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英
彈指一揮間教師節伴隨女兒已經九個年頭了。從女兒一歲四個月入學,到后來輾轉幾所幼兒園,現如今已經是培新小學一名五年級學生。
四年培新學習生活,女兒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培新這所書香校園的浸潤,離不開培新老師培華育蕾,人文同新的雕琢。
小學第一年開學不久,女兒放學回家故作高深地問道: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我一時語塞:對!我想要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我經常捫心自問。
思緒正在神游中,女兒見我不語,急切地張著小嘴巴嘰喳不停:“聰明,成績第一,快樂,健康,品德好,你選哪一個?”
心里頓時很想說:我全都想要,可以嗎?寶貝。
女兒似乎看透了我的心,狡黠地看著我,小嘴一嘟囔:“你不要太貪心哦,我們校長今天講了快樂和健康才是我們小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我們在培新起航,會成為新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中華少年……”
我的心震顫了,剛剛離開幼兒園的女兒,竟然牢牢記住了校長的教學理念,侃侃而談。成才和成功是大人的功利,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比快樂和健康更重要了。這樣的學校,博學的校長,我對培新滿滿都是信任。
每天孩子口里朗誦著弟子規,無比開心地從校門口緩緩走出來;早上無需我們叫醒,她已經獨自起床、洗漱,背起書包開心地跟我們說:“爸爸、媽媽,我上學去了。”
不管是誰問她:上學開心嗎?她都會笑逐顏開地介紹:我們喜歡上學校,我喜歡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們學校是最棒的。有時候久不見孩子放學回家,便直奔教室,見李老師一邊指揮一群孩子們如何打掃衛生,一邊給留下了沒有聽懂的孩子反復講解。額頭密密的汗珠,沙啞的嗓音久久地留在我心頭。每次牽著女兒的小手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都忍不住地跟她嘮叨:“看老師多么辛苦,一個班那么多孩子,每一個都要顧及到,老師累的擦汗、伸腰、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你一定要認真聽講,上課不說閑話,回答問題要舉手,管好自己,不給老師再添負擔,報答老師。”
沒有不淘氣的孩子,女兒雖然上課不說閑話,下課不打鬧,卻一直做不到認真聽講,小動作很多,時常還會發呆。這一點讓上課老師既頭痛又憂心,想過很多獎懲鼓勵的辦法,跟我們有過不同形式的溝通……幾年過去了,女兒至今記得她的第一任班主任李老師經常摸著她的頭跟她說:“佳佳這么喜歡看書,真是一個很棒的小孩。”
這一刻我總算明白,女兒為何閱讀起來如癡如醉,不看電視不玩電腦,更不會吵鬧要我們陪伴。我們上班的時間段,她基本上一個人在家一呆就是一整天,抱著書,渾然忘我。
新學期,女兒又升一級,回家卻傷心的大哭:李老師要去教新入校的小朋友了,不教我們了。李老師心臟不好,你能給她買些“丹參滴丸”嗎?
每年的教師節,女兒都會把親手做的感恩卡片,悄悄放在李老師所教班級的講桌上,也只有這一天,她才能盡情表達她對老師的念念不忘。老師的愛,無私中透露著平凡,卻又潛流著一些偉大,它像一股暖流,滲入孩子們的心田,默默澆灌。
女兒成績一直中等,她很滿意她的中等生校園生活,學校的各種文體、科學、藝術節,她都積極參與,投入競技。在培新這所培德育智的書香校園里,她更像一尾自在暢游歡喜的魚。她努力,認真,只因為她喜歡她的第二任班主任曹老師的笑容,曾經她是那樣滿眼流光溢彩地拿著97分的數學成績對我說:今天曹老師笑得很開心,還給我發了糖果,我們曹老師的笑容像三月的春風,五月的鮮花,融化了想要調皮搗蛋的我。
轉眼女兒就升入四年級,當得知他們溫柔可親的曹老師,不再教他們班了,頓時全班同學都傻了,瞬間同學們的眼眶就紅了起來,很多人失聲痛哭,講臺上告別的曹老師淚光閃閃。在女兒的一篇作文《寫給曹老師的一封信》中,女兒講了曹老師如何經常鼓勵她,講一次運動會上,她在跑步中突然摔倒,曹老師擔心關切的眼神,那些細微的事情,老師輕輕的,柔柔的愛,像茉莉般,散發著迷人的芬芳,永遠存留在她心頭。這年教師節女兒從她制作的感恩卡片中選了一張最漂亮的送給曹老師。
我們的老師沒有最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沒有雷鳴般的掌聲,一只只粉筆,就是他們耕耘的犁頭,三尺講臺,就是他們奉獻的戰場。他們的幸福是孩子洋溢著快樂的笑臉叫一聲“老師”,是家長們滿意的支持和配合。
在培新書香校園的熏陶下,女兒儼然一名資深書蟲,每天走到哪里手上都捧著書,班級圖書角、學校讀書廊、圖書館,都有她或蹲或站的身影。因為醉心閱讀,她對自己身邊的事情漠不關心,她的第三任班主任張老師因此而費盡心力地引導她,關注她的心靈成長,培養她與同學之間的交往能力,拓展她的思考能力。一開始女兒從心理上無法接受老師的嚴格要求,回家悶悶不樂,甚至產生抵觸,想扔掉語文書,希望校長能夠取消語文課,讓她盡情閱讀就好了,喜歡閱讀的孩子怎么可能學不好語文呢?看著夜郎自大的她既可笑又可氣。通過她所看過的故事書里的故事,教給她逆向思維,告訴她還有一種愛——就是嚴厲。因為老師愛你們,對你們給予很高的期望,你們也算是大孩子了,嚴格要求,良好的行為規范,才能鍛造你稚嫩的翅膀,為你們將來翱翔天際積蓄力量。噴泉的高度離不開它的源頭。好學校、好老師。這個“好”有時候是溫柔,有時候是嚴厲,你要學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為什么管?為誰管?你的成長責任在父母,在自己,老師舍己為你們,是因為中國幾千年的師德文化傳承,也是老師由衷地喜愛你們。感謝老師,用優異的成績,用你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的進步來告訴老師。“老師,我能行”,那才是老師最欣慰的。
女兒的語文成績從突降的68分到76分,從84分再到90分,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張老師的默默付出,諄諄教誨,嚴格要求。女兒回家后開始一天比一天開心,開始給我攬活了,拍著我的肩樂滋滋地說,“媽媽,我們張老師太辛苦,你幫幫忙……”“今天,我們張老師笑了,她笑起來很好看。”“我們張老師其實是暖水瓶型的老師,外冷內熱,為我們操碎了心,今天竟然有幾個男生惹她勃然大怒,他們這幾個簡直是欺師滅祖,氣死我們女生了。”
中國歷來就是一個尊師重教的國度,爸爸媽媽一直教導我們“勿忘師恩”,今天我傳承父母尊師重教的言行,教會女兒,永遠愛你的老師,感謝你的老師,不忘老師曾經在你們心靈上留下的感動。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我們誨人不倦、無私奉獻、辛勤播種的老師,祝你們教師節快樂!
(本文作者系安康市漢濱區培新小學陳司佳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