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暉 張其林



摘 要:在線上零售沖擊下,傳統零售商的電商化轉型勢在必行,結合了實體門店與在線商店的多渠道零售模式成為全球零售業發展的趨勢,如何提升品牌權益成為全新背景下零售商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本文實證探討了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多渠道零售模式下,感知服務質量仍然是消費者品牌態度的重要決定因素;傳統零售商通過提高線上服務質量重塑品牌的努力不會受到來自線下的干擾,也即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在提升品牌權益過程中不存在交互影響;線上線下零售店鋪環境要素的內涵存在很大差別,其中,氛圍因素、設計因素均為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重要前因變量,但是社會因素僅僅對于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產生影響,消費者更加崇尚標準化運營的線上店鋪。
關鍵詞:多渠道零售商;感知服務質量;品牌權益
中圖分類號:F71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5)04009709
一、引 言
網絡市場的繁榮為傳統零售商開拓了新的發展領域,《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3年我國網絡市場交易金額達到185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409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90%,同時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02億人,較2012年增加5 987萬人,增長率為2470%,滲透率從2012年的4290%提升至2013年的4890%,增長速度高出網民增長速度230個百分點。由于網絡購物對實體購物具有強大的替代作用,傳統零售企業的電商化轉型迫在眉睫。結合了實體門店與在線商店的多渠道零售模式成為全球零售業發展的趨勢,很好地實現了線上線下協同運作的多渠道零售商的銷售業績往往優于單純的網上零售商或傳統實體零售商,多渠道零售商線上線下存在強大的協同效應。目前,包括蘇寧、屈臣氏、漢光百貨和銀泰商城在內的不同業態的大型傳統零售企業均已開通了自己的線上商店。但是,大多數零售企業的多渠道策略并不成功,不僅沒能充分利用原有的品牌效應,反而產生了銷售掠奪與渠道沖突,如蘇寧網上商城的銷售貢獻占其總收入的比例還不足15%,嚴重的渠道沖突也使得蘇寧不得不將線上線下同價商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因此,如何提高多渠道零售商經營績效成為零售領域的前沿課題。事實上,多渠道零售的本質不在于開拓另一條并行的渠道,而在于如何充分發揮各自渠道的優勢實現渠道的整合從而將更多的消費者引領到多渠道零售商品牌之下。因此,提高消費者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感知是多渠道零售商績效優化的關鍵所在。零售商品牌權益是零售商品牌賦予零售商能被顧客感知的特殊價值,可以為零售商帶來多方面的利益。以往的研究表明,感知服務質量是零售商品牌權益的重要前因變量。但是鑒于線上線下零售環境以及消費者特性存在很大的不同,多渠道零售商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品牌權益的影響有何不同?作為在線下零售領域浸淫多年的傳統零售商,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高低對于其開展線上業務又有何影響?以往的研究并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但這對于多渠道零售商的渠道整合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不僅如此,線下店鋪的零售環境要素與線上店鋪有著根本不同,其對于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與線上店鋪又有何不同?探究這一問題對于在多渠道零售環境下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自身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但現有研究尚未觸及這一領域。本文試圖利用問卷調研獲得的數據,實證檢驗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作用,著重分析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在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影響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過程中的調節效應,進而對比線下零售環境要素與線上零售環境要素的不同,在此基礎上探究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前因變量,最后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影響
感知服務質量是消費者對于某一渠道整體服務質量的主觀評價。線下渠道感知服務質量主要是指消費者對于線下實體店環境氛圍、基礎設施和人員互動等的綜合評價,而線上渠道感知服務質量主要是指消費者對網頁設計、網站布局和個性化服務等的綜合評價。根據社會交換理論,如果一家零售店鋪能夠賦予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即消費者對該零售店鋪的感知服務質量較高,作為回報,消費者會將該零售店鋪作為自己購物的首選,對該零售店鋪給予更高的評價,并積極向其他人推薦該零售店鋪,從而使得該零售商獲得更高的品牌權益。以往的研究也證實了感知服務質量與品牌權益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如He 和 Li [1]利用中國臺灣移動通訊服務的數據驗證了消費者整體感知服務質量與品牌權益的正向影響關系,Kassim 和 Abdullah [2]利用馬來西亞和卡塔爾的消費者調研數據,驗證了在電子交易環境下,感知服務質量會通過顧客滿意和顧客信任對消費者的口碑推薦和停留意愿產生重要影響,從側面驗證了感知服務質量與品牌權益之間的正向影響關系。所以消費者感知到的高質量服務有助于培養消費者忠誠,從而吸引消費者選擇該品牌而不是競爭品牌。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2: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二)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調節效應
消費者在線下店鋪的購物經歷使得消費者形成了對該零售商的品牌態度,但是當該零售商向線上延伸時,線上店鋪為消費者提供了一次全新的接觸該零售商的機會,消費者會基于線上線下的購物體驗更新自己對該零售商的整體品牌態度。根據品牌認知理論,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存在“天花板效應”和“地板效應”。具體到傳統零售商向線上延伸形成多渠道零售商而言,當消費者對線下店鋪的感知服務質量較高時,如果線上店鋪能夠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消費者對該零售商的品牌態度會保持相對穩定,并不會因為線上服務的高質量而對零售商品牌給予更高的評價,這就是所謂的“天花板效應”;當消費者線下商店的感知服務質量較低時,如果線上店鋪的服務質量更差,消費者對該零售商的品牌態度也不會更差,這就是所謂的“地板效應”。Kim等[3]在探究品牌延伸時發現,品牌垂直延伸過程中也存在“天花板效應”和“地板效應”,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當品牌向下延伸時,地位導向型品牌(Prestige-Oriented Core Brands)比功能導向型品牌(Function-Oriented Core Brands)受到的傷害更大。傳統零售商向線上延伸,也可以看做是一種品牌延伸,參差不齊的線上感知服務質量使得傳統零售商的線上延伸也會存在Kim等[3]研究中的現象。因此,如果消費者對一家傳統零售商線下店鋪的感知服務質量較低,消費者對該零售商線上店鋪感知服務質量的預期也會較低,更容易對線上店鋪的感知服務質量產生滿意,從而有效提升該零售商整體的品牌權益。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3: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在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影響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過程中發揮負向調節作用,即當消費者的線下感知服務質量較低時,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影響作用更強。
(三)零售環境要素對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
無論是線上店鋪還是線下店鋪,零售環境要素均為感知服務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關于線下零售服務環境要素的類型,學術界普遍采用Baker[4]三因子劃分標準:氛圍因素、設計因素與社會因素,本文線下零售環境要素也采用了這一分類。關于線上零售環境要素的類型,本文拓展了Baker等[5]三因子分類,將其應用到線上零售環境,并結合互聯網交易的特征進行了相應調整。
氛圍因素往往被視為背景和外部刺激,傾向于在潛意識水平上影響消費者。線下零售環境中的氛圍因素主要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五個方面,具體到實體店鋪是指綜合使用背景顏色、背景音樂、店鋪氣味、商品展示和商品品嘗等營造出的總體感受;但是由于網絡交易的虛擬性,線上零售環境中的氛圍因素主要包括視覺與聽覺,具體到線上店鋪主要是指網站主題背景以及背景音樂的使用等。
設計因素是環境中可視的元素,指關于美學的一切因素,是消費者所能意識到在消費者面前存在的各種刺激,即視覺肉眼上可察覺到的環境設計部分[6]。線下零售環境中的設計因素主要包括建筑設計、通道設計、出入口設計、商店服務設施、商品陳列位置和場地分配等;線上零售環境中的設計因素主要是指網站設計的美觀程度、頁面布局和搜索路徑等。
社會因素是顧客與員工的人數、顧客類型及買賣雙方的行為。線下零售環境中的社會因素具體是指線下員工提供的服務以及與顧客的互動;由于線上店鋪主要是人機交互,所以線上零售環境的社會因素主要是指網絡店鋪為顧客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功能。
環境心理學理論認為,外部環境對于消費者評價體驗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典型的如Mehrabian 和 Russell[7]的SO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模型,被廣泛用來分析零售環境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特別是,零售環境會對消費者感知服務質量產生直接影響,Kotler[8]的研究表明,消費者對零售氛圍感知越好,感知的商品質量、感知的人員服務質量和感知的貨幣價格都有可能提高;Greenland 和 McGoldrick[9]的研究發現,消費者認為現代布局設計的銀行中服務人員比傳統布局設計的銀行中服務人員更容易接近,即消費者對店內設計因子的感知越好,感知的服務質量就越高;Ann 和 Koenraad[10]的研究指出,店鋪人員良好的服務、友好的互動等社會性因素也是消費者評價服務質量的重要指標。而近幾年關于在線交易的研究也證實線上零售環境對于消費者行為的影響,如Richard 等[11]指出網站的背景顏色、音樂等氛圍因素對于消費者的線上環境評估具有重要影響;Parasuraman 等[12]、Hausman 和 Siekpe[13]的研究證實高效美觀的網站設計對消費者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具有促進作用;不僅如此,一些網站下設的聊天室、幫助熱線、電子郵件服務、個性化感謝信和留言本等社會性因素也會對消費者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產生關鍵性影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4a:線下零售氛圍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4b:線下零售設計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4c:線下零售社會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5a:線上零售氛圍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5b:線上零售設計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H5c:線上零售社會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無論線上店鋪還是線下店鋪,零售環境中的社會因素都會對感知服務質量產生影響。但是,線上店鋪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功能難以匹敵線下店鋪的人員服務。目前線上店鋪致力于借助電子媒介實現高度的個性化、定制化從而改善零售環境中的社會性因素,如Leviscom已經開始嘗試建立虛擬試衣間,消費者只要將自己的身體尺寸輸入網站,網站會根據輸入數據自動生成相同尺寸的虛擬人體模型,消費者可通過觀看虛擬人體模型試衣效果決定是否購買該商品,提高自身的線上購物體驗。但是,仿真并不能完全替代實體店店員所帶來的互動作用,也無法實現消費者與店員之間直接實時的反饋。可見,社會因素在線下店鋪中的功能并不能完全復制到線上店鋪,換句話說,社會因素在線下店鋪中發揮的作用要遠遠強于線上店鋪。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6:線下零售社會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強度大于線上零售社會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
三、研究方法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收集
本文參照零售領域現有的操作方法,以開展多渠道零售模式的傳統零售商為研究范圍,以同時具備其線下店鋪和線上店鋪購買經驗的消費者為具體調研對象,從消費者那里獲得數據。筆者選擇蘇寧、國美和屈臣氏等國內知名的多渠道零售商,向其消費者發放問卷。正式調查在2014年3至4月間進行,共有521人填寫了問卷,刪除無效問卷241份,最終有效樣本量為280份,樣本有效率為53700%。樣本描述性統計特征如表1所示。
(二)問卷設計及變量測量
問卷設計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用來測度問卷填寫者的購物經歷,確保被訪者具備多渠道購物經歷,符合本研究需要;第二部分用來測度被訪者對于多渠道零售商的品牌權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線下零售環境中的氛圍因素、設計因素、社會因素以及線上零售環境中的氛圍因素、設計因素、社會因素的評價;第三部分用于了解問卷填寫者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年購物次數、常購物類型等。
為確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筆者盡量采用國際頂級期刊廣泛認可的量表,并通過翻譯、比較文化差異后形成中文調查問卷。具體而言,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筆者主要參照Yoo 和 Donthu[14]的相關研究;線下感知服務質量主要參照Oliver[15]、Brady 和 Cronin[16]的相關研究;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則參照了Oliver[15]、Brady 和 Cronin[16]、Parasuraman 等[12]的相關研究,并根據在線交易的特征做相應調整;線下零售環境要素參照了Baker 等[5]、Brady 和 Cronin[16]的相關研究;線上零售環境要素則在Baker[4]、Baker 等[5]、Brady 和 Cronin[16]的研究基礎上結合線上店鋪的特征做了相應調整。
以上各個測項在形成之后,對不太符合漢語表述習慣的個別問項在措辭上做了少許改動。各個測項均采用李克特7 級量表來衡量被訪者的態度,1 代表完全不同意、4 代表中立、7 代表完全同意。問卷編制完成后,筆者檢查并修訂了問卷中因翻譯可能引起的誤解。隨后,邀請了營銷領域的專家以及營銷專業的研究生對問卷進行審核,并按照他們的意見對問卷進行了相應調整。另外,筆者還邀請了一些具有多渠道購買經驗的消費者進行預測試,根據被測試人員的意見,修改了問卷中相關問題的條目,并最終形成用于正式調查和數據分析的量表,如表2所示。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信度檢驗
首先用SPSS200對量表進行信度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線下氛圍因素、線下設計因素、線下社會因素、線上氛圍因素、線上設計因素和線上社會因素的α系數都大于0700,因此量表具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
(二)效度檢驗
本文量表均取自于國際頂級期刊,同時根據幾輪專家審核與消費者訪談結果,對于問卷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一修正,因此,測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為了檢驗量表的區分效度,本文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感知服務質量和零售環境要素進行了因子分析。
1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因子分析
由于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構念是單維度的,因而本文僅僅進行了因子載荷分析,結果顯示5個題項負載在一個因子上,而且各個題項的因子載荷在0700以上,方差累計百分比達到74426%,因此,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測量是有效的。
2感知服務質量的因子分析
感知服務質量的測量結果經過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兩個因子,這兩個因子分別對應線下感知服務質量與線上感知服務質量,與本文對感知服務質量維度的劃分一致,如表4所示,對應測量題項的因子載荷都在0700以上,本因子分析過程是采用主成分因子和正交旋轉的技術。KMO系數為0877,χ2為1 168,Bartletts Test 的顯著性為 0000,累積方差解釋的百分比為75426%。因此,感知服務質量的測量是有效的。
3零售環境要素的因子分析
零售環境要素的測量結果經過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了6個因子,這6個因子分別對應線下氛圍因素、線下設計因素、線下社會因素、線上氛圍因素、線上設計因素和線上社會因素,與本文對零售環境要素維度的劃分一致,而且對應測量題項的因子載荷都在0500以上,如表5所示,本因子分析過程是采用主成分因子和正交旋轉的技術。KMO系數為0949,χ2為6 412,Bartletts Test 的顯著性為 0000,累積方差解釋的百分比為76082%。因此,零售環境要素的測量是有效的。
(三)回歸分析
1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影響
本文建立分層回歸模型,考察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如何單獨以及交互影響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本文首先將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納入回歸方程,然后加入交互項,通過模型的比較厘清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回歸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根據模型M1可以看出,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366,p<0001),假設H1得到驗證。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也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β=0397,p<0001),假設H2得到驗證。調節效應的回歸分析結果見模型M2,交互項的影響不顯著(β=-0053,p>0050),原因可能在于筆者選擇的零售商均為老牌的知名零售企業,消費者對于各個零售商線下店鋪的感知服務質量都比較高,取樣的缺陷導致調節效應不顯著,這為未來進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2零售環境要素對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
回歸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線下零售環境中的氛圍因素、設計因素和社會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影響重要程度依次為氛圍因素(β=0275,p<0010)、社會因素(β=0258,p<0001)和設計因素(β=0215,p<0010),假設H4a、H4b和H4c得到驗證。線上零售環境中的氛圍因素、設計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重要性依次為設計因素(β=0328,p<0001)、氛圍因素(β=0318,p<0001),社會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效應不顯著,假設H5a、H5b得到驗證,H5c沒有得到驗證。從上述結果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線下社會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高度顯著)遠遠強于線上社會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不顯著),不需要再做進一步的數據分析,假設H6得到驗證。線上零售環境中的社會因素對于線上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效應不顯著,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大部分零售網站的營銷仍然面向大眾群體,為顧客提供的個性化服務較少,消費者對于線上社會因素的評價普遍較低(Mean=4571,其余因子的均值都在4963以上),尚不能成為品牌權益的驅動因子。而且,在調研中也發現,由于大部分消費者仍然對于在線交易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出于保護隱私的目的,消費者往往會選擇標準化操作界面(特別是支付環節),對于個性化服務并不會給予太多關注。
五、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與討論
在本文中,筆者利用問卷調研獲得的一手數據,探究了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于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影響以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調節效應,同時還探討了線上線下零售環境要素內涵存在的差異及其對于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據此,得出以下研究結論:
第一,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一方面,本文進一步證實了傳統渠道研究中關于感知服務質量正向影響零售商品牌權益的結論[17-18];另一方面,本文結論也證實在網絡交易環境下,感知服務質量對品牌權益同樣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對于扭轉當下各大傳統零售商轉戰線上市場時高度重視廣告促銷、社群建設和價格大戰而忽略服務質量等戰略失誤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二,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在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影響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過程中的調節效應不顯著。該結論與以往的研究結論不一致[3-15],前文已經做了分析,在此不再贅述。但是需要強調的是,由于感知服務質量取決于消費者親身體驗后的主觀評價,與消費者對于該零售商的先驗知識聯系不大,故而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之間的交互影響不會太大,但是感知信任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費者對于該零售商的先驗知識,能夠實現線下店鋪向線上店鋪的轉移,這在訪談中得到證實,越是知名傳統零售商的線上店鋪越容易得到消費者的信任,因而線上線下感知信任之間的交互效應可能會更強烈,這可以作為未來的研究方向。
第三,線下零售環境中的三個因素對線下感知服務質量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是線上零售環境中只有氛圍因素、設計因素對線上感知服務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社會因素的影響效應并不顯著。該結論不僅驗證了傳統渠道研究中關于零售店鋪環境正向影響感知服務質量的結論,而且對于傳統零售商改善線上零售環境要素指明了方向,特別是對于當下過分強調個性化營銷敲響了警鐘。由于在線交易面臨較大的風險,消費者更傾向于在標準化界面操作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風險,個性化營銷很難得到消費者認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個性化定制網站的經營不利以及戴爾模式在中國的發展不暢等。因此,社會因素在線下環境能夠得到更為廣泛的關注,而在線上環境卻難以得到消費者認可。
(二)對策建議
根據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高度關注線上線下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消費者的品牌權益感知。線上線下服務質量均會促進多渠道零售商品牌權益的提升,應該根據消費者對于零售店鋪感知服務質量的評價指標[19]-[21],共同提升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除了零售店鋪環境要素,還要注重有效協調物流系統的高效運轉,降低商品的缺貨率,特別是對于線上渠道,確保物流配送的時效性與低損耗,提高購物的可靠性;發揮雙重渠道的規模經濟效應,不斷將“生產者剩余”轉化為“消費者剩余”,讓消費者分享零售商發展壯大的紅利,提高購物的經濟性;隨時接受客戶的線上業務辦理,隨時處理客戶的投訴,提高購物的響應性;采取措施降低消費者的線上感知風險,確保消費者在支付環節的安全性以及退換貨環節的便利性,提高購物的保證性。
第二,充分利用線下渠道積累的優勢,實現向線上渠道的轉移。線上線下感知服務質量的負向交互影響并不會太大,因此,多渠道零售商將線上渠道作為品牌營銷戰略高地的做法并不可取,應該充分發揮線下渠道的優勢,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發展,如充分發揮線下渠道在改善服務質量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特別是在商品采購、倉儲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具備的優勢,改善線上渠道的服務質量;充分發揮消費者對于線下渠道的高信任感知,實現線下渠道信任向線上渠道的轉移;充分利用線下渠道積累的品牌優勢,如采用原有的品牌、LOGO等,降低市場營銷的成本,提升整體的品牌權益。
第三,抓住不同渠道側重點,不斷完善線上線下零售環境。線上零售環境要素與線下零售環境要素存在很大不同,而且對于感知服務質量的影響也不一致,所以應該差異化提升線上線下零售環境要素。對于零售氛圍而言,線下店鋪應該確保基礎設施干凈、整潔,播放吸引顧客的音樂,調整適宜的溫度,以此創造良好的氛圍,而線上店鋪則適宜采用舒適的顏色,設計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網站來營造良好的氛圍;對于零售設計而言,線下店鋪應該確保基礎設施的布置井然有序,整體布局美觀大方,而線上店鋪則應該保證網站布局的美觀性、頁面設置的合理性、信息搜索的便利性;對于社會因素而言,線下店鋪應該加強服務人員的培訓與管理,確保員工服務能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需求,而線上店鋪則應該優化頁面操作的標準化流程,盡可能降低消費者的感知風險。
參考文獻:
[1] He, H, Li, YKey Service Drivers for High-Tech Service Brand Equ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Overall Service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0, 27(1-2): 77-99
[2] Kassim, N, Abdullah, NAThe Effect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Dimension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Trust, and Loyalty in E-Commerce Settings: A Cross Cultural Analysis[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2010, 22(3): 351-371
[3] Kim, CK,Anne,ML, Margo,JSConsumer Evaluation of Vertical Brand Extensions and Core Brand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1, 52(3): 211-222
[4] Baker, J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Marketing Services: The Consumer Perspective[A]Czepiel, JA, Congram, CA, Shanahan, JThe Services Challenge: Integrating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C]Chicago:IL, 198779-84
[5] Baker, J, Parasuraman, A, Grewal, D, Voss, GB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Store Environment Cues on Perceived Merchandise Value and Patronage Inten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2, 66(2): 120-141
[6] 汪旭暉零售店鋪環境對消費者惠顧行為的作用機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56-63
[7] Mehrabian, A, Russell, JAAn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M]MA: MIT Press, 1974216
[8] Kotler, PAtmospherics as a Marketing Tool[J]Journal of Retailing, 1973, 49(4): 48-64
[9] Greenland, SJ, McGoldrick,PJAtmospherics, Attitudes and Behavior: Modeling the Impact of Designed Space[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tail,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 1994, 4(1): 1-16
[10] Ann, P, Koenraad, VCDesigning a Retail Store Environment for the Mature Market: A Europe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Interior Design, 2010, 35(2): 21-36
[11] Richard, MO, Chebat, JC, Yang, ZY, Putrevu, SA Proposed Model of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 Assessing the Role of Gender[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0, 63(9-10): 926-934
[12]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A, Malhotra, AE-S-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Assessing Electronic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5, 7(3): 213-233
[13] Hausman, AV, Siekpe, JSThe Effect of Web Interface Features on Consumer Online Purchase Inten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9, 62(1): 5-13
[14] Yoo, B, Donthu, N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Multidimensional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Scal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1, 52(1): 1-14
[15] Oliver, RL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Consumer[M]New York: McGraw Hill, 1997121
[16] Brady, MK, Cronin, JJSome New Thoughts on Conceptualizing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A Hierarch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 65(3): 34-49
[17] 吳錦鋒商店形象維度對零售品牌權益影響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09,(7):65-73
[18] Hinson, R, Owusu-Frimpong, N, Dasah, JBrands and Service-Quality Perception[J]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2011, 29(3): 264-283
[19] 侯旻,吳小丁百貨店店鋪印象中的服務要素測量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0,(2): 13-20
[20] Kim, J, Jin, B, Swinney, JLThe Role of Etail Quality, E-Satisfaction and E-Trust in Online Loyalty Development Process[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09, 16(4): 239-247
Jin, B, Park, JY, Kim, JJoint Influence of Online Store Attributes and Offline Operations on Performance of Multichannel Retailer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0, 29(1): 85-96
[2] Lee, KC, Chung, N, Lee, S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Schema on Trust Transfer and Switching Costs in Brick-and-click Bookstore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1, 48(8): 364-370
[3] Toufaily, E, Souiden, N, Ladhari, RConsumer Trust toward Retail Websites: Comparison between Pure Click and Click-and-brick Retailers[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13, 20(6):538-548
[4] Bhatnagar, A, Syam, SSAllocating a Hybrid Retailers Assortment across Retail Stores: Bricks-And-Mortar Vs Onlin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 67(6):1293-1302
[5] Doong, HS, Wang, HC, Foxall, GRAn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s Webstore Shopping: A View of Click-and-mortar Compan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1, 31(3):210-216
[6] Oh, LB, Teo, HH, Sambamurthy, VThe Effects of Retail Channe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n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2, 30(5):368-381
[7] Pappu, R, Quester, PDo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Lead to Improved Brand Equity?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wo Categories of Retail Brands[J]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2006, 15(1): 4-14
[8] Kayaman, R, Arasli, HCustomer Based Brand Equity: Evidence from the Hotel Industry[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2007, 17(1): 92-109
[9] Jara, M, Cliquet, GRetail Brand Equity: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Journal of Retailing & Consumer Services, 2012, 19 (1): 140-149
[10] Chitcharoen, C, Kanthawongs, P, Wathanasuksiri, K, Kanthawongs, PA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hannel, Perceived Web Quality, Brand Awareness, Perceived Quality on After-Sales Service of the All-In-One Office Product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88(10):8-12
[15] Das, GLinkages of Retailer Awareness, Retailer Association, Retailer Perceived Quality and Retailer Loyalty with Purchase Intention: A Study of Indian Food Retail Brands[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14, 21(3):284-292
[18] Baker, J, Grewal, D, Parasuraman, AThe Influence of Store Environment on Quality Inferences and Store Image[J]Journal of the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4, 22(4): 328-339
[19] Wang, LC, Baker, J, Wagner, JAThe Role of Atmospherics in E-Tailing[J]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2, 13: 106-108
[21] Goi, MT, Kalidas, V, Zeeshan, MComparison of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Framework between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Retailer[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30(15):461-468
[30] Lee, GG, Lin, HFCustomer Perceptions of E-service Quality in Online Shopp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2005, 33(2): 161-176
[31] Yang, Z, Jun, MConsumer Perception of E-service Quality: From Internet Purchaser and Non-purchaser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 2002, 19(1): 19-41
[32] Wu, JF, Tian, ZLThe Impact of Selected Store Image Dimensions on Retailer Equity: Evidence from 10 Chinese Hypermarkets[J]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09, 16(6): 486-494
Abstract:Traditional retailers have been greatly shocked by the online retail industry, thus transiting to the e-business operation has been the essential trend for themThe multi-channel retail model that combines both physical stores and online stores is becoming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global retailing, and how to enhance brand equity becomes a key factor for retailers to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 completely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empirically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 quality on brand equity of brick-and-click retail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remains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brand attitude in the multi-channel retail modelEfforts of traditional retailers to rebrand by improving online service quality will not be subject to interference from the offline, in other words, interaction effect of online and offline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does no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enhancing brand equityBig differences exist 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notation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storesAmbient factor and design factor are the important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regardless of online or offline store, but the effect of social factors is significant for offline store only, and consumer favors standardized operating online store
Key Words: brick-and-click retail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brand equity; moderation
(責任編輯:巴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