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薇
摘要:《友情》以野島、大宮和衫子的“三角戀”為主線,展現了武者小路實篤對于個人主義的探索和思考。不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主題,《友情》都與夏目漱石的《其后》極為相似,因此,有評論家指出,《友情》是在《其后》的影響下產生的作品??墒?,正如兩部作品主人公截然相反的命運所示,武者小路實篤對于個人主義的探索,最終走向了與夏目漱石完全不同的道路?!队亚椤凡粌H反映出武者小路實篤對于夏目漱石個人主義的吸收,也反映出武者小路實篤對于夏目漱石個人主義的變革。
關鍵詞:武者小路實篤;夏目漱石;個人主義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4-070-01
武者小路實篤稱夏目漱石是自己“最重要的老師”,多次在文章中表示對夏目漱石個人主義思想的贊同。不僅如此,他多次模仿夏目漱石,在自己的作品中嘗試構建“三角戀愛”模式,表達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友情》就是其中的一部。但是,雖然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極為相似,《其后》和《友情》的結局卻截然相反。武者小路實篤吸收了夏目漱石的個人主義思想,譜寫了《友情》.卻也在《友情》中表達了不同于夏目漱石的個人主義思想。
《其后》中夏目漱石的個人主義思想可以歸納為:“自我本位”、“自我與自然”以及“自他關系”三個方面。通過刻畫主人公代助在“三角戀”中的掙扎與選擇,夏目漱石描繪了合理的“個人主義的生活方式”。即,堅守自我,以“自我”的意志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遵從“自我”,是來自于“自然”的召喚。同時,“自我”的確立,離不開“他人”。因此,夏目漱石構建了代助、平岡和杉子的“三角戀”,揭示了“他人”對于“自我”的重要性。
夏目漱石的個人主義思想被武者小路實篤吸收到了《友情》當中。大宮和野島堅持對事業和愛情的追求,杉子堅持對戀愛的自主權的追求,是武者小路實篤對夏目漱石“自我本位”思想的繼承。隨后,武者小路實篤援引“天”“神”等概念解釋“自然”,以“自然”作為“自我本位”的基礎,用“自然”引導大宮和杉子選擇彼此,遵從“自我”,這也是受到夏目漱石的啟發。在“自他關系”上,他也模仿夏目漱石,構建“三角戀”,展現了在三個人的“自我”確立過程中彼此發揮的作用。
然而,正如《其后》和《友情》的結局截然相反,《友情》中亦包含武者小路實篤對夏目漱石個人主義的變革。夏目漱石的“自我”過于消極,武者小路實篤的“自我”更具“行動力”,同時也是自他平等的“自我”。他的“自我”擺脫了夏目漱石的陰暗和不作為,積極追求“自我確立”和“自我發展”。野島面對挫折永不言敗,大宮以口本乃至世界思想的進步為己任,杉子要求擁有自己婚姻和人生的決定權,這些都與代助的消極形成鮮明對比。夏目漱石讓三千代屈于聽命于男人的立場,武者小路實篤則賦予杉子平等于男性的“自我”。這可以說足武者小路實篤個人主義思想的先進之處,也體現了他對夏目漱石“自我本位”的變革。
他還豐富了“自然”的內涵,用支配世間萬物的“原始規則”來解釋自然,賦予了“自然”可以包容一切的性質。這不僅為“自我本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還調和了“自我”與“社會”的矛盾。夏目漱石在《其后》中未能解決“自我”與“社會”的齟齬,而在《友情》中,武者小路實篤將“自然”內化到“自我”之中,認為“自我”的善與惡都是被“自然”容許的。不僅如此,他還認為“自然”可以滌蕩“自我”的“惡”。這樣一來就實現“自我”、“社會”以及“自然”的大和諧。
夏目漱石雖憧憬“自他”和諧,但卻無法掌握“自他”的平衡,最終步入“自他絕緣”的境地。武者小路實篤則追求自他和諧雙贏。大宮和杉子在野島“自我確立”過程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或是鼓勵,或是刺激,這都表明,在個人的“自我確立”和“自我發展”中“他人”是不可或缺的。“他人”是“自我”實現的于段和工具。同時,武者小路實篤的“三角戀”并未以悲劇收場,失戀的野島沒有一蹶不振,“背叛”朋友的大宮沒有內疚自責,戀愛的人從戀愛中獲得力量,失戀的人在失戀中獲得新生。友情和愛情并存,“自我”和“他人”共贏。
武者小路實篤的個人主義經歷了對夏目漱石個人主義的吸收和變革,發展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武者小路式的個人主義”。不同于夏目漱石的孤獨和陰暗,他的個人主義是向陽性和理想化的個人主義。他的“自我”中,有“個人”的“自我”,也有“國民”和“社會”甚至“人類”的“自我”。“自我”擁有多重身份,可以適應各種“自他”關系,亦可及時轉變角色適應各種環境。同時,多重自我又高度統一于大的“自我”當中,以“自我”與“他人”的調和、“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為目標。武者小路實篤深信,這樣的“自我”,其“自我發展”必定不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因此就不會產生“自我”和“他人”的矛盾。夏目漱石式的個人主義未能處理好“自我與自然”、“自我與他人”的關系,最終步入“我執”的境地。武者小路實篤用“人類之愛”連接你我,創造了武者小路實篤式的“利他利己”的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