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
摘 要 在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今天,職業教育也面臨著深化改革發展的內外在需求。“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是當前職業學校變革教學模式,持續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之一。筆者大膽將此教學法應用于焊接專業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行為引導 焊接專業 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4.038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uided Approach Behavior
in the Welding Professional Classroom
ZHOU Ka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Changzhou Railway Branch, Changzhou, Jiangsu 213011)
Abstract In today'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evelopment, deepen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mand. "Behavioral guidance based Approach" is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chool reform teaching model,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inue to deepen the curriculum reform,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e author boldly applies this teaching method in welding teaching, 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behavior guide; weld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methods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期,“國家經濟呈現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常態,從本質上來看,其核心要義是指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開始減速換擋,毅然告別傳統的粗放式增長模式,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續的中高速增長階段全力邁進、全面轉型。”①在經濟深刻轉型中,人才的制約因素和擴展效應在成倍增長,尤其是生產型企業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過程中,對掌握高新技術技能的人才需求倍增,并成為企業用工的“新常態”。但反觀人才供給方,職業學校畢業生普遍適應高新技術崗位能力較弱,自身綜合素質較低,遠遠不能滿足企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因此,樹立以能力為本位、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觀,創新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是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筆者針對職業學校焊接專業教育的特點,努力探索嘗試應用“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以期提高焊接專業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知識+技能+素養”三提升。
1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內涵、特點及優勢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全面職業素養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所謂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就是“將某一單元或某幾章(節)的教學內容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用實習課題的形式將它們有機地組合(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且集行為引導、模塊、激發、互動以及觀賞性、趣味性、節約性、功能性于一體,從而完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教學目標。”③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最集中的特點便是“參與性”。它需要調動教學雙方共同的積極性,完成具有挑戰性的教學任務。對教學者來說,找對教學過程中學習者的興趣點是行為引導的關鍵點;而對于學習者來說,學習的內驅力是被行為引導的關鍵點。只有教學雙方共同參與,共同完成具有挑戰意義的教學任務,才能構成行為引導教學過程的完整數據鏈,達到知識遷移、技能應用、素質提高的“三提升”目的。筆者結合課堂實例,具體分析實施“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主要優勢如下:
(1)觸發內生學習動力。在焊接專業教學中,教學者的首要工作便是觸發學習者對所學專業產生內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起他們技能成才的欲望。但焊接專業課程往往呈現“三多”難題,即理論多、難點多、術語多。比如金屬材料熱處理課程,學生的任務在于學習常用金屬材料的分類、成分、性能、結構與結晶、熱處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教師的任務在于以合金成分為基礎,合金組織為主線,性能為關鍵,重點闡述合金成分、組織、性能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規律。學生缺乏生產實踐的直觀感受,學習興趣偏低。如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教材內容設計游戲、創設情境、對比實驗、觀察視頻等行為引導的方式,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2)提高教學者的引導能力。教學課堂的變革一定是隨著教學者自身教學能力的提高而隨之產生變革的。使用“引導型教學法”,課堂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知識信息流已不是單向地的在教師與學生中流動,而是多向式、交匯式的流動,這種流動需要教師成為真正的學習引領者,而非過去概念中的知識傳授者。因此,在引導型焊接專業教學體系中教與學應是一種“共生系統”,講求的是師生對學習任務的民主參與,學生間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如在教授《灰鑄鐵》模塊中,可采用“三張紙拉力游戲”、“便利貼形式展示鐵與鋼的區別”等學習活動,結合“寶劍淬火”視頻等,在師生互動的參與式教學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2 “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施教方法
2.1 張貼板教學法
“張貼板教學法是在張貼板面上別上由學生或老師填寫的有關討論或教學內容的卡通紙片,通過填加、移動、拿掉或更換卡通紙片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的研討教學法。”④在焊接專業教學中可用于制定項目計劃;收集解決問題的建議;討論和做出決定;收集和界定問題;征求意見。比如:針對介紹灰鑄鐵的焊接性能,可以借助分組討論形式,用“張貼板教學法”來認識鋼和鐵的區別。將學生分成6組每次大概6~8人進行,利用已學知識和生活常識,自主探究討論鋼和鐵的區別,最后要求每組學生用“表格形式和便利貼形式”展示出來,并由教師對每一組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通過張貼版“比一比”哪個組總結得更全面、更完整、更能區別鋼和鐵兩種金屬。從案例中可以清楚看出,張貼版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分組討論;設計流程是教師出題→分組討論→張貼展示→教師反饋;信息流在分組討論和張貼展示環節是呈現多向式和交匯式的;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在小組張貼版公開展示的要求中被增強了。學生積極地討論、積極地思考,善于動腦,相互交流,團結協作,很好地通過“張貼板教學法”完成了學習任務。
2.2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采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⑤比如,在《金屬熱處理》模塊中,設計多個金屬加熱冷卻比對實驗項目,讓參加項目教學工作小組的學生親身參與,通過實驗數據和項目過程,加深對金屬熱處理的直觀認識。具體教學過程可設計為:導入→知識講授→項目實驗→對比總結。在導入環節通過視頻展示央視紀錄頻道紀錄片《打刀技藝》,觸發學生的直觀感受與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觀察中思考琢磨,學生利用前導課程的知識總結打刀的技術過程;在知識講授環節詳細介紹我國在西漢就已經廣泛采用的 “淬火”的技術記錄。得出結論:這是一種叫做熱處理的金屬處理方法,是改變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的有效途徑;項目實驗環節是項目教學法的核心環節,該課分兩個步驟完成項目實驗。(1)拿出一塊普通的鋼板,分成三個相等大小的塊:A、B和C 。請學生用銼銼削這三塊板材, 并判定這三塊鋼板的銼削難度。(2)將A、B兩塊鋼板加熱到發光發紅,然后將A迅速落入水中,將B在露天冷卻。重復這個步驟,與之相比進行硬度測試。然后可以得出結論:在冷水中冷卻的硬度高,C的硬度最低、最小。在項目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對比實驗,教師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盡量讓學生多參與、多觀察;對比總結環節引導學生回憶實驗過程中加熱和冷卻的不同方法對A、B、C鋼板硬度產生的影響,請學生總結,并形成鮮明的對比結論。通過實驗,學生的好奇心和興奮點可以被吸引出來,而在這個過程的熱量和記憶的神奇效果也會增加學生對焊接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實踐是完成項目教學的前提,教師引導總結、提煉歸納是組織實施好項目教學的保證。
以上是“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焊接專業課程中的具體施教案例。同時,“引導型教學法”還囊括大腦風暴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等方法。但無論是何種教學方法,其本質均離不開“參與性”這一核心特色,這是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在新一輪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充分顯現。
注釋
① 張茉楠.“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向質量轉變.央視網評,2014-12-16日第1613期.
② 張媛.行為引導法在CAD教學中的應用.消費導刊,2009(21).
③ 尹宜強.模塊式教學法在實習教學中的應用.中國電子商務,2009(6).
④ 吳靜.張貼板教學法在沖壓模教學中的實踐淺析.大眾科技,2010(3).
⑤ 要麗娟.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