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
【摘 要】音樂欣賞是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其目的是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體驗、鑒賞音樂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突出藝術學科特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養,所以欣賞教學在整個音樂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簡單闡述了如何做好高中音樂欣賞教學。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教學;規律;導入
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是要學生通過音樂鑒賞方法的學習,學生學會欣賞、學會鑒賞音樂而不是教會學生欣賞書本里的音樂。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音樂審美,提升個人藝術審美品位,為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擁有良好的音樂鑒賞素質打下基礎。音樂欣賞是以具體的音樂作品為對象,通過視聽的方式,以及借助閱讀有關料、分析樂譜等輔助手段,充分發揮藝術聯想來領略音樂真諦,感受音樂美感的一種審美活動。音樂教師通過展示音樂的氣魄魅力及個性風格來準確、深刻地傳遞音樂的智慧精華,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和諧發展。為了讓學生學會真正的欣賞藝術,有必要了解音樂欣賞的規律。
藝術欣賞的本質是對藝術的感覺和理解,音樂欣賞也是如此。但除了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而具有藝術的共性之外,音樂還有不同于其它藝術門類的強烈的自身特點,在感覺與理解它的時候,要充分了解這種特殊性,才能找到步人音樂殿堂的途徑,才有能力駕馭自己在音樂的海洋里漫游。
筆者認為,音樂欣賞教學無論采用怎樣的方式方法,都應該堅持以學生聆聽音樂為主的教學原則,因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而音樂欣賞又是音樂發展的高級階段。要上好高中音樂欣賞課,我們必須懂得如何導入音樂話題,如何引領學生進人音樂境界和氛圍,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為主動,使學生熱愛音樂、喜歡音樂。
一、尊重學生主體科學教學設計
有效教學的理念,關注學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關注的心理基礎則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體體現,尊重學生,是實行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前對學生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我們關注學生的具體體現,是我們進行科學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學準備的一個基本要素。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原有認知水平、學習興趣、參與積極性以及教學環境等進行分析,在此基礎進行教學設計,以求音樂欣賞教學中藝術審美活動的有效。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京劇大師梅蘭芳》這一課的教學,課前我先做了一份書面了解,內容包括:你主動欣賞過京劇嗎?喜歡欣賞京劇嗎?喜歡或者不喜歡的原因?對中國京劇了解多少?結果大部分的同學表示“不會主動去欣賞京劇”,理由有:聽不懂、“咿咿呀呀”太慢了、不喜歡女聲的唱腔、像捏著嗓子唱等等。當我們的學生面對那些“板眼”、“行當”、“南梆子”、“四平調”等理論知識內容時,他們的學習需求是什么?怎樣引導學生主動了解、欣賞我國的京劇、激發他們的欣賞興趣?“音樂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開發每一個人對音樂藝術力量與生具有的反應能力”。面對已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的高中生,我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間,想象空間、心理體驗空間、探索互動空間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和審美。對本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也作出了適當的調整。在保證教學目標的情況下,調整部分知識的引入順序,在唱段欣賞前以多種手段進行知識、情境、心理認知方面的鋪墊。如京劇歷史、人物故事、認識臉譜、了解“念白”“行當”知識等等。并引用欣賞一些含有中國京劇音樂元素的、經典好聽的歌曲唱段進行擴充拓展,如《說唱臉譜》、《我是一個中國人》、《前門情思大碗茶》等戲歌,由此可以拉近學生與中國京劇音樂的距離,活躍課堂氣氛,使京劇欣賞教學的內容更為豐富,學生的審美視野更為開闊。
二、學會導入音樂
導入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藝術。有人說,導入是一扇美麗的門。筆者覺得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尤其適合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中,如何導入,什么環境下導入,采取什么樣的導入方式都將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詩歌故事導入、情境畫面導入、生活話題導入、樂曲主旋律導入、相關藝術導入等,舉不勝舉。
在欣賞京劇《霸王別姬》時,姜淑英以歌曲《唱臉譜》導入,這首歌曲學生在初中已經學唱過,因此并不陌生,當她剛唱了個頭,學生便興趣盎然地加人進來了,唱到“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時,姜淑英又不失時機地把事先準備的各種臉譜一一與歌詞對上號,面對這些色彩豐富的視覺刺激,學生感到新鮮而又新奇。唱完后,便爭先恐后地猜測其他各臉譜,并急切地想知道,人聲是怎么發出的?是用什么樂器伴奏的?人物的行當、服飾是什么樣的?筆者認為,這樣的效果已經不言而喻了。
三、拋棄“滿堂灌”的教學思路,積極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變單向教學為雙向教學
興趣愛好是人的心理現象,是人認識與掌握某種現象、事物或參與某項活動具有積極情緒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興趣愛好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必須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本身是一種特殊工作,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雙邊活動,音樂教學更是重要。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良好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對所教音樂(音調、歌詞及產生背景等)十分熟悉。當學生聽到教師熟練優美的歌聲和講述傳奇的故事情節,再加上細致精心的講解,這必然會激發他們的興趣,學生們肯定興趣盎然。否則,學生就會對教師甚至對音樂課產生不良的情緒及看法。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與課本欣賞課題相關的各種資料(音像、圖片、與音樂相關的實物等),鼓勵學生錄下生活中各種美妙的聲音,配上解說,制作有關音樂專題的片斷,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來體驗音樂,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四、注重多媒體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師,筆者認為音樂欣賞教學應該是音樂教學和欣賞教學的完美統一。
1.多媒體能夠創設獨特的情景畫面
多媒體集“圖、文、聲、像”四位于一體,能夠給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更能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內在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多媒體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加深學生的記憶力
多媒體教學能夠有效地縮短教學時間,大大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一方面,多媒體教學通過課件演示,使授課方式變得方便、快捷,節省了教師的板書時間,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綜合應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進行教學,使一些在普通條件下難以實現和觀察到的抽象知識直觀而形象,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加深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因此,多媒體教學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五、結束語
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思路更新和模式探索,應該值得我們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重點注意。通過音樂欣賞教學思路的更新和教學模式的探索,能夠對音樂相關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和推動的作用,希望我們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大膽創新和探索,為音樂教育的改革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