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邱小寒,1988年出生,男,江西吉安人,內蒙古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2級中國近現代史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近代現代史專業。
[中圖分類號]:D42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2--01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發布了《關于全國林業工作的指示》確立了“普遍護林,重點造林”的方針。根據這一方針,1950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農牧部就規定,必須宣傳和動員群眾有計劃的保護森林和植樹造林。綏遠省政府(當時的內蒙古自治區包括了綏遠省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也開始了植樹造林工作。綏遠省決定依據本省的實際情況劃分林區,在綏西、綏中、綏東,分別設立造林局,統籌計劃推動大面積的植樹造林。
內蒙古自治區規定植樹造林要以屯為單位進行植樹造林,具體辦法是各旗縣命令每個努圖克(區)選定一兩個條件好的屯子作為重點造林屯作為以后造林事業的基礎和借鑒,并因時制宜地進行春秋兩季植樹造林。
內蒙古自治區還規劃在風沙災害嚴重的地區組織群眾進行重點造林。1950年,內蒙古自治區開始組織群眾在烏蘭布和沙漠東北邊緣的磴口縣、杭錦后旗有計劃地建設我國北方第一條大型防沙林帶,1951年又開始營造內蒙古東部防護林工程。
“重點造林”是當時暫時推行的植樹造林政策,但是沒有對植樹造林政策做出具體規定,這樣就不利于調動人民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很快地,“重點造林”就中止了。
后來,植樹造林由“重點造林”發展為“公私合作造林”。根據1952年1月14日頒布的《內蒙古自治區公私合作造林暫行辦法》,公有宜林荒山荒地的合作造林具體辦法是:一、由私人或團體向旗縣人民政府申請辦理合作造林手續,簽訂公私合作造林合同,政府出土地、種苗,進行技術指導,私人或團體出工具、勞力,負栽植管理之責;二、合作造林完成以后由政府發給林權執照;三、合作造林之林權,經雙方同意可以自由買賣。原經營者或其繼承人有承領因公私合作造林產生受益地之優先權。
為了調動人民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當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還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獎勵育苗造林暫行辦法》,該《辦法》對公私合作造林規定了許多賞罰措施:“一、凡不能耕種之公私有宜林荒山、荒地除指定由專業機關直接經營造林外,私人、團體、學校及造林合作社均得按照法定手續,向當地人民政府承領并定期造林”;二、承領荒山、荒地造林后,森林所有權歸承領人所有,承領人未按計劃造林,或成林采伐后不繼續造林者,得撤銷其承領權;三、私有之宜林荒山、荒地,應獎勵該所有人與他人合作造林;四、政府貸款或實物給群眾或合作團體從事荒山、荒地造林經費困難者;五、對于尚未收益的私營與合作苗圃、在不能耕種的荒山荒地種植一般苗木的免征農業稅;六、對于經營大面積荒山荒地造林、私人或合作造林有顯著成績者給予名譽或物質獎勵”。
為了明確植樹造林后造林地的歸屬、造林后的收益歸誰所有等林權問題,更為了調動各方面植樹造林的積極性, 1952年2月27日,綏遠省人民政府頒布了《綏遠省人民政府關于林權劃分辦法》,它規定了當時的森林所有權歸屬分為國有林、村有林、私有林、合作林、團體林,還規定,村有林、私有林、合作林、團體林均須經過測量,埋置界標,由政府發給所有證,受法律保護。除村有林的收益須用于該地區之山林事業及村中公益事業外,私有林、合作林、團體林的收益全部歸森林所有者所有。
1952年3月11日,綏遠省人民政府發出了《關于春季造林指示》,“指示”要求各級地方政府要安排好土地、勞力、苗秧,即劃撥造林地、運輸和組織勞動力、準備好苗秧,并以召開造林動員大會的形式動員各機關、學校、團體、工廠、礦場等有組織的群眾進行植樹造林,以使群眾從思想上認識到造林的好處,做到“人人樂為,管載管活”。
1952年3月31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內蒙古自治區關于開展一九五二年植樹造林育苗工作的指示》,該《指示》號召“以積極發動群眾完成計劃,提高造林成活率為目標,展開全面性的植樹造林育苗工作”,要求“迅速行動起來,不準計劃落空,務使工作環節互相銜接,做到人不誤苗、苗不誤人”,并且提出了“誰造誰有”的政策;在造林方式上規定可以有合作造林、公營造林(機關、團體、部隊、學校造林)、私營個體造林(房前屋后、壟頭地邊零星植樹,并導向成片造林)三種方式;廣泛發動機關、部隊、學校、工廠、商店、居民開展植樹造林運動周,“有組織有領導有檢查,組織群眾進行相互檢查和評選比賽”。
秋季,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進行秋季造林工作部署,普遍地展開秋季造林運動。9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秋季造林工作的指示》,指示要求:抓緊農閑時間,動員農村廣大勞動力營造農田防護林及成片保安林,以農村合作互助組織為基礎帶動群眾進行公私合作造林,并發動當地機關、團體、學校等參加公營造林。
1950年,自治區植樹造林7.95萬畝,1951年為24.9萬畝,1952年則達到了61.95萬畝,1950到1952年全區完成造林面積90多萬畝。可見,20世紀50年代初期內蒙古自治區的植樹造林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