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昊 劉國濱
本文屬于黑龍江省西部地區文化研究中心項目;齊齊哈爾大學嫩江流域文化研究所項目;2014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項目《攝影史視域下的中東鐵路北線影像資料挖掘整理研究初探》,項目編號:201410221041。
摘 ?要:從1898年開始,沙俄利用《中俄密約》以侵略中國為目的在中國東北地區建造中東鐵路,一時間各個地區的各種不同的人匯聚到鐵路施工現場,他們中有既有下層的勞工,又有官員,當然少不了對侵占中國領土建設鐵路的反抗者,通過對《中東鐵路大畫冊》中他們身影的記載,來還原他們的真實面貌。
關鍵詞:中東鐵路;人文影像;攝影史
作者簡介:
崔昊,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劉國濱,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美術學專業2012級學生。
[中圖分類號]:J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1
一、中東鐵路建設沿線中的勞動者
㈠外國技術工作者
在中東鐵路建設中,沙俄從國外招來了很多技術人員。最有代表的一幅照片是砌筑拱頂的意大利工人[1],這是在興安嶺隧道作業時拍攝的。照片中一共13人,坐在隧道施工架上的5個技術工人,姿態各異,工作服很臟,但臉上沒有中國勞工的那種滄桑,有的甚至在笑。站在施工架下面的8個人,前排七個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右邊第二個人手提著油燈,站在中間的人官員打扮,很顯然是來視察工程的。照片拍攝中可能用到閃光燈,站在后排只露出一個頭的人不是很清楚,但從其頭裹著包巾,顯然是中國人,可能是小工。這些技術工作者雖然穿著看上去很臟很破,但表情種卻沒有那種痛苦疲憊。很明顯這些人要比中國勞工的生活好很多。
㈡中國勞工
中東鐵路筑路工作人員多達17萬之多,下層勞動者主要來自河北、山東的農民,他們勞動繁重,工資微薄,施工地及生活條件惡劣,疾病流行,死亡人數無法統計。《7個中國人的午飯》[2],顯然帶有人文攝影的意味。他們都是20歲左右的青年,衣著干凈整潔,精神抖擻,有兩個在劃拳,其面對攝影師的鏡頭都毫緊張。他們有可能是中東鐵路官員的保鏢。是中東鐵路的修建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可能是他們的命運比較好,生活因中東鐵路的建設而變好。但這只是少數的人,大多數的中國勞工還是食不果腹,生活條件惡劣,甚至中東鐵路的建設讓他們連命都丟掉了。
二、中東鐵路建設影像中的統治者
㈠鐵路建設官員
在中東鐵路建設之初,維特是一個關鍵人物,中東鐵路的走向,就出自他手。沙皇因采用他的方案,他因而得到重用,被任命為俄國財政部部長。這里要介紹的這張照片是1902年9月維特在管理局副主席格爾別同志的陪同下,視察鐵路及外阿穆爾地區邊警獨立師團時,攝影師拍攝的一張標準照[3]。照片的風格很符合當時的人像攝影手法,照片中的維特統一的沙俄式的胡須,精神飽滿,完全看不出一個侵略者應有的樣子,但就是這個人把鐵路開到了中國的領土上,是中東鐵路建成后的實際統治者,也是沙俄的交通大臣。鐵路建成后,隨之而來的是鐵路附屬地權,開設工廠、商店,建設公園、醫院,單方面設立警察權等,一系列的侵略行為在維特的頭腦中慢慢實現。這就是沙俄侵略者的真面目,沙俄在中國地區的代表——維特。
㈡中東鐵路護路隊
為了保護鐵路沿線的工程建設以及日后的長期侵略,沙俄派駐了由俄軍組成了護路隊。《護路隊》[4]中,共14人,10個俄國正規軍,4個中國人,一馬,兩狗。端坐在中間,身穿皮大衣的隊長,在照片中很明顯就能認出他,嚴肅的表情充滿殺機,而混編在其中的中國人也是同樣的表情,他們可能是附近的土匪。這就是赤裸裸的入侵,而照片真實地反映了這一切。
㈢反抗者
1900年的義和團運中,義和團沖進建設中的中東鐵路,驅趕俄國人,拆毀鐵路,焚燒教堂,車站。但最終因清政府的妥協,義和團被鎮壓下去。但在鐵路建設中,為了能在鐵路建設中分得一杯羹,在照片中被稱為紅胡子的土匪,為了生存,與中東鐵路護路隊展開征戰。《紅胡子》[5]中,俄國士兵手持槍,站在11個被俘虜的紅胡子身邊,這些中國的土匪,從老到幼,穿著比一般的底層勞工要好,《被砍頭的紅胡子》[6]中紅胡子被砍頭,拋在大街上,一群中國人圍觀,這就是他們被捕的下場。有的人低頭面部表情僵硬,有的人表情茫然,然而有的人抬頭表情堅毅視死如歸。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及周圍附屬地權的確立,紅胡子越來越少,俄國正規軍隊越來越多,中國的領土主權卻喪失殆盡。在照片中的反抗者,不管以什么形式,都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為了維護腐朽的清政府。
三、與中東鐵路中的其他人員
㈠俄僑
隨著鐵路的建設,俄僑涌入。他們多是家屬,鐵路工人,商人等。《俄國學生畢業照》[7]是1902年3月拍攝,共28個人,25個學生和3個成年人,這些孩子可能是鐵路建設工人或官員的孩子,他們形成了二代俄僑。
㈡中國貴族
中東鐵路的建設似乎沒影響中國貴族們的生活,反而使其生活變得更洋氣滋潤。這些貴族們也享受著沙俄入侵帶來的果實。《滿族貴婦》[8]在1901年的哈爾濱香坊公園拍攝,一群中國女人,穿著華麗的滿族服飾,坐在連椅上,身后跟著仆人。他們在參加活動,為俄國紅十字會捐款。這些貴族大多是官太太,參加活動打著洋傘,有仆人服侍,與在鐵路上丟掉性命的中國勞工有著天大的區別。
中東鐵路的建設,給東北地區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讓其超越其他地方迅速崛起,但是也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
注釋:
[1]黑龍江省博物館,龐學臣.中東鐵路大畫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3.60.
[2]同上.72.
[3] 同上.151.
[4] 同上.4.
[5] 同上.140.
[6] 同上.160.
[7] 同上.73.
[8] 同上.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