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為廣西大學李冰老師主持的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南寧市形象宣傳話語的文化語用研究”成果。
摘 ?要:良好的城市形象宣傳語對展現城市形象,推廣城市個性文化和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宣傳語的得體設計有助于提升城市總體形象和獨特魅力。本文從各媒體中收集了南寧市形象宣傳話語,從社會語用學的角度探討這些話語的語用特點和文化價值,并給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城市形象;宣傳語;社會語用學
[中圖分類號]:H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2
一.宣傳語的社會語用功能
社會語用學認為個體的語言使用可能對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包括積極的影響,也包括消極的影響。語言使用個體總是社會的一員,他的言行勢必受到社會規約的制約,比如正確性或得體性的制約。
城市形象宣傳語是城市形象的反映,是一個城市的總體定位,包含了該城市的歷史底蘊、經濟特色、文化精髓、未來方向,是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體現。好的城市形象宣傳語能彰顯城市的特色和個性,不僅能提高市民的認同感,提升城市自身形象,還能呼吁人們采取行動,實現宣傳語所期望的價值。
事實上,社會語用確實能給行為主體帶來一定的經濟效應,具有顯著的經濟功能。經濟主體如果注意和懂得對自身恰當的宣傳和“包裝”,使自己能為人們關注,從而脫穎而出。在這方面,廣告、宣傳等社會語用方式可以發揮良好的功能。通過城市形象宣傳用語的發布和宣傳,對外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內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交流合作提高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二.南寧市形象宣傳語概述
南寧是廣西的首府,是西南地區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它處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位置。近十幾年來,尤其是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這里開幕后,南寧對于自身的形象定位也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
南寧市的前身是“邕州”,所以至今仍有“邕城”的別稱。其次,最為市民熟悉的名稱就是“綠城”,這也是讓很多老百姓驕傲的稱呼,因為這里常年都是蔥蔥綠綠的樹木,給人的感覺就是四季常青。南寧的另一個美譽就是“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借助1999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大地飛歌——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南寧讓全國乃至世界人民重新認識了這個地方,畢竟這里是廣西——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又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就是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地落戶南寧,這讓南寧可以借此機會提升自己的國際名聲,“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把南寧帶向國際都市化的一個城市定位。歸納起來,南寧城市形象宣傳語主要有如下這些:“綠城”;“綠都”;“中國綠城”;“廣西,歌仙劉三姐的故鄉;南寧,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邕城”;“五象城”;“水城”等等。
(一) 南寧城市形象宣傳語的社會語用含義
話語和語境的關聯通常從預設中獲得。宣傳語要用較簡短的詞句讓受眾在較短時間內記住并且做出心理上的反應,使讀到的、看到的和已有知識產生關聯,這往往要借助于社會語境。比如把南寧稱為“邕城”,說話者預設了受眾已知南寧與古時“邕州”的聯系,并且南寧濱臨邕江,以此而得名。而“綠城”或“綠都”則是新聞媒體和城市宣傳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名稱。這個名稱讓人腦海里浮現一幅幅綠葉婆娑,滿目青翠的南國風光的畫面。從“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范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到2007年的人居領域的最高榮譽——“聯合國人居獎”,這一系列榮譽,彰顯著南寧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綠,成為南寧的靚麗的城市名片。
“南寧,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這個宣傳語很美,很有詩意,受眾會聯想到廣西是盛產山歌的地方,是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一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由此唱紅大江南北。南寧也由于它一年一度的“國際民歌藝術節”打響了國際化的牌子,“大地飛歌”成為家喻戶曉的節慶名牌。而繼2004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成功舉辦之后,南寧又多了一個城市名片——“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當人們一看到中國-東盟博覽會,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南寧。
(二)南寧市形象宣傳語的語用特點分析
城市形象宣傳語既要朗朗上口,令人回味,又要能概括一個城市的特質、文化淵源、經濟脈象,能體現出這個城市的所要構建的總體意圖。城市形象宣傳語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彰顯唯一性和代表性。比如人們一說起“羊城”、“花城”,就知道是廣州,這些話語能很好地代表廣州這個城市。而讓人能自然而然聯想到南寧的有“中國-東盟博覽會舉辦地”,因為南寧是唯一舉辦這個盛會的地方。“邕城”也很具有代表性,因為“邕”就是南寧的簡稱,而邕江是千百年來流淌在南寧的母親河。“綠城”、“中國綠城”在南寧媒體中雖然使用最多,但是卻不一定具有唯一性,因為全國仍有好些城市在爭創“綠城”,比如杭州、南京等地森林覆蓋率也不亞于南寧,也被稱為“綠城”。很多壯族人喜歡稱南寧為“壯都”,這個名稱也頗具代表性,作為中國第一大少數民族——壯族的首府,南寧是名副其實的“百越壯都”。
第二,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宣傳話語既要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想象空間,也要與實情相符,這樣才算真正的名副其實。說南寧是“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因為每年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的歌圩,廣西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民歌節,還有民歌擂臺等活動。《大地飛歌》一炮走紅,它以濃郁的民族風情、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強勁的現代氣息,贏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贊譽,因此,南寧是當之無愧的“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而“五象城”這個別名則是源于位于南寧市邕寧-大沙田江邊的五座土山,傳說是五匹大象,堪與廣州五羊城相媲美。為此,南寧市政府還在金湖廣場特地建了一個五象城雕噴泉,后又更名為五象廣場,以作紀念。雖然“五象城”的知名度遠不如“五羊城”,但是這個別稱也體現了當地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廣泛性和認同感。宣傳語要為市內外大眾所接受和認同,使其能夠廣泛傳播、深入人心。對于城內居民而言,最讓他們留戀的乃是城市中最本色、最自然的那一片水土。“中國綠城”,“花園里的城市”,“幸福的家園”、“一座可以呼吸到綠色的城市——中國.綠城”都較好地展現這座城市的優質的空氣和宜居的生態環境,而榮獲過“聯合國人居獎”也是令市民充滿自豪的一件事情,“中國綠城、美麗家園、幸福生活”這樣的宣傳語突出了南寧是“宜居”之城,體現了政府處處為城市居民著想,充分發揮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彰顯了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這些宣傳語定位鮮明,把南寧獨特的環境和現代氣息生動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增強了市民的榮譽感和認同感,并且提高了城市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三.意見與建議
南寧城市形象宣傳語總體上能很好的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宣傳和推廣城市文化,但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間。首先,從市政府到市政管理部門都應該樹立這種意識,就是意識到城市形象宣傳語和城市形象樹立和城市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所以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公共傳媒,尊重大眾的聲音,集思廣益,充分利用公共關系提升南寧城市形象,打造幾個比較響亮的城市知名品牌。比如,利用南寧獨特的區位優勢,美麗的景觀天賦,南寧市委要有前瞻性的打造好南寧市的“六張名片”:“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中國綠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其次,要基于本土歷史和文化,充分挖掘廣西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同時避免浮夸或形式主義。特別是如今弘揚發揚民族文化的戰略決策下,大力發展和宣揚城市的本土文化,突顯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南寧市被譽為“中國綠城”,這本身就很貼近百姓生活,反應人民群眾對宜居環境的向往和自豪。南寧要在“綠”字上面做文章,必須要轉變觀念,不僅僅是有滿城的綠樹,還要把建設提升到綠色文化和綠色經濟的高度來認識,大力弘揚綠色文化,倡導綠色GDP理念,發展綠色經濟。總之,發展綠色經濟就是要以人為本為核心,實現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讓百姓能安居樂業,同時享受“花園般的城市”的幸福。最后,城市宣傳語在設計上要考慮語用特色,句式規范統一,內涵深刻,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并帶來美的享受的話語。
參考文獻:
[1]何自然,冉永平. 語用學概論[M]. 長沙: 湖南出版社,2009:9 - 14.
[2]何自然. 語用學探索[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170。
[3]季玉群. 南京“人文綠都”城市形象的文化解讀[J].藝術百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