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 (襄陽 441002) 徐長成 譚成頂 李存靖 張 瑜
湖北鼎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襄陽 441003) 龔欣榮
頂輪是某特種裝備的一個關鍵部件,是利用鋼絲繩來實現重物起升的一種裝置,其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拉力在T=2 000~10 000N之間變化。
頂輪軸作為頂輪的主軸,承載著頂輪對其施加的載荷,其穩定性直接關系到頂輪的安全性,因此對其強度校核十分必要,同時對其φ8mm內孔尺寸進行優化,減輕其質量,實現裝備的輕量化。頂輪軸模型如圖2所示。

圖1 頂輪

圖2 頂輪軸
考慮到網格的質量,幾何建模過程中,對一些工藝尺寸如倒角、圓角進行了忽略。考慮幾何對稱性,取1/2幾何模型進行分析(見圖3)。

圖3 頂輪軸1/2幾何
頂輪軸材料為45鋼,其彈性模量為209GPa,泊松比為0.269,屈服強度為355MPa。
為便于邊界條件及載荷的施加,對原幾何模型進行了分塊處理,幾何接觸面均采用bonded形式,此接觸方式對原結構力的傳遞沒有造成影響。
網格采用純六面體劃分,網格平均質量0.89,最小值0.75,最大值0.99(見圖4)。

圖4 頂輪軸1/2網格模型
如圖5a、圖5b、圖5c所示,頂輪軸兩側與支撐架接觸處采用固定支撐,頂輪對頂輪軸的壓力采用一面力表示,取最大值F=10 000N,對稱面采用無摩擦約束。

圖5 頂輪軸載荷及邊界條件
根據材料力學,對于45#鋼,采取第四強度理論校核,等效應力von Mises應力公式

圖6 φ8mm內孔頂輪軸的等效應力

對于φ8 m m內孔,其最大值為σSVmax=184.17MPa(見圖6)。
取安全系數n=1.5,即最大等效應力應≤355/n=236.67MPa,由此判斷φ8mm頂輪軸的強度滿足設計要求,但該值明顯大于184.17MPa,頂輪軸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以減輕其質量。
利用ANSYS Workbench實驗設計中Response Surface模塊可對頂輪軸內孔進行探測優化,使其質量最小(密度不變,以下用體積表示),具體參數如下。
輸入變量:內孔直徑(D a t a1),初始值Data1=8mm。
輸出變量:最大等效應力(Equivalent Stress Maximum),體積(Geometry Volume),初始值分別為184.17MPa,24 614mm3。

圖7 Response曲線
由圖7可知,最大等效應力236.67MPa對應Data1≈16.3mm。
取Data1=16mm,其對應等效應力最大值為235.18MPa,體積為19 336mm3(見圖8)。

圖8 φ16mm內孔頂輪軸的等效應力
經實踐驗證,該頂輪裝置采用優化后的結構在應用中運轉良好,并未出現大變形或裂紋。經過優化后,頂輪軸體積縮小21.44%,有效地減輕了零件質量。等效應力最大值均出現在支撐架與頂輪軸接觸內邊緣,有進一步更改結構、優化的可能。
[1] 孫訓方,方孝淑,關來泰. 材料力學(Ⅰ)[M].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孫訓方,方孝淑,關來泰. 材料力學(Ⅱ)[M]. 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浦廣益. ANSYS Workbench 12基礎教程與實例詳解.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
專家點評

ANSYS軟件常用來分析零件受力情況,該文對網格劃分、載荷情況、幾何模型、材料模型及優化設計等關鍵環節都做了較清晰的描述,對讀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