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進文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自主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展現學生的主體性,還可以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體會到自己學習欲望得到滿足的喜悅,同時,課堂效率也會隨之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繼而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自主合作;激發策略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吸收它的知識和智慧,啟迪心靈,增長自身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育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掌握基本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進行自我完善,從而促使語文課堂實現高效。
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倡導自主合作學習,調動主動學習意識
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換句話說,也就是教師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得到更大空間的發展,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是最容易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欲望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創設有價值的合作學習模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在教學中要借助現代教學手段,給學生創造自學機會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滿堂灌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抑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挫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認為在語文教學中科學地使用現代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現代教學手段的使用,使得一些教師成了鼠標“點擊手”,課堂的滿堂灌成了教師的滿堂翻,這樣的課堂根本發揮不了多媒體的輔助功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地借用現代教學手段,給學生創造自學的機會。
三、在教學中要實施三分鐘演講,將課堂交給學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可見,聽說讀寫四大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所以,教師將三分鐘演講活動引入課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并且,學生準備演講的過程也是學生自學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三分鐘演講活動,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真正發揮學生主人的地位。而對于演講的內容,可以由教師設定,也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不做限制,這樣可以讓我們的舞臺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
四、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讓學生明確方向
教學反思是一種分析教學技能的技術。它是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跳出以往的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評價方式、作業布置等等。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這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部分教師只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對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認識不夠。導致有些學生天天學習,將時間安排得非常緊湊,但是學習效率卻不高。原因何在?一些教師認為是學生智力問題,學生認為自己比較笨,卻很少有學生認為是自己缺乏反思,不明白自己的優缺點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樣的學習方法適合自己等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
反思一下這種寫作手法是不是適合自己,自己積累的素材是不是適合這類文章的寫作;自己以前寫作的優點在哪里,缺點又在哪里,寫得好的學生哪里可以借鑒等等。讓學生逐漸學會自我反思,當然,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隨之得到提高。
五、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激發自學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的探索整理的欲望。也就是說,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可以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營造的只是緊張的氛圍,尤其是初三學生,他們面臨著中考,課業的壓力使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學生每天的時間都用在無休止地完成各任課教師布置的作業,沒有激情,沒有生機,根本找不到學習的樂趣,更不用說自學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愿意主動地探索在語文的世界里,進而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
總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探究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語文課堂在實現高效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