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的中國畫壇,“油畫民族化”的提出是中國油畫乃至繪畫界最具爭議的。作為一種中國油畫家主動探索并帶有中華民族文化色彩的,融合中西方藝術的實踐,從二十世紀初開始,貫穿了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史的大半部分。在這個過程中,以吳冠中,董希文,徐悲鴻為首的中國油畫大師都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并用自己的行為和作品為后世樹立了可效可仿的典范。其中,中國油畫風景應該何去何從,以什么樣的思想和文化為基石奠定自己的發展道路已經是一個擺在每一位中國油畫風景藝術家面前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油畫民族化;油畫風景;發展趨向
作者簡介:韓藝瑩(1990.6-) ,女,山東濰坊人,曲阜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油畫。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2--01
一、中國油畫風景的發展趨向
(一)油畫民族化的兩種極端傾向
1.民族虛無主義
在油畫傳入中國的初期,許多人面對西方油畫豐富的色彩,高超的藝術表現力,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開始懷疑我們中華文明延續近千年的藝術成果。對自己民族的文化開始產生厭倦和逃避,并開始推崇西方藝術,人們不斷從形式和顏色等其它方面對西方的油畫風景進行描摹。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看待:一方面是積極的,對于學畫者表現力的提高,審美能力的提高,技法的掌握等等都有好處。另一方面,這種結果不是長久的:過于執著表面風格的形式,而是這種風格形式有利于現實和歷史之外,沒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作為基礎,沒有精神和感情上的支持,即使再浮華的形式和風格也不會長久,最終只能使作品變得空洞,無力,蒼白。
2.民族極端主義
還有一類人,面對西方的油畫藝術,直接抱著排斥一切的情緒。在藝術上全盤否定,閉門造車,把自己的文化之于崇高的地位。對待外來藝術,不管其精華或糟粕成分,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態度。這種觀點,不僅不利于我們民族藝術的發展,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振興以及在此繁榮。在此基礎上的藝術作品也只能被歷史逐漸淘汰。
(二)民族元素在中國油畫風景中表現出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1.問題
(1)民族元素在中國油畫風景中沒有表現出相應的氣勢,在單個元素方面沒有傳達出其獨特而又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整體規模上和我國民族文化元素多樣性,豐富性特點表現出相反的現狀。
(2)在運用民族元素的油畫作品中,有很大作品存在主體過于單調,缺乏新意,沒有現實感的現狀。
2.呈現出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
(1)功利思想作祟
當代有些畫家過于功利的思想在支撐自己創作“目的”,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根基已經不再是一個藝術家進行美術創作的基石。創作金錢化,目的商業化,藝術成為個人生存的砝碼。完全失掉了古代藝術大師應有的深厚藝術素養。就像吳冠中老師所說:真正的藝術是一種"殉道",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把他的一生,用他的真性情來從事藝術。
(2)不注重本土化的民族元素
很多藝術家在從事藝術創作的時候,喜歡把國外的一些元素應用于自己的畫面中,并以此為“驕傲”。在表面看來是自己的創意或者思想,但卻忽視了各個元素的內在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張冠李戴的笑話。只注重藝術表面的借用,而忽視其內在文化底蘊,長此以往,藝術創作必然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3)缺乏創新及思想上的探索
藝術創作不再是思想上的解放,不再是時代發展的旗幟,或時代進步的需要的體現,而是變為了一味追求“奇”“怪”“獵奇”等等不良心態的體現,缺乏創新及思想上的探索。
二.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我們的油畫風景
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從十九世紀開始,由于經濟、科技、人文科學、思想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理念等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文化思想和藝術思潮此起彼伏,從各方面沖擊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審美情趣。人們開始從各方面選取自己喜歡的,符合自己審美的趨向的藝術形式。油畫風景在我國的發展也有了很長的一段歷史,在這期間內我們對油畫有了很多不同以往的認識和發現,很多藝術家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藝術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當今社會人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在今天:油畫風景在中國的發展還遠遠未達到它在西方的水準。
這里有客觀的,歷史的因素,我們不能要求油畫在我國短短的發展時期能夠走出他在西方若干個世紀才走出的輝煌。但我們應當而且必須在起步階段在自己的發展思想的指導之下,形成自己獨特的發展方式,形成我們屬于我們的油畫發展之路。在此指導下我國的油畫風景是不是應該在描繪祖國大好河山,錦繡山村,繁華都市,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象,以及千變萬化的瞬間景象的基礎上,來反思和表現更深一層的精神內涵呢?
吳冠中老先生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你總不愿意穿極不合身的漂亮絲綢衣服吧,寧可穿粗布的大方合身的樸素服裝,這說明美比漂亮的價值高。泥巴不漂亮,但塑成《收租院》或《農奴憤》是美的。不值錢的石頭鑿成了云岡、龍門的千古杰作。吳老先生的本意是講述繪畫中的形式美的重要性。我們在這里引用這句話來說命令一個意思:中國的油畫風景和它在西方繪畫史中取得的成就相比是極為微小的,但我們可以將其中國畫,與中國的實際發展需要相結合,在實現其中國特色的基礎上繪制成一中屬于我們的特殊的“杰作”。
參考文獻:
[1]外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教材編寫組,外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
[2]李昌菊,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國油畫的重要實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6-1.
[3]吳冠中,我負丹青:吳冠中自傳[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