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蔚
摘要:在《沈氏三先生文集》中,沈遼《云巢編》附錄《沈睿達墓志銘》作者未有人考訂,筆者通過文獻查找和史料分析認為是蔣之奇的作品,為《三徑集》、《春卿遺稿》以及《全宋文》所未收錄,并做了相關論證。
關鍵詞:《沈睿達墓志銘》;蔣之奇;沈遼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4-047-01
關于《沈睿達墓志銘》的作者,鄧婷在《吳興沈氏三先生詩歌研究》提出為黃庭堅所著,但未提出依據(jù)。筆者認為此說法有誤,本篇的作者應為沈遼的妹婿蔣之奇,但蔣之奇現(xiàn)存文集中并未收入此篇文,本文試從墓志銘原文中獲取信息,通過查閱文獻,在二人作品中尋找蛛絲馬跡,來論證《沈睿達墓志銘》作者乃蔣之奇。
蔣之奇,字穎叔,常州宜興(今江蘇省宜興縣)人,《宋史》卷三四三有傳。其仁宗嘉祜二年中進士,英宗初,擢監(jiān)察御史。神宗立,轉(zhuǎn)殿中侍御史。因彈劾歐陽修傾側(cè)反復,貶監(jiān)道州酒稅。熙寧中,歷江西、河北、陜西、江、淮、荊、浙發(fā)運副使。哲宗元祜初,進天章閣待制、知潭州,改廣、瀛、熙州。紹圣中,召為中書舍人、知開封府,近翰林學士兼侍讀。元符末,責守汝、慶州。徽宗崇寧元年,同知樞密院事,以觀文殿學士出知杭州,以疾告歸。三年卒,年七十四。他一生善經(jīng)學、工詩文,勤學鉆研。據(jù)《咸淳毗陵志》卷一十七載,蔣之奇著有《尚書集解》14卷、《孟子解》6卷、《老子解》2卷、《老子系辭解》2卷、《華嚴經(jīng)解》30篇、《逸史》20卷、《荊溪前后集》89卷、《北扉集》9卷、《西樞集》4卷、《卮言集》5卷、《蔣氏日錄》1卷、《芻言》 50篇,共百余卷,但今己佚。另《咸淳毗陵志》載,政和四年,李綱應邀重撰《蔣魏公墓志銘》,但筆者查閱李綱現(xiàn)存文集《梁溪集》并未找到此銘,或己佚。今僅有《兩宋名賢小集》存蔣之奇《三徑集》-卷、清光緒盛宣懷《春卿遺稿》中有輯本一卷。全宋詩、全宋文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本以及《春卿遺稿》輯本為底本,收錄蔣之奇詩、文作品。但這些作品集均未收入《沈睿達墓志銘》。筆者以《四部叢刊三編·沈氏三先生文集·云巢編》為底本提出說明和論證,以便于對蔣之奇作品的整理和研究。
一、共同志趣
在《沈睿達墓志銘》中,作者反復強調(diào)沈遼“素探內(nèi)典,深味禪說”,并寫了兩個與此有關的超脫現(xiàn)實主義的奇異故事,更有其作悼詩與“道士構樓”相巧合的事。由此可推,作者應也是宗教信徒。墓志銘最后一句有:“豈惟戚姻,實有雅好。”道出了二人的特殊關系,作者與沈遼不僅有戚姻關系,更有相同的文雅的生活情趣,可謂志同道合,亦親亦友。琴棋書畫、筆墨紙硯,自古便為文人雅好,在三個妹婿中,與沈遼交游唱和詩出現(xiàn)最多的便是蔣之奇。并且二人都工于書法,墓志銘中有“(沈遼)妙于楷隸,諸書備古今體,寸墨尺紙,落筆輒為人爭取。”蔣之奇亦足如此,傳世墨跡有《辱書貼》、《北客貼》等。除此之外,宋代文人以傾慕禪風為時代風氣,沈遼深陷其中,蔣之奇亦然,其詩作有《題慧山寺》、《章山永壽禪寺》、《上高寶巖寺》、《游化成寺》,撰《楞伽經(jīng)序》、《香山大悲菩薩轉(zhuǎn)》等,并同沈遼一道與金山寺結(jié)下諸多法緣。
二、密切交游
沈遼作品集《云巢編》中,與蔣之奇的交游詩有七首,《和穎叔西園春宴》、《和穎叔蓬萊閣》、《陪穎叔賦欽院牡丹》、《和穎叔沖寂觀》、《奉陪穎叔賦吐綬鳥》、《奉陪穎叔和覺師》。這些詩歌不僅記載了二人一起游樂暢飲的閑情逸事,還寄托著沈遼的內(nèi)心之情,如《陪穎叔賦欽院牡丹》“昔年曾到洛城中,玉碗金盤深淺紅。行上荊溪溪畔寺,愧將白發(fā)對東風。”“區(qū)中誠久厭,物外或能容。”又如《奉陪穎叔賦吐綬鳥》中二人一起觀賞奇鳥,沈遼以吐綬鳥自喻表達自己超脫物外之志:“其吐豈適然?乃在喜懼間……不如放深山,稻粱使自得,不復勞深關。”沈遼與蔣之奇知心相交,寄托心底最真實細膩的情感。二人還一起游覽佛教圣地,拜訪寺廟僧人,如《奉陪穎叔和覺師》。正是有如此深入交往的人,才能詳盡地在《沈睿達墓志銘》中寫出沈遼的喜好志趣。
兩家戚姻關系
在本篇墓志銘結(jié)尾,作者道出“余娶君之妹”這層關系,即其為沈遼妹婿。據(jù)王安石《臨川集》卷一百《樂安郡君翟氏墓志銘(并序)》載:“尚書主客員外郎錢塘沈君名扶之夫人翟氏者……生五男三女:男曰遘,翰林學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曰迥,泰州軍事判官;曰遼,將作監(jiān)主簿;日嬙,漳州漳浦縣主簿;曰毛包(半包圍結(jié)構)試將作監(jiān)主簿;女適秘書省著作佐郎顏處恭、邢州堯山縣令王子韶、太長博士監(jiān)察御史里行蔣之奇。”由此可知,沈遼三個妹婿有顏處恭、王子韶、蔣之奇三人。
墓志銘中又提到,“敦師以余職在論譔”所以才找他做墓志銘。文中云:沈遼“卒實元豐八年二月九日也,享年五十四。”元豐八年乙丑,即1085年,據(jù)《宋史》載,蔣之奇哲宗元祜初,即1086年,任天章閣待制、集賢殿修撰等職位。沈遼去世不久,蔣之奇的職位確實是做論譔工作,與墓志銘所提契合。
《沈睿達墓志銘》中稱沈遼有三個女兒,“季寔歸余之子”即最小的三女兒嫁給了作者兒子。據(jù)《江蘇宜興蔣氏世表》,蔣之奇有五子,球、珍、瑎、琳、璣。四子蔣琳所配為沈氏。
綜上所述,《沈睿達墓志銘》以及篇中悼念沈遼的詩“緋衣持極湏君至,白玉樓成君作記。空中但覺嚖管聲,牖下嗒然俄委蛻。”應為蔣之奇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