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金 殷大偉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行業得到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作為建筑業應用最為廣泛的主要材料之一的商品混凝土,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是否達標。在科技水平進步的影響下,商品混凝土生產工藝也實現了較大改進,但隨之而來的是監管方面的諸多問題,監管的不到位、不合理造成商品混凝土質量的降低,對建筑工程的正常建設也造成了較大影響。該文從監督管理角度出發,探討在今后商品混凝土工作中應當注意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監督管理 商品混凝土 質量 應用
中圖分類號:TU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098-02
通常情況下,商品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或者一定的外加劑、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在集中攪拌站經過攪拌、成型后出售的,并在一定的時間內由運輸車輛將混凝土運送到指定地點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的成型是一項系統的工作,涉及原材料的選定、配比,生產、運輸、澆筑、養護等諸多環節,如果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極容易造成混凝土強度不夠、凝結時間異常、實體裂縫、耐久性不夠等質量問題,嚴重影響建筑工程施工。在商品混凝土整個生產應用流程中,加強監督管理有助于保障工序的有效銜接,是提升商品混凝土質量的切實保障。
1 商品混凝土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商品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的問題
部分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對生產管理缺乏有效監督管理,沒有相應的制度規章,責任心不強,對生產合同也沒有進行科學、合理地規范管理,造成許多工作在實際中落實不到位。一方面,企業沒有建立與材料相關的臺賬,無法如實反映實際用料情況。對砂、石等進場材料的審核、查驗工作也不到位,抽樣復檢工作不足,造成部分材料質量、批次相差較大,影響混凝土的正常生產。混凝土配合比的配置頻次也有一定不足,在實際生產中對配合比的調整多是依據工作人員的經驗進行,沒有足夠的理論基礎支撐,混凝土質量無法得到科學、可靠地控制。
另一方面,企業實驗室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商品混凝土生產行業,部分企業不具備自身檢測資格,多是委托具備見證檢測資格的檢測機構實施專項的檢測工作,在檢測現場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相關試驗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1.2 商品混凝土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主要包括運輸、澆筑、養護幾個環節。一方面,混凝土的運輸需要特種攪拌車進行,部分車輛在清洗后罐體內水并未釋放干,或者在車輛運抵施工現場后,工作人員為方便混凝土坍落,都會有意無意間增加罐體內的水分,造成混凝土的離析、泌水,影響了混凝土硬化后的強度和耐久性,工程澆筑施工中混凝土脹模、跑漿現象頻發,產生一定的工程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商品混凝土在成型后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澆筑,在生產方與施工企業無法保障有效共通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調度的缺失。如一座樓房建筑工程需要在底板、梁、柱等多個工程項目中使用C20~C40間的不同強度的混凝土,高層還需要泵送,因此施工現場與混凝土生產企業應當進行及時、有效地溝通,才能保障混凝土的高質量施工。此外,施工單位使用商品混凝土前需要試驗站出具檢測合格報告。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施工單位與試驗站間存在一定的利益輸送,無法對混凝土實現高標準、嚴要求的監督管理。試驗站的中間角色也對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及時了解、學習與混凝土相關的章程、規定,保證工作的質量[1]。
2 加強對商品混凝土質量的監督管理措施
商品混凝土的生產、使用涉及多個工作環節,對流程環節進行切實有效地監督管理,是促進工作順利進展,提高質量、效率的有效保障措施。
2.1 提高各個關系單位的認識,形成共識
相關政府單位應當通過多種媒介、培訓等方式,切實提高各級建設單位及散預管理單位對高質量混凝土的認識。混凝土本身工序較多、機械化程度較高,材料配比、攪拌、運輸、澆筑、養護等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管理部門要將對混凝土的質量監管納入建設工程監管體系當中,強化日常監管,定期、不定時地進行抽樣檢查,以高標準、嚴要求的制度約束各級單位的生產活動。散預管理部門也可以成立專門的混凝土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專人專責,切實提高對混凝土的監督管理力度。
2.2 嚴格混凝土市場監管
低質低價的產品一直是各行業優化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嚴格進行混凝土行業市場監管,強化對生產企業的資質管理。對于從事商品混凝土生產的企業要持有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認證通過的資質證書和散預管理單位對企業產品的備案登記信息,在相應允許范圍之內進行規范的混凝土生產。建設工程質量監督部門要嚴格審查混凝土生產企業試驗室資質,確保相關設備、人員符合規定。對混凝土行業既有的生產企業,要進行動態、常態地檢查,對不具備規定資質條件的企業限期進行整改,整改后仍不達標的企業及時進行淘汰,撤銷其生產證書,嚴禁無資質的企業破壞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3]。
對于市場中良好運作的企業,納入統一的質量監管體系。管理部門引導企業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嚴謹的質量管理信息網絡,完善對供貨單位的資質審核、對生產材料的質量校驗、對混凝土輸出渠道的嚴格把控,通過生產企業的共同努力,由點及面形成具有統一標準要求的混凝土行業規范。
2.3 加強對施工現場混凝土使用的監管
在混凝土使用中,澆筑、振搗以及養護等關鍵性環節要嚴格監管,確保施工工序符合混凝土的最佳質量狀況。建筑施工單位應當事先與混凝土生產企業溝通,詳細了解每一工程項目所使用混凝土的具體規格、標準,安排好現場施工條件,制定一定的計劃,并提交工程監理人員審核。同時,工程施工中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督導,施工前要再次審核混凝土質量報告及工程進展情況,復核無誤后進行施工;如果存在不恰當的施工行為,要及時暫停作業,向監理部門或者上級工程師報告情況,依據專業工作人員的工作調整方案進行對應的工序調整。對于施工中發現混凝土質量不達標的情況,應當中斷施工,待混凝土整改合格后進行下一步施工作業[2]。
2.4 提高相應工作人員素質
在混凝土生產企業及建筑施工單位要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混凝土對于整個工程質量的重要作用,明確各個環節對應人員的職責。對于現有的工作人員,要定期進行培訓,學習、了解新的生產技術,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術水平,避免單純依靠經驗進行材料調配、生產的現象;選用經驗豐富、專業知識水平高的優秀技術人員成立質量督導小組,對混凝土生產、使用各環節及時跟進了解,確保混凝土的有效使用。
3 結語
混凝土從材料調配、生產到施工使用,需要多個工序,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混凝土質量,乃至對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在保障混凝土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前提下,通過施工單位與混凝土生產方的有效配合,在監督管理部門的引導下,形成貫穿混凝土生產使用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是提高混凝土質量的切實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 鄧則林,李黨義.關于商品混凝土質量監督管理的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4(5):331-332.
[2] 仲崇宏,徐祿吉.淺談商品混凝土質量監督管理[J].四川建材,2010(3):118-119.
[3] 王韜.商品混凝土質量監督管理措施探討[J].江西建材,2014(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