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蓉
【摘 要】所有的寫作都離不開審題和立意,它們是寫好一篇好文章的敲門磚。正確的揣摩出題者的目的,抓住已知材料和題目要求,寫出有思想、有質量的好文章,是每個寫作者必須經過的重要步驟。
【關鍵詞】初中作文;審題;立意
大部分中學生都害怕做作文,會出現這種心理狀態,是因為不能正確的審題和立意,出現跑題、沒內容的現象,想抑制這種現象再次發生,就要加強訓練,掌握審題和立意的快捷解析方法和技巧,才能寫出有質量、有深度的好文章。
一、正確審題
審題即抓住命題者給的材料和題目,試圖了解命題者的意圖,推敲出文章的內涵要求。審題是寫作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最關鍵的第一步,正確審題并符合題目的要求,就能打開寫作思路。下面對審題的方法和技巧進一步說明:
1.分析已知材料,掌握寫作的方向
正確分析從題目中獲得的信息,確定寫作的題材和選擇的方向,圍繞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寫作,為正文的立意做好鋪墊。給思考一個的活躍平臺。
2.揣摩命題者目的,推敲文章的內涵
在理解審題意義的情況下,明確寫作的方向,做到真確的審題。在中學生的寫作中,部分學生只關注題目的表面意思,忽略了命題者對文章背景的要求,導致文章出現跑題、偏題的現象,對文章內涵的理解過于片面,顯得文章沒有高度。比如對命題作文有句子、短語、單字題文章、雙字體文章的形式作文,形式不同,審題形式也不同,單字作文是以任何一個字命題形式的作文,寫作單字題時應該注意題目的本身意義、比喻的意義、引導的意義。寫作時不要求三種意義全面表達,但是應該抓住其中一種正確寫作,如“家”。雙字題作文是以兩個字或者是一個詞語形式的作文,寫作雙字體作文的時候,可以補全題目的方法進行寫作,延伸題目其中隱藏的含義,給文章加一些新的思想,突出文章的主旨。比如“幸福”,可以改變成“我的幸福”、“大家的幸福”等,這樣給文章找到一個明顯的寫作對象。對于以復雜句子、短語形式表述的文章,要注意題目中出現的修飾部分和關鍵部分,比如“他的紅色襯衫”,關鍵部分是“襯衫”,修飾部分是“他、紅色”。這些例子說明審題要抓住題目本身的含義和延伸的含義,還要了解出題者的目的。
二、正確立意
立意是寫作者在寫文章是表現出來的情感和寫作的目的的整體表達,即凸顯文章主旨的方法。清人王夫之曾說:“意猶帥也。”他想表達的意思是文章的立意就像統領在軍隊中的位置一樣重要。沒有主旨就沒有靈魂,沒有鮮花的生命,立意決定了材料的選擇,凸顯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寫作手法,文章有深意的關鍵在于立意的選擇上,下面說明幾點對立意的觀點:
1.標新立異法
標新立異就是不同于尋常人的想法,有新意、有新奇的想法,對同一種事物的看法有不同的觀點,勇于創新、擅長想象的人,會有獨特見解和感受。例如以話題為作文“換位思考”的立意,可以立意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大事化小法
大事化小就是把意義廣泛的題目改變為小題目、小寫作,該大事件找到一個切入口,巧妙的入手,以小示大的方式凸出文章的深意和思想。大化小,在廣泛的題目中找到一個小的入口,以小角度反應大題材,通過對“小”的延伸寫作,展示“大”千變萬化,立意中以大化小,就是從一個大題目中找到不被世人輕易發現的“小”意義來作為主旨,圍繞這個主旨再進行延伸,表現“小”的精神。
3.小變大法
一些思想狹隘的作文題目,要使作文內容生動活躍、思想豐富,就要利用遐想、聯想等方式來增添文章的深度,以生活中小的事情表現大的思想,在平凡中做不平凡的事,是文章的精髓,以開拓、創新的方法來體現文章不一樣的寫作風格。例如以“愛”為話題,可以寫“家人的愛”、“民族的愛”、“世界的愛”等。
4.逆向思維法
逆向思維是新奇與創新的結合,向事物的反方向進行發展,不受到固定的思維方式約束,易于他人的思維方式。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為例,當有人丟進缸里的時候,一般人會想著把人從缸里求出來,而司馬光則是逆向思維方式,他把缸砸破,讓“水不能威脅人的生命”,這種方式也救了“缸里的人”。以此逆向思維是寫文章的好幫手。逆向思維和創新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對文章有主要作用,從反方向入手,使文章改頭換面,改變以往相似、沒有新意的寫作方法。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文章,寫作手法的運用非常重要,采用獨特的逆向思維方式寫作,給文章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擺脫模式化的寫作方式。
三、結語
審題和立意是成就好文章的重要環節,中學生只要掌握正確審題和立意的方法,就能擺脫偏題、跑題、沒有內涵等在寫作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多進行實踐和訓練,使文章生動有靈魂、思路清晰又流暢,同時蘊含深刻的哲理,最終達到熟能生巧、妙筆生花的地步,規范正確的完成文章的寫作,作文就會成功的拿到好的評價。
參考文獻:
[1]譚俊華.初中作文的審題與立意[J].考試周刊,2013(8):44.
[2]陳梅菊,陸桂平.淺談中學生作文的審題與立意[J].教學研究,2013(3):37-39.
[3]周龍和.淺析初中作文的審題與立意.考試周刊,2013(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