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預期損失模型理論分析與最新解讀

2015-05-11 05:37:34梁德華李丹王力駿
會計之友 2015年9期

梁德華 李丹 王力駿

【摘 要】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現行的金融工具減值模型就由于其信用損失確定的滯后性備受質疑,IASB和FASB也一直致力于構建具有前瞻性的金融工具減值模型來解決這一問題。2014年7月24日,IASB發布的IFRS 9正式引入預期損失模型,用以替代已發生損失模型。文章通過對預期損失模型發展歷程的回顧、最新模型的解讀、新舊模型的對比和實例運用的分析加以研究,有助于對預期損失模型有更好的了解,從而為我國更好地運用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 預期損失模型; 三階段法; 已發生損失模型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09-0010-05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現行的金融工具減值模型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備受批評。究其原因,它是由已發生損失模型的規定性與當前經濟環境不相適應所造成的。該模型信用損失確定的滯后性,被認為隱藏了風險,引發了懸崖效應,產生的順周期性則被認為對擴大金融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后果。為了“幫助投資者增強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立即建立了金融危機咨詢小組(FCAG),提出構建具有前瞻性的金融工具減值模型,用以解決貸款及其他金融工具延遲確認信用損失的缺陷(鄭偉,2010)。同時,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也提出了“改進并簡化金融工具的會計處理”的要求。

金融危機的發生促成了IASB對金融工具準則的改革,并最終于2014年7月發布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IFRS 9),用以完全替代國際會計準則(IAS 39)。至此,IASB完成了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實施的金融工具全部改革。其中,金融工具減值問題受到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IFRS 9提出用預期損失模型替代現行的已發生損失模型,要求主體按照三階段法確認預期信用損失,并且在每個報告日更新預期信用損失的金額,及時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

二、預期損失模型的發展歷程

2014年7月24日,IASB發布了IFRS 9,引入預期損失模型,表明該模型初步被理論界和實務界所接受。預期損失模型從金融危機后首次提出到正式進入IFRS 9,經歷了漫長的歷程,其間有推崇更有質疑。表1匯總了IASB在金融工具減值項目上的重大事項。

2009年6月,IASB首次提出預期損失模型,計劃用來替代現行的已發生損失模型。它要求主體在持續經營的基礎上評估預期信用損失并提前確認信用損失。IASB于2009年11月發布了征求意見稿“金融工具:攤余成本和減值”,其中預期損失模型建議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的初始賬面金額,應當以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基礎,并考慮對未來信用損失的預期來確定。對預期損失的初始估算應在金融工具的存續期來確認,以實現損失的提前確認,從而減小風險。IASB還要求通過調整金融工具的實際利率來計量預期信用損失,該處理方法雖在理論上具有合理性,但在實踐中缺乏操作的可行性(金一禾等,2014)。

2011年1月,IASB和FASB聯合發布征求意見稿“金融工具:攤余成本和減值”的補充文件“金融工具:減值”,專門考慮金融工具減值問題。IASB和FASB以金融資產現金流量可收回性為標準,將金融資產分為好賬和壞賬,然后分別確認不同的預期信用損失,但是IASB的二分類法卻并沒有受到外界的廣泛支持。

2013年3月,IASB再次發布了征求意見稿“金融工具:預期信用損失”,在之前的基礎上提出了預期損失模型的三階段法。IASB建議自初始確認始,按照信用質量的惡化程度和是否存在客觀減值跡象,具體在三個階段分別確認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或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這一期待已久的金融工具預期損失減值模型是被“寄予厚望”的。

三、最新預期損失模型的解讀

(一)范圍

預期損失減值模型主要適用于以下金融資產:按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存在給予信貸現時義務的貸款承諾(除非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適用于IFRS 9的財務擔保合同(除非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屬于IAS 17范圍的租賃應收款以及屬于IFRS 15范圍的合同資產。

(二)一般方法

預期損失模型的一般方法為三階段法。該方法要求除了所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以外,必須通過損失準備計提12個月的或者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對于所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IFRS 9另有規定。

具體來說,第一階段,自初始確認以來信用風險沒有顯著增加或在報告日存在低風險的金融工具,應確認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并應按其賬面總額計算利息收入。第二階段,自初始確認以來信用風險顯著增加,但是沒有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工具,應確認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同樣按其賬面總額計算利息收入。第三階段,在報告日存在信用減值的金融工具,應確認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并應按賬面凈值(即扣除預期信用損失后的金額)計算利息收入。表2列示了三個階段的區分標準、預期信用損失和利息收入的確認。

筆者發現,信用風險是否顯著增加作為是否將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變為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的標準,將第一、二階段區分開來。而金融資產利息收入的計算由總額法改為凈額法的觸發點是以資產發生信用減值為基礎的,這就區分了第二、三階段。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預期損失模型三階段的劃分具有可逆性。IFRS 9要求,除所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工具之外,如果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后顯著增加并在后續報告期間發生相反變化,并且累計信用風險并未顯著高于初始確認時的風險,則金融工具的預期信用損失可變為按相當于12個月預期信用損失的金額計算。IFRS 9還規定,如果在采用凈額法一段時間后,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有所改善從而該金融資產不再發生信用減值,且這一改變在客觀上可與自采用凈額法后發生的某一事件相聯系,則應改為總額法。

(三)信用風險顯著增加的評估

信用風險顯著增加的評估是三階段法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評估的結果決定了金融工具所處的階段,進而影響預期信用損失的金額。

判斷信用風險是否顯著增加是以初始確認后違約發生概率的上升為基礎的,并且IFRS 9對信用風險是否顯著增加的評估強調職業判斷,允許采用各類方法來加以判斷,而無需將違約的明確概率作為輸入值包括在內。

(四)預期信用損失的計量

對于預期信用損失的計量,主體不僅需要考慮有關過去事項、當前的狀況,還包括關于未來經濟狀況的合理及可予驗證的信息。同時,IFRS 9將合理的信息定義為通過正當方式即可獲得而無需付出額外成本的信息。

IFRS 9要求主體不能僅基于最可能出現的結果來估計預期信用損失,而將其定義為,以發生違約的相應風險為權重的信用損失的加權平均值。這意味著盡管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無需考慮每一可能發生的情形,但至少必須考慮信用損失發生及不發生的風險或可能性,即使發生信用損失的可能性很低。

為反映時間價值,預期損失在報告日使用的利率應當根據在初始確認時確定的實際利率進行折現。而在此之前的征求意見稿中,對于未發生信用減值的資產的貸款損失準備允許使用無風險利率至實際利率之間的任何利率進行折現,IFRS 9則統一規定為使用實際利率。

(五)修改和沖銷

如果對金融資產合同現金流量進行重新確定或其他修改后,按照IFRS 9的規定應當予以終止確認,則應當將修改的工具作為一項新工具處理。而如果對其修改并未導致終止確認,則應當將新的預期合同現金流量按照原實際利率加以折現確定金融資產的總賬面價值。對于計算得出的修改利得或損益則計入損益。

如果主體合理預期無法收回金融資產的賬面金額,則IFRS 9要求主體直接對金融資產的賬面總額進行減記。

(六)列報與披露

對于利息收入的列報,IFRS 7的規定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要求必須作為單獨項目列報,但就其計算方式仍有所不同(總額法與凈額法)。對于減值損失,IFRS 7作出相應的修訂,包括減值損失的轉回和減值利得,應在損益及其他綜合收益表中作為單獨項目列報。

為了使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了解信用風險對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時間和不確定性的影響,IFRS 9引入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的同時,IFRS 7也相應地新增了廣泛的披露要求。IFRS 7要求關于信用風險的披露內容包括:有關主體信用風險管理實務及其如何與預期信用損失的確認和計量相聯系的信息,包括用于計量預期信用損失的方法、假設和信息;使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評價財務報表中因預期信用損失導致的金額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包括預期信用損失金額的變動及此類變動的原因;關于主體信用風險敞口的信息,包括重大信用風險集中。

四、預期損失模型與已發生損失模型的對比

金融危機后,人們對已發生損失模型關于會計事項記錄的及時性、相關性產生了懷疑,新發布的IFRS 9也要求對金融工具減值采用預計損失模型。但目前,IASB、FASB以及我國金融工具減值使用的還是已發生損失模型。筆者將從理論基礎、實務操作和經濟基礎三個方面對兩個模型進行對比分析。

在已發生損失模型下,企業需要在資產負債表日對除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進行賬面價值檢查,當有客觀的證據表明其金融資產發生了減值,就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在預期損失模型下,企業在對金融資產進行初始確認時,就需要對該金融資產12個月內可能會發生的預期信用損失進行預計,當信用風險顯著增加或存在信用減值時,確認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

首先,從理論基礎上來看,已發生損失模型基于過去交易或事項的發生觀,強調只有已發生損失的事件等客觀證據顯示未來現金流量減少,才根據歷史損失率來確認信用損失(梁潔紅等,2014)。預期損失模型考慮過去及現在,更包括可得到的未來的信息,強調對預期的判斷。因此,可以說已發生損失模型立足于過去的發生觀,更為關注信息的可靠性,而預期損失模型,更為偏重于信息的相關性。現行會計準則目標以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資者需求為核心,要求提供相關、可靠的信息,會計準則的變化也傾向于信息的相關性、及時性和反映經濟實質的方向。從這個角度來看,預期損失模型的引入順應了會計準則變化的趨勢和方向。同時,前瞻性的信息與未來現金流量的配對更具一致性,預期損失模型在這一點上具有相對理論優勢。

其次,從實務操作上來看,預期損失模型和已發生損失模型在確認門檻、計量信用損失的基礎、信用損失的確認、各個類別轉移標準、利息收入的計量基礎上存在顯著不同(王紅軍和劉威,2010)。預期信用損失模型沒有確認門檻,初始確認即確認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它將有關過去事項、當前狀況的信息以及關于未來經濟狀況的合理及可驗證信息作為計量信用損失的基礎,按照三個不同階段分別確認不同的信用損失。同時該模型以信用風險是否顯著增加或存在信用減值作為各個類別的轉移標準。對于第一、二階段,利息收入的計算以賬面總額為計算基礎,第三階段則是以凈額計算的。而對已發生損失模型,它將是否存在客觀減值跡象作為確認門檻,以過去事項和當前狀況為計量信用損失的基礎,確認信用減值。同時,該模型不存在轉移標準確定的問題,利息收入也一直以賬面總額為計量基礎。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相比已發生損失模型,預期損失模型操作較為復雜,強調更多的職業判斷,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同時也更易被用于利潤操縱。

最后,從經濟后果上來看,已發生損失模型要求只有當客觀證據表明發生了減值,才需要計提減值。這種對信用損失確認的滯后性,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隱藏了風險,易于引發懸崖效應。同時,在經濟景氣、資產價格上揚的大環境下,會低估資產未來可能產生的損失,未計提足夠的減值準備;而在經濟下滑、資產價格下降時,又傾向于多計提減值準備,因此會導致順周期性效應(鄧永勤等,2014)。而預期損失模型需要提前確認預期信用損失,可以平滑資產減值損失在會計期間的確認金額,消除滯后性影響。

五、案例

A銀行發放了一份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1 000萬元貸款,年利率5%,實際利率也為5%。20x1年12月31日,鑒于從初始確認以來,信用風險沒有顯著惡化,A銀行確認了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20萬元。

20x2年,A銀行認為該項貸款的信用風險與初次確認相比已有顯著增加。由于此項信用風險的增加,A銀行確認了該貸款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該項損失準備的余額為30萬元。

20x3年12月31日,借款人有重大財務困難,A銀行修正貸款的現金流量。它將貸款的合同期限延長一年,修改后的剩余期間是3年,但這一修改并不導致貸款的終止確認。

A銀行在對條款進行修改后,對金融資產的現金流量進行了重新評估,以5%的實際利率重新折現,作為其新的現值,并將新的折現金額與原來確認的折現金額之間的差異作為修改損益。A銀行將計算得來的300萬元確認為修改損失,貸款總金額減值為700萬元,并將300萬元的損失計入利潤表。

A銀行重新進行了減值準備評估,將修改后的合同約定現金流考慮在內后,評估其是否應繼續以貸款存續期間為限計提信用減值準備。A銀行將當前信用風險(基于修改后合同現金流)與期初信用風險(基于初始未修改合同現金流)進行比較,認為該貸款在報告日并未發生信用減值,但較初始確認時信用風險顯著增加,仍按照貸款存續期內預計信用損失進行減值準備確認。報告日當天,存續期內信用減值準備余額為100萬元。

根據上述案例背景,制表3。

解釋:如果金融資產并非所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或自初始確認后并未發生信用減值,其利息收入應通過針對總賬面金額應用實際利率法來計算。20x1年未發生信用減值,此時利息收入的計算適用該方法。下同。

解釋:根據準則要求,除了所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之外,預期信用損失必須通過損失準備計量。因此時信用風險并沒有顯著增加,A銀行根據合理、可驗證的信息僅確認12個月的預期損失。與已發生損失模型處理不同的是,新處理方法將減少A銀行凈利潤和金融資產凈值20萬元。

解釋:根據準則要求,除了所購買或源生的已發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之外,如果自初始確認后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顯著增加,該金融工具的損失準備應按照相當于整個存續期預期損失的金額計量,除非該金融工具在報告日的信用風險較低。該報告期內,A銀行識別到有重大的信用風險,進入預期信用損失模型的第二階段,需要確認整個存續期的預期損失。與上一報告期確認的12個月預期損失相比,多確認了10萬元的預期損失,累計預期損失達到30萬元。同樣,與原處理辦法不同的是,A銀行根據歷史信息、現時情況及對未來的預測,使當期凈利潤下降10萬元,該貸款累計計提減值準備30萬元。

解釋:根據準則要求,如果金融資產合同現金流量的重新議定或其他修改并未導致終止確認,主體應當重新計算金融資產的總賬面金額(即針對任何損失準備作出調整前的攤余成本金額)。這應通過將新的預期合同現金流量(修改后)按照原實際利率折現進行計算,且計算得出的修改利得或損失應計入損益。如果主體合理預期無法收回金融資產的賬面金額,則IFRS 9要求主體直接對金融資產的總賬面金額進行減記。IFRS 9規定,沖銷構成終止確認事件且可能與整項資產或部分資產相關。該案例中,A銀行與客戶修改了貸款合同中部分約定,則需對預期現金流進行調整,根據實際利率折現后,調減原攤余成本至700萬元。

準則還要求,自調整攤余成本后,主體應通過將報告日(根據修改后的條款)發生違約的風險與初始確認時(根據原本未修改的條款)發生違約的風險進行比較,評估自初始確認后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是否已顯著增加。A銀行持續對信用風險進行評估發現,與期初確認金融資產時相比,其違約風險顯著增加,新增預期信用風險70萬元。

至此,該貸款因信用風險產生了資產減值損失100萬元,并相應計提了100萬元資產減值準備,3年來凈利潤減少100萬元,資產減少100萬元。

2.后續影響

20x3年發生的修改合同條款致使預期未來現金流有重大改變,而該事件可被認定為上文所提到的“信用減值”。此后利息收入應以此攤余成本余額(包括針對任何損失準備作出調整的總賬面金額,不是700萬元而是600萬元)乘以實際利率,即凈額法來計算20x4年的利息收入。

值得關注的是,導致金融資產利息收入的列報由總額法改為凈額法的觸發點是以資產是否發生信用減值為基礎。這不同于將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變為整個存續期的預期信用損失時所采用的、基于金融資產信用風險顯著惡化的標準。

此外,如果在采用凈額法一段時期后,金融工具的信用風險有所改善從而該金融資產不再發生信用減值,且這一改善在客觀上可與自采用凈額法后發生的某一事件相聯系,則應改為采用總額法來計算利息收入。

六、預期損失模型的采用對我國的影響

根據IASB的要求,IFRS 9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并且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提前采用。屆時,預期損失模型也開始全面使用。按照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持續趨同的路線圖,IFRS 9的出臺必將對我國會計準則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IFRS 9關于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金融資產減值的相關要求都與我國現行準則截然不同,國內對預期損失模型的總體態度也是貶多褒少(鄭偉,2010)。立足基本國情持續趨同是我國的一貫原則,對待預期損失模型也應把握這一原則。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型的引入必然對我國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預期損失模型的出現反映了會計準則變化的總體趨勢和方向,更為強調決策有用性和面向未來,偏向于信息的相關性,對未來現金流量更為關注。FASB和IASB在修改準則的同時對財務概念框架也進行了修改,為預期損失的實施提供理論基礎和邏輯支持(王菁菁等,2014)。而該模型與我國相關會計原則和準則存在明顯沖突,這也是它在我國飽受批評的主要原因。因此,財務概念框架的修改和調整將是預期損失模型引入的基礎。

其次,相比現行減值模型,預期損失模型實務操作較為復雜,更為強調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同時也留下很大的盈余管理空間。而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內部評級和風險管理體系尚不完善,缺乏相應的信用損失的數據,同時我國社會信用和外部信用體系及定價機制還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實務操作困難。因此,預期損失模型的引入不僅將對我國財務概念框架產生重大影響,為達到實務操作要求,我國還需在數據積累、風險管理、人員培訓、內外部評級體系完善等方面付出努力(王菁菁等,2014)。

我國作為新興經濟體中的代表,在密切跟進國際會計準則發展的同時,應該采取審慎態度,酌情進行試點,積累經驗,不能照搬國外的經驗。銀行需要充分理解新準則的要求,評估現有數據收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及信息系統與實施預期損失模型要求的差距,有計劃地進行人員培訓、體系構建和系統升級,以達到實務操作要求。同時由于我國銀行在金融資產減值準備方面受雙重監管,因此在預期減值模型的引入和實施時,要加強會計部門和金融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使之更加符合我國的國情。

【參考文獻】

[1] IASB.IFRS 9: Financial Instruments[S]. 2014.

[2] IASB.IFRS 9: Implementation Guidance[S].2014.

[3] IASB. Exposure Draft Financial Instruments: Expected Credit Losses[S]. 2013.

[4] IASB. Exposure Draft Financial Instruments: Amortised Cost and Impairment[S]. 2013.

[5] 鄭偉.預期損失模型缺陷與會計監管獨立性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10(5):17-24.

[6] 金一禾,汪祥耀.后危機時代金融工具減值準則的國際趨同[J].財會月刊,2014(4):104-107.

[7] 梁潔紅,洪靜明,陳昕,等.金融資產減值模型與審慎監管要求的差異與協同——基于廈門轄內某中小城商行數據的經驗分析[J].金融監管研究,2014(1):52-64.

[8] 王紅軍,劉威.國際金融危機下金融資產減值方法的轉型[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1):26-30.

[9] 鄧永勤,康麗麗,李朝陽.論金融工具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性[J].會計之友,2014(8):14-17.

[10] 王菁菁,劉光忠.金融工具減值預期損失模型的演進與會計準則體系變遷——兼評IASB《金融工具:預期信用損失》征求意見稿[J].會計研究,2014(5):37-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日韩免费成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视频a|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 夜夜爽免费视频|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九九热在线视频| 日韩高清欧美| 中国精品久久| 久久动漫精品| 91小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黄|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欧类av怡春院|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色综合中文|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v| 日韩午夜片|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1区2区3区| 国内精品免费| 啪啪国产视频| 国产91小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福利|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91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国产91色在线|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一区黄色|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午夜片|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理论精品| 日韩黄色精品|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黑人在线|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亚洲精品老司机|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看国产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国产剧情伊人| 亚洲天堂日韩在线|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