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尹
最近,遼寧營口大石橋市慈善總會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的號召,在全市開展了“一張紙獻愛心”慈善救助活動。由此,我想起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這句格言。誠然,一張廢紙確實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人人都參與這項活動,就可以變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龐大的社會公益工程。就可以變廢為寶,積廢為財,對慈善事業發展給予極大的支持。就全國而言,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張A4紙,那就是13.6億多張,每張A4紙重5.7克,每天就可以節約7752噸紙。另據相關資料介紹,回收一噸廢紙可以拯救20棵參天大樹。如果我國的廢紙回收率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全國每年就可避免1400萬噸廢舊紙張的浪費,就可節約人民幣100多億元。大石橋市有73萬人口,如果每人每年都能撿拾積攢一公斤廢紙,就是73萬公斤,如果每公斤廢紙賣4角錢,就可以獲得29.2萬元的收入。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如果用我們的愛心,把捐贈廢舊紙張所換來的錢都用于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就會是一項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的了不起的慈善壯舉。
回收一張廢紙雖說是一件輕而易舉,簡潔便行,在舉手投足間就可以做到的事,但愛心不分多少,善行不分先后。薄薄的一片紙,滿載的是濃濃的愛心,捐獻的是一片真情。如果人人都能從點滴做起,自覺自愿的堅持每天捐獻一分錢,一張廢紙,就會產生“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的效果。
另外,這項活動的開展,還可促進慈善行為平民化、平凡化、生活化、日常化。打破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存在的“慈善就是富人的事”的理念。它告訴我們,“慈善絕不是富人的專利”“平民也可當慈善家”。“慈善家”不是一個昂貴的名詞,也絕不是只有比爾·蓋茨、陳光標才能做。“善心無大小,行動最重要”。只要是心存善念,人人都可以做慈善,隨時都可以奉獻愛心。有錢的人可以做,沒有錢的人也可以做,每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幫助他人。只要充滿了愛心,人人都可以幫助人人,人人都能得到人人的幫助。
說到這里,我記起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古時候有一位漂亮的貴妃,年輕時窮困潦倒,在她走投無路的時候,來到一家香火十分旺盛、遠近聞名的寺院,來到佛像前倒頭便拜,并十分虔誠地捐出了她身上僅有的一枚銅錢。她的這一善舉,感動了寺院的方丈,并親自為她敲鐘、誦經、祈禱。后來,她的命運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她憑借自己的天生麗質,被選入宮中,做了貴妃。可以說是平步青云,一步登天。這時,她為了還愿,又來到這家寺院參拜,并捐贈了2萬兩白銀。可這次只是一個當值的小和尚為她敲鐘、誦經、祈禱。她十分不解,就問方丈,這是為什么?方丈回答說:“你當年來本寺進香,雖說只捐了一枚銅錢,但那卻是你的全部,而你現在雖然捐了2萬兩白銀,但對你現在來講,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這位貴妃聽罷悻悻離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十分深刻的道理:“慈善是架天平,只表明人格的重量”。“愛心無價,是不能買賣的”。慈善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捐贈者和被捐贈者之間無須討價還價,捐贈者也不應該有企求回報的想法。
哲人陸鏡生先生說過:“做人的教育首先要教人明辨善惡,教人除惡修善,不以小惡而為之,不以小善而不為”。這與晉·陳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異曲同工,宋·董晞驁隅子·道德篇云:“小善漸而大德生,小惡滋而大懟作”。古人還說:“取小所以就大,積一所以成億”。所以,每捐獻一張廢紙的過程,就是積德行善,“小善漸而大德生”的過程。因此,做善事,貴在日積月累。一張廢紙在常人看來,微不足道,把一張張廢紙積攢起來,捐贈出去,也是十分平凡的小事,無需用多長的時間,投入多大的精力,只要想做、愿做、樂做,全都可以做到。但,也正是因為它不起眼,微不足道,往往不被人們重視,被人們看不起,不屑一顧,卻又變得不那么容易做到。本來這件人們在舉手投足、茶余飯后、說說笑笑之中就能辦成的事,卻很難形成氛圍,達到理想的效果。這就應了那句話,“把簡單的事情千百次地做對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小事事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做好一件事很簡單,但是重復做好一件事很難”。這沒有什么別的原因,關鍵是在心上,在你有沒有這份愛心,有沒有責任心,精不精心。往往事情就是這樣,看上去很平凡的簡單的事,果真要把它做好了,實在是不平凡、不簡單。因為它需要人們愛心常在,持之以恒、鍥而不舍,需要人們不好高騖遠,只想做那些大善事,而不愿做、不想做這“一張紙”的小善。
我們要懂得這樣的道理,一張紙奉獻的是一份愛心,點燃的是希望之燈,放射出的卻是溫暖人心的慈善陽光。三毛說的好:“一點善心,一點善行,對人生的影響可能會超出你的想象”。我們不要輕看了你捐贈的一張紙,更不能小瞧你的這個“不起眼”的善舉。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堅持這么做,就會產生愛心灑滿慈善之城,陽光溫暖愛心之都的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郭明義愛心團隊”的回信中,明確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就讓我們把“一張紙獻愛心”活動,作為響應習總書記號召的實際行動,不要左顧右盼,不要前思后想,立即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捐獻每一張廢舊紙張做起,為慈善事業的發展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本文作者系大石橋市慈善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