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在分詞一直以來都是英語學習者的難點之一,傳統語言學僅僅按其句法功能來定義現在分詞不夠全面深入,該論文運用原型范疇理論來探討現在分詞,將現在分詞與其他語法范疇(形容詞,動詞等)進行對比分析,證明了現在分詞是原型范疇理論里的一個邊緣成分。
關鍵詞:分詞形式;原型范疇理論;邊緣成員
作者簡介:房新,1989年6月出生,女,漢族,河南唐河人,鄭州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B8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2--01
1、理論基礎
原型理論的明顯優點,首先,一些語義現象一直被具有結構主義傾向的觀點回避,而原型理論對這些想象進行解釋。其次,原型理論的能產性不僅在于其對詞匯范疇結構洞察可輕易地應用于詞匯研究的各個方面。(Dirk Geeraerts, 邵軍航,楊波譯)對經典范疇理論的挑戰首先來自Wittgenstein(2001[1953]),他指出范疇各個成員之間未必具有共同特征。例如在[游戲]范疇中,一些游戲僅僅為了娛樂,有的具有競爭性,涉及到技巧,還有的完全要靠運氣;同時,盡管沒有一個或幾個特征是所有游戲共有的,但是許許多多的[游戲]成員背后是一個復雜的各種相似點重疊交織的網絡系統,有些是整體上的相似,有些則是細節上的相似。由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各種相似特征正是以同樣的方式重疊和交織的。(李福印,2008)
1.1現在分詞與形容詞
在龔亞夫的解釋中,形容詞是用來修飾名詞或代詞,還可以來描寫名詞或代詞,通常作為定語來表示人和事物的狀態,性質。有時也可以作為表語,補足語和狀語。如:young,Old,beautiful,important;從傳統語法來看,形容詞大多數情況來修飾名詞,放在名詞前面,作為定語功能,從原型范疇理論來分析,可以把形容詞稱作為做“典型”形容詞。但也有一部分形容詞只做表語,如aloud, afraid, alike,;某些表示健康情況的形容詞,如:poorly, well, , 和某些描述感覺或心情的形容詞,如friendly,pleased, upset,這些在句子中只能充當表語的功能,從原型范疇的角度來看屬于邊緣成員,這些詞一般沒有副詞來修飾,沒有比較級。(an alone man 是不符合常規表達的)。現在分詞形式和這些形容詞一樣,只具有部分的形容詞特征,卻不為典型的形容詞。如:There is someone knocking at the door. Knocking
現在分詞做前置修飾語表示名詞所指事物的性質。在英語中,現在分詞大多可以單獨做前置修飾語,如a promising man, a leading composer,這一類短語從原型范疇的理論角度來看體現了形容詞的一部分特點,但不完全屬于形容詞的核心部分。根據Dweight對原型形容詞特征的描述,這類分詞修飾語出現在定語的位置上,具有形容詞的句法特征。因此,我們可以把這類現在分詞歸于形容詞的范疇。(Dweight Bolinger. 1967)
1.2類比動詞與現在分詞
和形容詞類別中一樣的道理,不是每個形容詞都包含形容詞的一切特征,有一部分動詞也不包括所有動詞的特征,動詞在原型范疇理論中處于邊緣成分后逐漸失去動詞原來的特征,同時可能習得一些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的性質和作用,例如,concerning即可以作為現在分詞,但現在主要以介詞形式被大家認可,explolit 也被用以名詞出現在本族語名人演講里。如動詞具有時體態的變化特征,但see沒有進行時,look沒有被動式。既然動詞的ing形式包含了動詞的一些特點,他可以稱作動詞的非核心成分。例如:hesaw someone entering the house等。
2、結語
該論文主要利用原型范疇理論來解讀現在分詞形式,主要探討了現在分析與形容的關系,現在分詞和動詞的類比,發現現在分詞僅是形容詞和動詞的邊緣成分,既不是典型的形容詞也不是典型的動詞形式,使人們從傳統的語法概念中走出來。一方面加深了對原型范疇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領悟到認知語言學的龐大,可以分析整個語言的各個方面。對于語法的學習做出一點微薄之力。該論文的不足之處是舉例不夠充分,像動詞作為介詞的這類詞在逐漸增加,還有待于學者們進一步的研究搜集資料,當然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很多,還可以從其他方面來解讀該分詞,其他后來學者做出更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Dweight Bolinger. Adjectives in English: Attribution and predication[J]1967(18)
[2]成善禎,論過去分詞形容詞的語用制約[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6)
[3]認知語言學基礎,Dirk Geeraerts,邵軍航楊波譯[M] 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4]認知語言學概論,李福印,[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5]龔亞夫,新編高中英語語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6]從原型范疇化理論視角下解讀過去分詞,王瓊,周啟強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J]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