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著名探險家哥倫布于1492年起4次遠涉重洋以來,“尋寶”這一刺激冒險的活動一直吸引著許多探險家。探險家們通過蛛絲馬跡,發現不同尋常的線索,他們可能一無所獲;可能發現絕世寶藏;但也有可能發現驚天秘密!但無論發現什么,尋寶之旅從來都讓人無法抗拒!這次大家就跟著瓦力飛向大海,探尋神秘的“金銀島”吧!
1.洛豪德島的海盜遺產
在澳大利亞,有一個名為洛豪德的小島。相傳,在16世紀50至70年代,西班牙人沿著哥倫布的航跡遠征美洲,從印地安人手里掠奪了無數金銀珠寶,然后載滿船艙回國。然而,他們的行動被海盜們覺察了。海盜們搶奪了財寶,卻又無法全部帶走,于是將剩余部分埋藏在洛豪德島,并繪(huì)制了藏寶圖。
一個世紀之后,一個名叫菲波斯的人無意中發現了這幅藏寶圖,他懷著忐忑的心情登上荒島,四處勘察,終于在一叢美麗的珊瑚中發現了一個精致木箱,箱中盛滿金幣、銀幣和珍奇寶物。菲波斯狂喜萬分,他在島上待了3個月,瘋狂地尋覓(mì),最后找到了整整30噸金銀珠寶。
一時間舉世嘩然,緊接著又出現了許多真真假假的 “藏寶圖” ,引來不少人不惜血本地購買。結果呢,不少人或葬身海底,或暴死荒島,或苦苦尋覓。海盜的遺產成了一個充滿誘惑的謎團。
2.亞馬遜密林的黃金城
在很久以前,在南美以秘魯為中心,有一個強盛的印加帝國,在它的首都內,所有的宮殿和神殿都是用大量金銀裝飾而成,金碧輝煌,燦爛無比。
16世紀初,西班牙人推翻了印加帝國,掠奪了所有黃金寶石。西班牙統帥庇薩羅聽說,印加帝國的黃金全是從一個叫瑪諾阿的國家運來的,而且那里金銀財寶堆積如山,于是庇薩羅立即組織探險隊,開赴位于亞馬遜密林深處的黃金城。
然而,在這個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里,每前進一步都意味著恐懼和死亡,一支支探險隊或失望而歸,或下落不明。
隨后,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和德國人聽聞黃金城的消息后蜂擁而至,他們深入亞馬遜密林。在付出慘重代價后,終于在康迪那瑪爾加平原發現了黃金城和傳說中的黃金湖。
傳說中的黃金湖就是哥倫比亞的瓜達維達湖。相傳,當時王位繼承人全身被涂上金粉,如同黃金塑就,然后在湖中暢游,洗去金粉,他的臣民紛紛獻上黃金、翡翠,堆在他的腳旁……這種傳統儀式舉行過無數次 ,可見黃金湖的蘊(yùn)藏量對人們的誘惑了。
從 16世紀以來,對黃金湖的打撈一直沒有停止過。1545年一支由西班牙人組織的尋寶隊,在3個月時間內就從較淺的湖底撈起幾百件黃金用品。1911年,英國一家公司挖了一條地道,將湖水抽干了,但太陽很快地把厚厚的泥漿曬成干硬的泥板,當英國人再從英國運來鉆探設備時,湖中再度充滿湖水,這次代價巨昂的打撈歸于失敗。
1974年,哥倫比亞政府擔心湖中寶藏落入他人之手,出動軍隊來保護這個黃金湖,從此再也無人能夠接近這批寶藏。于是,神秘的黃金湖便成為一個無法揭開的謎底了。
3.金銀島上埋藏的秘密
蘇格蘭作家斯蒂文森的著名小說《金銀島》講述了一個精彩的探險故事,作者還在尾聲中,暗示仍有一大筆財寶隱藏在荒島的某一處。
《金銀島》是以太平洋上的可可島為背景寫的,該島位于距哥斯達黎加海岸 三百英里的海中,在17世紀曾是海盜的休息站。海盜們將掠奪的財寶藏在這里,據說島上至少埋有6處寶藏。其中,最吸引尋寶者的是秘魯利馬的寶藏。
1820年,利馬市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當秘魯民族英雄玻利瓦爾率領的革命軍進攻時,利馬的西班牙總督倉皇出逃,他將多年搜刮的財寶裝上一艘名為“親愛瑪麗”號的帆船上,準備逃走。不料,到了海上,船長見財起意,殺死了那位總督。為了安全起見,船長將財寶藏進了可可島上的一個神秘的洞穴內。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卻又一直沒有找到適當機會重返可可島取走寶藏,直至1844年,船長離開人世,留下了一張難辨真偽的藏寶圖。
這張圖混雜在后來流傳的形形色色的藏寶圖中,誘惑著眾多人前往可可島,試圖找到船長的藏寶。也許太神秘,也許太虛假,也許太隱蔽,這些傳說中的寶藏仍然不見天日,它依舊使人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