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紅
【摘 要】2014年11月底,我們新疆一行15名校長參加了第十五屆全國特色中小學名校創新發展研討會的培訓學習,并參觀了上海、蘇州、杭州的幾所名校。
短短的七天學習考察活動,我收獲巨大,感慨頗多:感受了這些名校在科學建設內涵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顯現出的獨特魅力,解讀了它們在辦學思想、質量提升、校本教研、文化建設、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深感發達地區學校教育教學的強大優勢——不僅是硬件設施的現代化和校長管理現代化,而且先進的辦學理念,濃厚的校園文化特色,讓人耳目一新。
【關鍵詞】歷史名校;師德教育;校園文化
我們在這幾天連續參觀了上海、蘇州和杭州的幾所名校,這些百年老校的校園布局合理、緊湊,而且很有人文氣息,花壇、草坪、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教學樓干凈整潔,學生都很講禮貌,見了我們這些外地來的參觀者能主動問好,體現出名校學生的素質。這些學校都有學生管樂團、民樂團、舞蹈團、武術隊,而且水平都不一般,學生多次在各項組織的活動中獲獎,有的還在國際性比賽中得獎。學生的課外研究活動也比較豐富,且有成果,學校很注意發展學生的特長愛好。這些有名的學校,能夠在競爭十分激烈的教育界長盛不衰,取決于科學的管理機制和先進的辦學理念,取決于領導班子務實進取的作風和勇于開拓,大膽改革的魄力,取決于一支結構合理、功底扎實、專心致志鉆研教學的教師隊伍,這三方面是很值得我校研究借鑒。
我印象中較深的學校:杭州市第二中學,二中辦學成果斐然,學校以輸送高素質的優秀畢業生為己任,進入全國各重點大學深造的優秀畢業生比率居省內前茅。從校訓“誠、勤、愛”,到竺可楨的訓詞“立志、努力、為公”,二中人從精神層面上認準了自己的追求方向——“高”(高目標,高境界)、“正”(樹正氣、走正道)、“實”(說實話、做實事)。二中校園文化引導著學生“追求卓越,創造一流”。現代的教育設施、鮮活的文化載體,定位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保證了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設計的“自主發展”需要;學生業余黨校、中學生團校等教育主陣地,以及“桃李文學社”、“墨緣書畫社”、“小院士工作室”、學生藝術團管弦樂隊、合唱隊等幾十個學生社團,構建了多姿多彩的校園人文環境。二中葉翠微校長認為教育,首先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其次是塑造孩子的人性,再次是提升孩子的德性,最后是培養孩子的個性。見到葉翠微校長,立刻讓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曾說的話:“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估一個學校,首先要評論她的校長。”我要向葉校長學習他的教育理念:他主張名校長成就名校,名師成就名校,名團成就名校。教育的境界——“玩”:“玩”一點真的——怎樣真正地用一個人性面對學生的學習發展,把時間還給學生,周六、周日不補課;“玩”一點好玩的——要讓學生騰出精力玩藝術,要讓學生成為優雅的人,讓孩子有人趣;“玩”一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東西——學校要成為卓越型的學習高中,“玩”的是學生的人格。要讓學生的生命力自然成長,優秀的校園文化要培植,要讓學生具有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杭州市高級中學,它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花園式綠化先進單位。學校地處市中心,交通便利。學校擁有適合現代化教育教學的多媒體教室、理科綜合數字化實驗室、電子閱覽室、校園網絡系統等,設有訓練設施完備的大型體育館、藏書20多萬冊的校圖書館、全省中學界唯一的示范天文臺和地礦標本室、擁有國寶級校長和教師——尚可校長和林嵐老師等,學校擁有“一苑一墻一井”(貢苑、浮雕墻、貢院古井),還有校史陳列館、貢院碑亭、叔同亭、魯迅亭等,在校史陳列館的院士墻上展示了47位院士的風采:馬敘倫、陳達、陳望道、陳建功、潘天壽、徐匡迪……浙江沒有一所中學,能像杭高這樣培養出這么多科技精英。杭高以集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為一身,融歷史與現代為一體的校園環境而成為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一處獨特亮麗、底蘊豐厚的人文學校。
看看這些名校,我該如何提升我校教育?這就需要不斷經過考察其他優秀校園文化建設、與卓越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不斷努力學習管理經驗,開闊辦學眼界,提高認識,明確辦學方向,確定學校總體發展目標。我一直堅信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出路決定前途。所以,在阿克蘇市高級中學,我們急于要做:
一、要打造優秀團隊——建立名團
優秀的教師團隊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一個教師團隊中,只有每位教師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并在團隊目標協調一致的基礎上團結合作,共同進取,才能降低內耗,激活團隊中的每一個人,發揮團隊的整體力量,才能更好地促進每個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產生1+1>2的團隊協同效應。
二、思考并制定學校五年規劃框架下的特色發展計劃
特色發展計劃以提煉和形成學校特色、學校文化為目標,通過對學校特色的分析,凝練學校的教育想法,以特色項目建設作為特色發展計劃的重點,并注重計劃的實施。
三、尋求并建立特色項目
課程建設方面,繼續以“標準校本化、專題課程、訓練系統”的建設為主要載體,通過聚焦課堂,以教師實踐知識增長為抓手。校本課程開發方面,繼續把形體課、心理課、美術課、體育選修課等作為重點校本課程,進行重點建設。德育方面,以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志愿服務為抓手,同時要拓展德育教育的內涵、功能和方式,繼續進行深化提升,逐步將學校特色由單一向綜合發展。
四、師德教育還要加強
改變教師思想誤區,只教書不育人,沒有把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看成自己的事業。教師只有認識自己的思想誤區,走出誤區,才能把教師職業看成自己的事業,哪怕千辛萬苦,再累也心甘,我們阿克蘇市高級中學的教育就大有希望。
五、提升教師精神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人的最大需求不是物質,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也就說教師更需要人生價值導向的引導。我認為要給老師搭建一個平臺,打造教學名師,讓阿克蘇市高級中學多出名師,讓有特殊貢獻或能力的教師向名師方向引導,發展成為教育專家。
六、注重校園文化氛圍的創建
阿克蘇市高級中學學校的校園文化氛圍還不濃厚,缺少特色。比如現在我校的班級文化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我校的校園文化怎樣發展呢?我希望加大校園文化建設,這樣,走進校園才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和書香氣息。
七、創新督導評估機制,完善特色管理標準制定,健康引領學校科學發展
使特色建設與提升質量成為學校科學發展的兩翼。在學校教科研方面要“做大、做強、做優、做精”,在部分學科上特色發展,在教學教研上,爭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勝人一籌”。
本次學習考察之行,帶給我的收獲是全方位的。我將把所感所想努力實踐。將堅定不移地走文化興校之路,推進特色文化學校創建,爭取在三年時間內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項目明顯、高中教育實力雄厚的特色學校。坦率地說,我將帶領校領導班子樹立正確的質量立校意識,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心理、知識、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自覺、自主、自愿地進行學習,體驗并享受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梁偉國.文化傳承與教育創新——“全國百年名校校長論壇”綜述[J].人民教育,2006(23)
[2]張邦浩.“歷史名校”與“文化傳承”[J].上海教育,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