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網絡環境下日語對漢語流行語的影響,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技項目課題。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網絡社會的今天大量的日式漢語詞匯在網絡傳播,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漢語的流行語。曾經是日本漫畫、動漫作品或者電視劇、年輕人用語中的一些日語流行元素通過網絡傳播的途徑影響著漢語的流行語言。本文擬從“違和感”這一詞匯入手,分析日式詞匯對漢語流行語的影響,并尋找其原因。
關鍵詞:違和感;影響;漢語流行語
作者簡介:俞芳,女,1984年出生,江蘇蘇州人,學士學位,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日語講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H1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2
引言:
中日兩國自開始交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漢語對日語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影響。自甲午戰爭以來,日語也同時開始了對漢語的輸出和影響。時至今日,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語言越來越豐富、年輕人用語日益活躍。漢語也通過吸收日本動漫作品、動畫、電視劇、綜藝節目、日本年輕人用語等中間出現的流行詞匯,豐富著網絡流行語。這些詞匯也不斷地突破網絡語言的范疇,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報刊雜志中。
一、“違和感”一詞的日語釋義及用法
在日語中有“違和”和“違和感”這兩個詞語。“違和”在大辭林中的解釋為:①身心の調和が破れること(身心的協調被破壞)。如,~を覚える,指感覺到不協調了。②雰囲気にそぐわないこと。(與氣氛不協調不適合)。違和感一詞,則多用后者的釋義,用來表示:周りのものとの関係がちぐはぐで、しっくりしないこと。(和周圍的關系不相容、不協調的感覺)。
例如:
見ていて違和感がある。/看著別扭。
この會場にいると違和感を感じる。/在這個會場覺得自己很不諧調。
初めての人にも違和感を感じさせぬよう気を配る。/照顧頭一次來的人,使他不 產生生疏感。
維基百科中對“違和感”這一詞進行搜索可知,日語中對這一詞的使用是很廣泛的,涉及到各個行業領域,另外此詞的使用也很中規中矩,只要需要表達“不合適不協調的感覺”等的時候,都會出現這一詞。
如,「異常」という言葉に違和感を持つ人達もいないわけではない。/對“異常”這一次感到別扭的人也不是沒有。
現代の感性では違和感を覚えるが、/從現代的感覺來看是有些不協調的……
近代的な分類をそれ以前の過去に投射する見方であるとの違和感を抱く人もおり、/如果用近代的分類來投射到這之前的過去的方法來的話,也會有人感到不合適……
日本是一個“以和為貴”的民族,因此在對“和”的看中上是別的國家無法比擬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在意周圍人的看法,在意自己的行為有沒有給對方或者其他人帶來麻煩,造成“違和感”,因此對該詞的使用也是相當頻繁的。除了日常生活中,“違和感”一詞當然也會出現在動漫作品、日劇中。比如在《銀魂》動畫192集,土方十四郎就曾提到過違和感。《賭博破戒錄》里也提到過。而這樣的出現就使得這一詞匯有了傳播到中國成為網絡流行語的一大有利條件。
二、漢語流行語中“違和感”的使用
違和感,字面釋義:違:違反;和:和諧;感:感覺。違和感:違反和諧的感覺;即:不和諧的感覺。就是指一個事物與另一件有關聯的事物或周圍的環境對比后所產生的不適應、不協調,而感到無法融入其中,產生一種疏離感的意思。比如當一個人身處國外,面對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時,就可以用“違和感”一詞來表達他無法融入大環境的感覺。
“違和感”一詞中的“違和”二字在網絡聊天中經常是作為獨立的詞匯單獨使用的,并根據日常網絡用語習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用來指違背和諧,用于形容違背和諧社會標準的一切事物。
如:“這種違和的東東,應該馬上刪掉。”——違背和諧
明星美不美多看幾眼再說:佟麗婭土李小璐違和——不和諧,不協調
標題:<極限挑戰>百搭不違和 孫紅雷:重慶是福地——不和諧,不協調
在百度搜索中能搜到“違和”和“違和感”相結果約1,080,000及272,000個,可見其在網絡中應用的廣泛。而另一個詞“毫無違和感”也經常被使用,在百度中能搜索到相關結果約2,590,000個。違和感就是與環境一點都不協調,那么毫無違和感就是指非常協調,看不出任何不妥了。在網友的吐槽中,搞笑、惡搞電視劇電影等等中經常會冠以“毫無違和感”一詞。
如:毫無違和感的PS神作:當名人遇上將軍 - 有意思吧
普京參加俄好聲音是惡搞網友調侃毫無違和感。
三、從“違和感”看日語流行語的影響
其實在我國的古代漢語中就已經有“違和”一詞的使用。通常有兩個意思。
1、不協調;失常。
如:漢焦贛《易林·屯之泰》:“調攝違和,陰陽顛倒。”
2、身體失于調和而不舒適。常用于稱他人患病的婉詞。
如:《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眾將俱曰:“主公玉體違和,未可輕動。”
現在網絡中大量使用的違和、違和感、毫無違和感等詞,其中“違和”二字的意思則均與古漢語中第一個釋義一致。日語中的違和及違和感也是用來表示不協調不和諧的意思。目前風靡網絡的日語流行詞匯大部分來源于日本動漫和日劇電視劇作品等。最初能接觸到這些作品和詞匯的是一些年輕人,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愿意積極的去了解外國文化,并將其語言帶入使用。在使用中這些語言就帶有了文化的多元性和用詞的時尚性,網絡流行語也成為了一個極具生命力的語言現象。
那么,日語流行語在網絡的流行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新穎、能增強表達效果。當下的網絡使用者日益年輕化,給網絡語言一個極其有利的傳播條件——年輕人追求時髦和創新。他們都喜歡用比較新穎的語言來表達。這樣的表達不僅能使人看起來年輕有創意,當然也能夠增強表達的效果。比如,以前常用的宅男宅女、達人,以及現在出現的一些詞匯如食草男、敗犬等,表達某一類人的時候不僅言簡意賅而且表達起來也新鮮。
2、使用者從眾的心理作用。流行詞匯之所以流行是因為使用的人多,所以從眾心理對于流行語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一個網絡新詞因為其新穎而被使用,用的人多了又影響其他人一起使用,使用的人越多,看到的人也越多,于是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一時間就流行起來了。
就如“違和感”這一詞,很多綜藝節目在配旁白的時候會用這一詞匯。看到的觀眾先是不知道該詞的含義,然后通過搜索得知其意思之后覺得該詞用來表示“不和諧、不協調、生疏感”等的詞義時很貼切,言簡意賅又新穎,于是一大波人一起使用起來。
四、總結
網絡語言是發展和變化最快也是最容易被接納的語言。網絡的無國界性、及時性、易傳播性、便捷性都給外來語的傳播和吸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日語的流行語通過網絡對漢語流行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網絡語言雖然給漢語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但也給漢語言的發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網絡語言的產生是語言發展的必然,只要吸收精華,祛除糟粕,并積極引導,凈化網絡環境,規范網絡語言的使用,對于現代漢語的發展應該是積極有利的。
參考文獻:
[1]黃愛民.網絡語言中的日語外來語[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11月.
[2]車潔.網絡流行語中的日語詞為何流行[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03期.
[3]張云輝.網絡語言的詞匯語法特征[J].中國語文.2007年6月.
[4]常宇麗、孫芳.網絡語言的文化淵源及語體特征[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5月.
[5]維基網日本.https://ja.wikipedia.org/w/index.php?search=違和感&title=特別%3A検索&go=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