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婷
摘 ?要:火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以其自身威力,震懾著自然界的一切生靈。拜火,折服于它的巨大能量,可以說是人類原始宗教信仰以及自然崇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日本,都同樣有崇火習俗,并世代傳承綿延不斷。本文試從火文化的視角,以火為中心,淺談中日民族中存在的火崇拜現象。
關鍵詞:火崇拜;火神;中日文化;火的禁忌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2--02
由于地緣的關系,日本和中國同屬亞洲的東方國家。由古至今,中日兩國在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方面有著某些相似之處,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另外,中國與日本是更注重以家庭、家族為基礎的社會群族,以家為本的傳統觀念一直在影響和支配著兩國國民的思想和行為,這些也都在以火為中心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1、火的神話
火的出現,孕育了人類的文明,引發了人類對火的崇拜。在原始社會中,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對火的出現,無法解釋其來源,只能依賴于神和神話故事來解釋。火神的出現便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
1.1中國的火神
在許多“火崇拜”的民族中都流傳著火神傳說。中國神話中的炎帝是火神,《史記.五帝本紀.正義》說:“神農氏姜姓也……長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號炎帝。” 《左傳.昭公十七年》中說:“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火神祝融是炎帝的玄孫。炎帝為太陽神和火神的兩種傳說以及火神與太陽神有親緣關系的傳說都反映了太陽與火的密切關系。
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原來的灶具逐漸取代了火,所以原來的火神開始向灶神改造。演變到今天,灶神星已成為發展成灶君菩薩負責上傳天聽。灶神作為犧牲的信仰之火在中國的許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受保護形態依然不錯。一般農戶在附近從神社木支爐壁,將貢品祭灶時,于是在23或24個“掃爐”,擺貢。
1.2日本的火神
在日本,此神名為產火靈神。據《神名錄》記載,在紀伊、丹波、伊豆等地都曾有過祭祀火神的神社。《鎮火祈傳文》中也把此神作為祭祀的對象。此外,《神武記》中所見的顯齋之祭也是把灶火賦予神名而加以祭祀。把灶王神直接看成是火神也許有些武斷。但從后世人們把灶王神稱為“火男”這一點來看,兩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民間所稱的火神,有時也被稱為荒神,既是爐灶之神,同時也是家中之神。從薩南諸島到沖繩一帶,人們對火神非常迷信,不僅家家有各自的火神,而且還有整個部落共同祭祀的火神。
2、火的崇拜
從遠古至今,火崇拜已延續發展為一種宗教活動儀式。它由最初的自然崇拜轉化為民間的一種普遍信仰,而且這種崇拜與敬仰在異彩紛呈的民族民間節日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張揚,人們對火的崇拜,除去歷史社會淵源之外,還有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無比向往以及避惡驅邪求吉的心理因素。
2.1 中國對火的崇拜
在我國由火誕生的壁爐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半坡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發現壁爐。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家庭一般有一個壁爐或幾個,是當地人在家里取暖,照明,做飯,甚至議事,崇拜的一個重要的地方,集烹飪,取暖,照明三合一。因為它不斷地越來越多地與他們的民族更多的社會和文化方面逐漸發生聯系,所以被賦予各種文化內容人為地成為道德的實體,不同的文化,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意義擴展到精神境界,重要的是作為家庭的象征。
另外,“火崇拜”還體現在國家的民間傳說,尤其是體現在重大禮儀生活中,比如儀式的誕生,成年禮,婚禮,葬禮,這是密切相關的火災。例如,東北滿族很尊重火,他們認為祝融曾經生活在天堂,天堂是火界,火生的東西,神火可以清理所有的污垢,駕駛辟邪,讓長壽和榮耀永遠居于人一面。他們認為,火神能帶來溫暖和光明,能夠驅逐邪惡的魔鬼流行,所以地球總是干干凈凈。
2.2日本對火的崇拜
在日本的文化和習俗火也具有重大意義的家庭或家庭的象征。在沖繩,例如,火神神格是三個天然石灶形三石組成的,每月的1日和15日定期崇拜。此外,日本點燃在除夕晚上新的火堆是一個民族習俗。自古以來認為,正月元旦早上,而不是除夕晚上開始,因此,將在新的火燒在新年舉行的除夕典禮當晚。人們會點火燃燒,象征大家庭的永恒和興隆。
此外,日本的豐富多樣周圍的火祭多集中在正月新年和盂蘭盆節。日本新年的第一個月,除了除夕,正月六,七日等將火祭。即使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反映在上面提到的日本火崇拜習俗,可見火的崇拜已經深深地滲透到日本人的生活。
3、火的禁忌
不少民族除了奉火神為光明、潔凈之神外,還視之為家庭保護神。作為家庭保護神的火神,在古代,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都要供奉,因此,很多習俗流傳至今,同時也存在諸多關于使用火的禁忌。
3.1中國方面
相傳土家族人認為在家中“打呼哨”會引起火災。土家人的“打呼哨”有三種功能,一是呼應遠方同伴;二是招風,據說夏日悶熱,山間勞動者“打呼哨”,可以引來一陣涼風;三是呼喚火煙鬼,有可能引起火災,所以禁之。又如,若家中遭火災,房產蕩盡,受災者當時不準進入別家屋,據說會將火災帶進別人家房屋內。一般需要在自家的房屋廢墟上臨時搭木棚居住三天后,方能住進親友家中。
另外,凡是崇拜壁爐的壁爐國漸漸有了許多禁忌規范象征性的形成。如易彝族的火塘是神圣的,因此沒有與此相關的禁忌很多。例如,火壁爐是常年,熄了火,而且還節省了火災開始海帶在他的子女和孫輩長大后子門立戶,在壁爐的炭火應分為相等件。火塘邊非常敏感霉菌,雜草,它是家庭財務狀況下滑的跡象。避免火焰噴涂,他們不是在火讓一旁逗,但不準隨地吐痰的壁爐,擦鼻子和烤鞋褲等 等,也不允許從中央壁爐跨越。同樣,后傣家竹樓在火塘每安裝一次,你不能隨便動,包括三塊石頭鍋無法替代的支持;如果拆卸和更換,您必須選擇一個吉日,或在翻蓋房屋,當老人去世得到。通常燒柴做飯,也可根據某些規則的行為,不能違背火神的意愿;任何人不得在壁爐對面,以示尊敬和欽佩。
3.2日本方面
火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在日本,地火爐作為火的承載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地火爐類似于中國的火塘,不僅具有取暖,照明,炊事等功能,更是一個家的代表,地火爐的火即是家的火,是神圣的火,代表了家的延續和繁榮。與家庭之間是有一致性的,因此,要充分體現與家人的內在聯系,也反映了人們的崇敬、崇拜之意。所以,作為家庭成員爐灶周圍土地的一項重要的日常生活空間,有個非常清晰的層次結構,不同的身份,不同資歷的人在坐姿的,具有嚴格的規則不能放肆。
以日本福井縣為例,認為地火爐的座次可分為主人座,客座,主婦座,也可分為上座和下座,如男主人是居于正中的位置,稱之為“橫座”,只有一家中最具權威的人才能坐于此,而且必須嚴格按照座次來進行入座,否則會視為對火神的大不敬,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興盛。 并且認為地火爐的火是神圣的,具有諸多禁忌,如不能在里面燒頭發和指甲,不能隨意從上面跨過,要保持爐中的火不能熄滅等等。
火文化幾乎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由于遠古時代人類思維的局限性,他們無法解釋這種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所以懷著敬畏的心情對火進行一種原始的自然崇拜,并因此而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火文化,如今,伴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火的原始崇拜這樣一種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精神和物質形態已經逐漸滲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本文希望藉此為中日民族文化的研究找出新的視點,也讓經久不息的民族文化更加綿延賡續,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林繼富: 漢族、少數民族灶神信仰比較研究[J].民俗研究,1997(1).
[2]娜仁格日勒:從火的功能分析蒙古族與日本文化的某些共性[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6(2).
[3]肖姝,李小峰:淺談我國少數民族的“火崇拜”[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12(2).
[4]羅漢田:火塘——家代昌盛的象征[J].廣西民族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