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碰傷的蘋果還是好蘋果,凍傷的香蕉也是好香蕉,但霉變水果只能扔掉。
一般來說,產生爛果子的原因可以分成3類:一是由于磕碰引起的機械性損傷;二是由于低溫引起的凍傷;三是由于微生物侵染引起的霉變腐爛。
這三類損傷中,機械性損傷是最常見的。因為碰撞變軟的部位,細胞發生了破損,一些無色物質被轉化為深色物質,使得傷口呈現出特別顏色(其實,切開的蘋果不立即吃完,也會變成褐色)。碰傷的水果只是不好看而已,只要在碰撞后短時間內吃完(別讓細菌在上面繁殖),這類“壞果子”并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而在冰箱里面放過的香蕉,會變得又黑又軟,這也是因為細胞破損所致。如果沒有細菌去搶占這些破損細胞的營養,這類壞果子也是相對安全的,雖然味道和口感會差一點。不過,由于細胞破損,流出的營養物質給致病微生物、特別是真菌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一旦被霉菌侵占,問題就不同了。
與碰傷、凍傷不同的是,霉變的水果,垃圾桶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把霉變部位去除再食用也未必安全,因為霉菌產生的展青霉素可以擴散到果實的其他正常部位。這樣看來,還是把已經霉變的水果都送進垃圾桶更保險。
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碰到一些變味的水果。比如,放久的蘋果散發出了酒味,還能不能吃?如果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的異常,口感上還可以接受,本著節約的原則,還是可以吃的。因為,水果(特別是蘋果)在長期儲存過程中,可能因為缺氧,轉而進行無氧呼吸,將蘋果內部的糖類物質轉化為酒精。于是,我們就聞到酒味了。這里還要同那些已經變軟變黑發出酒味的蘋果區別一下,因為,這種發酵的蘋果上很可能存在其他有害菌,這樣的果子最好按照霉變果子處理。(雨打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