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遺產”第一保護名單

年德國亞琛大教堂的外觀上色照片


波蘭克拉科夫歷史中心

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弗雷里安納島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是聯合國旗下專門機構之一,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它的總部設在法國巴黎豐特努瓦廣場,其宗旨是促進教育、科學及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以利于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維護世界和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聯合國教科文化組織內,建立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政府間委員會,即“世界遺產”委員會。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員組成,負責《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實施。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主要決定哪些遺產可以錄入《世界遺產名錄》,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2008年9月12日,厄瓜多爾首都基多的大廣場正在慶祝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30周年。1978年厄瓜多爾首都基多的大廣場是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這座城市在1534年由西班牙人一手打造

加拿大紐芬蘭省拉安斯歐克斯梅多國家歷史遺址,這里是多年前歐洲人在北美的第一處居住地

美國科羅拉多州梅薩維德懸崖宮殿,這是建于世紀的阿納薩齊印第安人居住地

美國懷俄明州黃石國家公園間歇泉盆地

非洲塞內加爾佛得角半島正南方的戈雷島,這里是歷史上著名的囚禁和販賣黑奴的基地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
時至今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已經超過1000項,但最初、最需要受到重視的是以下這12處。■(寧良凌編譯自美國《時代》)

埃塞俄比亞拉利貝拉巖石教堂

波蘭維利奇卡鹽礦內部景觀

加拿大西北地區漢尼國家公園保護區

埃塞俄比亞塞米恩山脈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