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秀
很多事情都是后來才懂的,發生時卻從沒發覺自己的幼稚。(一陽評:起筆之句,有著濃濃的哲思,先聲奪人。)
那件事發生在幾年前,可每一個細節,至今仍歷歷在目。
那一次,因犯了錯,我心里煩得很,聽了同學的慫恿,毫不猶豫地逃了學,和同學一路玩耍,還無情地對媽媽撒了謊。
當媽媽得知真相后,眼睛里爬滿了失望之色(一陽評:“爬”字非常傳神到位。),隨之而來的則是媽媽對我那百年不變的嚴厲姿態(一陽評:“百年不變”一詞非常夸張,形象地描繪出了媽媽的嚴厲。)。她毫不留情地說:“叫你不聽話,叫你總是玩耍,我看你長大以后怎么活……”(一陽評:媽媽的話語看似平常,如同每一位媽媽對孩子的鞭策之語,實際上卻暗中為后文媽媽對自己行為的解釋埋下了伏筆。)興許是長久以來的積怨與煩躁終于被炸開了一個出口(一陽評:“炸”字彰顯了力度,用字傳神。),我號啕大哭,朝著媽媽怒吼道:“我恨你!你是我見過的最狠毒、最無情的母親。”
午后,秋風颯颯,陽光被撒成碎片,像碎花裙一樣美。毫不吝嗇的陽光,讓一切都充滿了暖意,可我卻偏偏覺得滿身寒冷,時間也仿佛如凝固住了一般。(一陽評:加入一段景物描寫,以美景襯哀,凸顯心情之破碎、人物之受傷。)
晚上,我翻來滾去,難以入眠。忽然聽到一陣緊張的腳步聲走近,我趕緊側頭裝睡。瞇縫著眼看去,隱約中,看到媽媽拿著自己的枕頭和被子來到了我的房間。她坐在床邊,用手輕撫我的臉。我發現,媽媽的手不像以前那般滋潤、光滑了——老繭布滿了媽媽的手。(一陽評:繼續點染媽媽的形象,老繭表明了媽媽生活之艱辛與勞累,撫摸則表明媽媽的內心并不如表面那般嚴厲。)看到我生氣后把枕頭丟到地上弄臟了,媽媽便把自己的枕頭輕輕塞在了我的腦袋下,而自己卻把頭枕在了那堅硬的木板床上。枕頭大概是白天曬過太陽,有著淡淡的清香,很好聞,很舒服。(一陽評:枕頭的清香同樣為后文埋下了伏筆。)媽媽用手貼著我的臉,嘴里輕輕呢喃著:“不要怪媽媽,你不懂得沒讀過書的難和苦,可能你長大以后才會明白媽媽做的一切。媽媽只是想要你以后過得好好的,即便要媽媽多辛苦都可以。”(一陽評:回應前文媽媽責罵“我”的話語,揭示媽媽為何說“我看你長大以后怎么活”,也表現出了媽媽對孩子的愛。)
媽媽睡著了,我卻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淚水劃過我的臉頰,我不去管它,任它肆意流淌。我后悔自己對媽媽說了那樣的話,后悔莫及。媽媽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善良、樸實、和藹可親是她的特色,而對于兒女,嚴厲、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是她不變的標簽。(一陽評:再次書寫我對媽媽的印象,使媽媽的形象愈加豐富。)到此刻我才發現,媽媽給予我的,不僅僅是嚴厲,更多的是溫暖。
忘記哭了多久,黑暗中,我不停地想:媽媽,以后我不會這樣了,我會做個乖乖女,做個專屬于您和爸爸的“乖乖牌”女兒。(一陽評:“‘乖乖牌女兒”這樣的說法非常新穎、有味。)
早上起來,看到枕頭被我枕得微扁、下凹,還沾染著我的淚痕,而媽媽早已離去,床那一半,空空蕩蕩。我難過得又想要流淚,但聞著那枕頭散發出的清淡香氣,我又不由得淺笑了起來。(一陽評:回應上文提到的清香,寫出我心情的前后變化。)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中這樣說過:“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枕著這個溫柔的枕頭,我們得以安然入眠。”而我卻覺得,于我而言,母愛更是一個溫柔的枕頭,有了它,我的心才會變得安定。(一陽評:引用名著話語,加深文章深度。而現實中的枕頭與名言中的枕頭聯系到一起,相互射映,揭示了標題的出處,也讓“枕頭”的意象深入人心。)
媽媽,這是您給我的感動,我無以回報,唯有牢記心頭,在精神上默默地感激您。如果您沒發現,您可別傷心,等我長大了再來報答您吧;如果您發現了,那我想,您一定聽到了我的心里話——我永遠愛您!(一陽評:結尾同樣不凡,從自己的小心思出發,巧妙引到對媽媽的愛上,新鮮、風趣,也自然、感人。)
點評:
文章非常質樸,在寫法上、在對人物形象的描繪上都非常到位。通過對媽媽對“我”怒斥的語言描寫、輕輕撫摸“我”的動作描寫和“我”對媽媽的印象的心理描寫,媽媽表面嚴厲、內心關愛孩子、不懂表達情感的形象躍然紙上。而“枕頭”這一物象的巧妙關聯,讓母親對我的關愛顯露無疑,讓母親的形象變得溫馨、暖人,也讓母親對“我”的愛和“我”對母愛的回應顯得不孤立、不生硬,非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