為共同的教育事業、乃至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共同奮斗。
參考文獻:
[1]張滿勇.發揮黨組織核心作用,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3:77-78
[2]謝振山.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河南教育:高校版,2012,3:18-19
[3]居繼清,王麗.加強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五點思考.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9:79-81
作者簡介:
吳研(1983~),女,江蘇省蘇州市人,工作單位:蘇州高博軟件技術學院,職務:教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