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堯 嚴謹
摘 要:工程測量工作貫穿于海洋工程結構物建造的始終,作為海洋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并掌握一定的工程測量基本理論和技術非常必要。結合該校船海專業建設的現狀,探討并分析了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手段、教學體系、軟硬件建設、項目式教學方法的引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關鍵詞:工程測量 船海專業 存在問題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174-02
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是工程建設的主導技術,常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建設制造工作的基本技術[1]。與船海專業主要的力學、數學相關課程重視理論教學不同,工程測量的課程精髓體現在對學生的實踐教學上,完成該課程的教學過程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驗和實習教學,加強工程測量技能的培養訓練。
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廣東省作為國家海洋經濟綜合開發試驗區,也提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目標。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和捍衛海疆完整,離不開船舶及各類海洋工程裝備建設。海洋工程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使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高校面臨著巨大地挑戰和千載難逢的機遇,行業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不斷提高,兄弟學科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例,為適應市場要求,本科教育不斷改革,近年來增設了不少新的課程,《工程測量》作為港航和土木工程相關專業的傳統課程,由于其在海洋工程中較強的實用性,作為重要課程被引入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教學中。近年來,隨著測繪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產上對傳統工程測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教學中一些不適應或者脫離實際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這迫切需要重現認識和改革舊有工程測量的教學體系和方法[2],結合船海專業實際,與時俱進,探討和解決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努力培養出適應新世紀船海專業“三能”(能安心、能吃苦、能創業)應用型人才。
1 該校船海專業課程建設
廣東海洋大學作為一所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以應用學科為主體的多科性海洋大學,學校人才培養的特色是培養“能安心、能吃苦、能創業”的“三能”應用型人才。隨著學校“建博增碩”工作的深入發展,學校黨委已明確提出該校類型定位是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的正確決策,但就該校辦學層次、學科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看,仍然是以本科教學為主,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作為學校的二級學院,工程學院各專業一直十分重視實踐教學,這是學院教學工作的一大特點,依托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以及校外實踐基地等平臺,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在其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課程設計、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等實踐教學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樣的背景下,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充分結合企業實際需求,著力改革完善教學體系,新開設了《工程測量》這門課程。
2 工程測量課程教學實踐及存在問題
2.1 講授方式單一,教材內容多而課時有限
目前工程測量的教學仍然以單純的講授式為主,即上課老師講學生聽,講授的方式多為填鴨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少,這就造成了課堂趣味性不足,學生聽課的積極性有待提高。事實上,教師與學生是一種平等關系而非垂直關系[3],如果教師講授的內容總是遠離實際、學生生活,那么效果可想而知。
船海專業《工程測量》教學所用教材是全國統編教材,理論知識占了大部分而實例較少,有些內容很深脫離實際,無法很好地體現一門實踐課程的專業技能訓練。此外,教材中所介紹的均是一些老式儀器,如:水準儀、經緯儀等,并且儀器的操作方式非常老舊早已淘汰。隨著各種新標準、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工程測量也在逐漸走向數字化、智能化,這些新知識在書本中僅僅簡單提及。面對船海專業僅有32學時的《工程測量》課程,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單元,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保證質量很關鍵。
2.2 教學儀器陳舊,不能滿足現代測量教學要求
該校《工程測量》教學儀器比較陳舊,如水準儀、經緯儀等,多為十幾年前的老舊儀器,部分儀器有破損不完整、無法操作的問題,由于南方天氣潮濕,部分光學儀器由于內部發霉造成堵塞看不清的情況。學生分組實驗時,有不能調平、看不清的情況發生,隨著測繪技術的發展,即使是學校后來購置的全站儀都已經不能滿足測量教學要求,儀器的更新換代問題突出。
2.3 學生動手能力不足
在《工程測量》的學習中,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不強,實驗的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有:(1)設備問題。即陳舊的教學設備數量上嚴重不足,質量上存在年久失修不能調平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積極性;(2)教學問題。由于課程設置學時不足,收縮了實踐教學學時,學生往往只能在一次實驗課上有機會動手操作;(3)態度問題。學生對實踐內容不夠重視,缺乏自主性,往往上課之前對儀器的操作使用不熟悉,依賴于教師現場講授,對于一些復雜儀器操作的掌握顯然不夠。
2.4 缺乏與學科間的聯系
與其它課程相似,船海專業《工程測量》的教學也存在著與該學科脫節的情況,由于國家統編教材主要針對土木、測繪專業的學生,而船舶與海洋工程實踐中的測量手段與方法應用有所不同,造船行業常常在鋼板放樣、分段合攏等重要環節需要進行精密測量。學生通過學習往往只是掌握了土木工程測量的一些方法,對于該專業的應用卻一無所知,這也有背于在船海專業開設《工程測量》課程的初衷。
3 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
3.1 豐富教學手段,精選教學內容
在課程內容較多而課時較少的情況下,應精選課程內容,突出“少而精”的原則,講授內容應以測繪理論知識為重點,以現代測量技術為手段,以最新測繪成果為主線,以滿足行業測量需要為目的。對測繪原理、儀器的使用重點講,針對船舶專業的教學內容有側重地講授。總之,對測量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既要保持理論的系統性,又要注重其實用性,以及知識性、趣味性。
作為教師也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教學模式、視頻教學結合實踐教學,在講授“高程測量”“距離測量”“角度測量”這三大基礎測繪要素的相應章節時,把相關設備儀器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聽完測量原理、儀器使用后,能夠有機會當場演示或者使用儀器,結果是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真正把所學知識印在腦海里。此外,作為容易結合實踐的課程,可以就引入慕課式教學進行初步探索。
3.2 加強軟硬件建設,為實踐教學提供保障
建議學校應當注意加大對實踐教學所用儀器和設備的資金投入,圍繞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契機,完善開展實踐教學所使用的軟硬件設備,解決試驗儀器設備的數量和質量的不足,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教師可以結合該專業課程實際,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學計劃,列出所需配套軟硬件設備清單以供參考。此外,學校應注意加強與本地企業的合作聯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去企業的實踐基地鍛煉。
3.3 優化教學設計,增加實踐環節
工程測量是一門服務于工程的應用學科,許多內容與工程施工密切相關,為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有關施工測量的內容需結合具體工程進行講解,其間采用演示加學生實操模式,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而課程實習作為《工程測量》特色的一環,對于該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通過實習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將所學知識實際應用于工程的能力,加深了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通過該次改革,希望能夠規范涉海專業校內實習方案,由于船舶專業沒有課程實習環節,希望今后能夠增加實驗教學課時,將課程實習內容加入到實驗課程中,以便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3.4 引入項目式教學,突出專業特色
項目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4]。通過項目制定、計劃制定、計劃實施、成果展示、總結平分五個步驟完成教學,該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作為成功范例引入船海專業《工程測量》教學中。
引入項目式教學可以有效改善目前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工程測量項目式教學促進教師自身的素質提高,所擔任的角色由傳統教學中心人物轉變為指導者、輔助者,具備項目規劃和建立課程評價體系的能力。第二,工程測量項目式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自主解決一系列問題,鍛煉了分析、解決、應變能力。第三,引入船舶制造案例教學后,充分體現了與專業的聯系,有利于學生更加清晰掌握學科中的應用知識,提高對課程的重視程度,最終達到了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
4 結語
船海專業《工程測量》由于是專業新開課程,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不斷發現并探索。工程測量的實踐教學更是該門課程的重中之重,由于一些客觀或者主觀原因,前期試驗的教學效果與預期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通過豐富教學手段、加強實踐教學軟硬件建設、優化教學設計、引入項目式教學方法,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對癥下約,進一步提高了船海專業《工程測量》的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同時,海洋世紀呼喚專業的技術人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完全符合該校建設“三能”人才培養的目標,對服務廣東海洋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寶峰.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礦山測量,2005(3):67-68.
[2] 韓月嬌,王麗敏,宋欣,等.關于《工程測量》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4(16):238-240.
[3] 張紅華,孫江,趙威成.工程測量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礦山測量,2009(5):92-95.
[4] 李海峰,徐林榮,李軍,等.面向現代測繪技術的《土木工程測量》教學體系改革方法探討[J].廣西輕工業,2011(8):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