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華 李正栓
摘要:毛澤東詩詞歌曲英文譯配是指將毛澤東詩詞翻譯成英文并使之與音樂旋律恰當貼切的吻合在一起,適合演唱。一種是演唱者使用中文歌詞,譯文只出現在字幕,字幕應與歌詞相對應,便于以英語為母語的觀眾理解;另一種是譯文直接作為表演者演唱的歌詞,譯文歌詞必須與旋律相符,使歌唱者在表演時既能準確傳達原詩詞的意思又能舒服自然的演唱。為做到歌曲譯配的恰當得體,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毛澤東詩詞歌曲英文譯配方法進行了探討:精選曲譜,譯配實踐;基于旋律,調整譯文;分析譯配方法,探討譯配策略。從而總結出譯配的原則為:忠實原意、譯者適當介入,直譯和意譯相結合。譯配的方法為口頭和筆端相結合,譯文與音樂相結合,靈活處理詩歌韻律。譯配的標準為譯文與原音樂旋律吻合貼切,詠唱自然流暢。
關鍵詞:毛澤東詩詞;歌曲譯配;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4-124-01
毛澤東詩詞以其典故豐富氣勢恢宏而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讀者,為了讓國外讀者更好地理解毛澤東詩詞,國內外涌現了大量高水平的譯著作品,如加拿大安大略約克大學美籍華裔陳志讓與美國學者邁克爾·布洛克合譯的《毛和中國革命:附毛澤東詩詞37首》(Mao and the ChineseRevolution: with Thirty-seven poems by Mao Tsetung),辜正坤的《毛澤東詩詞:英漢對照韻譯》和許淵沖的《毛澤東詩詞選:漢英對照》等,這些作品成為西方讀者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但是讀者在閱讀毛澤東詩詞譯本的過程中會遇到大量文化典故和中國古代史料引用這就難免使異國讀者產生畏懼或受挫心理,不利于文化的廣泛傳播。而音樂作為不分國界,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更容易讓觀眾接受,伴隨著恰當的旋律,觀眾可以從毛澤東詩詞歌曲的演唱中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以及詩詞中所要傳達的感情,這時再配上合適的英語譯文,西方觀眾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的內容,在韻律的幫助下,觀眾還有可能將歌詞背過,并對歌詞的深層涵義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深入學習毛澤東詩詞進而更多的了解中國文化。由此毛澤東詩詞歌曲譯配就顯得尤為重要。
毛澤東詩詞歌曲英文譯配是指將毛澤東詩詞翻譯成英文并使之與音樂旋律恰當貼切的吻合在一起,適合演唱。譯配分為兩種,一種是演唱者使用中文歌詞,譯文只出現在字幕,字幕應與歌詞相對應,便于以英語為母語的觀眾理解;另一種足譯文直接作為表演者演唱的歌詞,譯文歌詞必須與旋律相符,使歌唱者在表演時既能準確傳達原詩詞的意思又能舒服自然的演唱。這一點的實現難度極大,需要譯者同時具備中文,英文和音樂三方而的知識。若想做到歌曲譯配的恰當得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精選曲譜,譯配實踐
毛澤東詩詞多年來廣受大眾喜愛,自解放至今涌現出大量優秀的膾炙人口的曲譜,若想對這些詩詞歌曲進行恰當的譯配,首先必須挑選出高水平的曲譜。
這就要求譯者下大力氣對毛澤東詩詞曲譜的各種版本進行比較,分析各種曲譜的特色,挑選演唱比較成功,得到廣泛認可的曲譜進行譯配。在為毛澤東詩詞譜曲的眾多作曲家中,劫夫足最著名的一位,他憑借高超的作曲才能與對毛澤東詩詞深刻的理解,用音樂完美地詮釋了毛澤東詩詞,使語言與音樂達到了和諧統一,其曲譜得到廣泛認可。著名的曲譜有《西江月·井岡山》、《清平樂·六盤山》等。
2.基于旋律,調整譯文
上面提到的國內外英文譯本雖然各有特色,水平頗高,但如若不加修改生搬硬套到曲譜中便會使詩詞和歌曲都失去韻味,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譯者應根據適合演唱的原則對毛澤東詩詞譯本進行對比,為每一首詩選擇適合演唱的譯文。
譯者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同一作品進行翻譯得出的譯本便不相同,如許淵沖根據“三美論”:意美、音美、形美的原則翻譯毛澤東詩詞,譯本盡量做到忠實地傳達作品意境,誦讀起來富有音韻美,詩行排列整齊、賞心悅目。歌曲譯配的原則與詩詞翻譯的原則又有不同,除了能忠實傳達作品的原意外,還需特別注意韻律與旋律的吻合,特別是當譯文與旋律不符時應靈活調整英文譯文以配合歌曲的演唱。旋律是歌曲演唱的重心,如若為了英文譯配而使旋律受到影響則會對整首歌曲的正常演唱產生影響,這不僅達不到用歌曲宣傳詩詞的作用還會對整首詩的意境詮釋造成破壞,得不償失,因此對歌曲進行英文譯配首先要保證歌曲的旋律不受影響,同時配以合適的譯文,在譯文與旋律出現沖突時,以旋律為標準適當修改譯文,以保證歌曲的演唱不受影響。
3.分析譯配方法,探討譯配策略
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而討論譯配方法也離不開譯配實踐。若想探討毛澤東詩詞歌曲英文譯配的策略,譯者應根據已經譯配并實際演唱過的毛澤東詩詞歌曲實例,進一步在理論上探討歌曲譯配的策略,特征和方法。譯配的方法為口頭和筆端相結合,譯文與音樂相結合,靈活處理詩歌韻律。譯配的標準為譯文與原音樂旋律吻合貼切,詠唱自然流暢。
毛澤東同志政治家和詩人的雙重身份使得其作品在國外備受關注,西方歷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單純的詩詞愛好者等都對毛澤東詩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毛澤東詩詞中所蘊含的厚重的中國歷史文化可以成為西方讀者深入了解中國的窗口。如若能夠為毛澤東詩詞歌曲配以恰當的英文譯文進行演唱,則可以使毛澤東詩詞以更輕松愉悅的方式被更多的西方觀眾所了解和接受,進而使西方觀眾更多的了解中國文化進而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