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導入】
科學技術是人類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開了一個個自然之謎,把古人美好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我們九天攬月,五洋獵奇,追逐星光,敲擊原子……以地球人的身份向天外文明傳遞信息。
放眼世界,科學技術在給我們帶來優裕的生活享受的同時,也可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禍患。可見,科技正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正處于青少年階段的我們,每天都會對身邊發生的一切產生好奇。同學們若是能把這些內容寫下來,就能從中窺探科學的奧秘。
【寫作指導】
同學們要想寫好這類文章,就必須對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這可以從書本中學,也可以從生活中觀察。通常情況下,這類文章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科學小品,一種是科學探究故事。科學小品是用通俗淺顯的語言介紹相關科學知識,使其在廣大群眾中得以普及,因此一定要做到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如《看云識天氣》《奇妙的海市蜃樓》等。科學探究故事主要是講自己對某種現象的探究經歷,在敘事中向讀者說明一個科學道理。如《我發現了螞蟻搬家的秘密》《原來螢火蟲是這樣發光的》等。
在寫作過程中,同學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一定的科學性
你的故事一定要與科學有關,要強調你對事物的科學認識。例如,你捉到一只蜜蜂,對它怎么采蜜感到很好奇,就進一步觀察了解,最終解開了蜜蜂采蜜的秘密。把這段經歷寫下來,就是一個科學探究故事。如果你寫自己捉到蜜蜂,非常興奮,這樣的故事便與科學沒有任何關系了。
二、有一定的故事性
既然是故事,就要有過程和情節,不能像科學小品那樣單純地講解科學知識。你要寫的故事就是你探究的過程,要寫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三、有一定的探究性
這是要求同學們要寫出你個人或你與其他同學的探究過程,表明你們是主動關注科學的,與贊美自然、課外活動等主題沒有關系。
【佳作欣賞】
生活處處有科學
□李 洋
“耶!我贏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因為我在火柴棒前行競賽中贏了姐姐。
那天,我在科學雜志上看到肥皂水可以讓火柴棒前行。我半信半疑地開始做起了實驗。我先把一根火柴切成兩半,放入水中,再滴了幾滴肥皂水進去。就在這時,奇跡發生了:火柴竟然自動前行了。我既高興又驚訝:高興的是我的實驗成功了;驚訝的是為什么肥皂水能使火柴棒前行呢?
我帶著這個問題去問媽媽,媽媽說:“因為水的表面有張力,而肥皂水的張力比普通水的張力更大,自然就會讓火柴棒前行了。”我恍然大悟,突然冒出了一個奇特的想法。我回轉身對著媽媽說:“不如讓我和姐姐來舉行一個火柴棒競賽吧,三局兩勝,媽媽當裁判!”
“什么,火柴棒前行,沒動力,它自己能‘走嗎?”姐姐聽了我的話,驚訝地看著我說。
“不用那么驚訝,其實就是在一個水盆里,兩根火柴棒各加不同的配方,誰最快到達終點,誰就是勝利者。”我以“內行者”的口吻說。“好,那就開始吧!”姐姐應戰了。
第一場比賽開始了。我在火柴棒的后面滴了幾滴肥皂水,火柴棒就像箭一樣向前躥去。姐姐則在火柴棒的前面和邊上滴了幾滴油,結果火柴棒像發暈似的,總是在原地打轉。我的火柴棒已到達終點,她的火柴還在那兒轉,我笑得捂著肚子,站都站不起來。
第一場比賽結束后,媽媽在旁邊提醒我們:“為什么你姐姐的火柴會打轉呢?”我和姐姐一時愣住了。是啊,為什么會這樣呢?“是不是我把油滴在了前面和邊上的方法是錯的?”姐姐頓悟道。“嗯,有道理。那油產生的張力在火柴的前邊和旁邊,它自然就打轉了!”媽媽肯定地說,“行,那你們再比一次。”
第二場比賽開始了。姐姐吸取了教訓,在火柴的后邊加了大量的肥皂水,我由于量比她小,結果敗下陣來。
第三場是我們的決戰,為此我提議各自研究自己的配方,十分鐘后再比。當我正為配方苦思冥想時,媽媽走過來說:“圓珠筆的油性可能比肥皂水好很多。”“真的嗎?”我半信半疑,決定試一試。我找來一支圓珠筆,將筆芯擰開,滴了幾滴油,然后將火柴棒放入水中,“嗖”,火柴棒直往前沖,我差點笑出了聲。為了讓我的撒手锏盡顯威風,我咋咋呼呼地喊道:“姐姐,準備好沒有?要開始了!”
“開始就開始,誰怕你呀?”姐姐一邊說著,一邊拿著一瓶肥皂水,里面似乎還還夾雜著什么東西,而我則拿了一支圓珠筆。比賽就要開始了,姐姐在她的火柴棒后面滴了幾滴肥皂水,我則在水面上滴了幾滴油,“嗖”的一聲,我的火柴像魚雷一樣向終點飛去,超過姐姐一大截距離!
這次比賽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還讓我明白了:只要用心體會,生活處處有科學。
【指導教師:王傳平】
點評
這是一篇典型的科學探究故事。文章運用倒敘的敘述方式,將“我”和姐姐用火柴棒競賽的科學實驗的過程敘述得淋漓盡致,文末點明主題:只要用心體會,生活處處有科學。全文結構條理,語言清晰,讀后引人深思。
【素材積累】
1.科學最偉大的進步是由嶄新的大膽的想象力所帶來的。
——[美國]杜 威
2.科學知識的積累是科學發展的必要前提,至于最后由誰來總其大成,也許帶有偶然的、幸運的色彩。
——談家楨
3.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德國]馬克思
4.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美國]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