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一
吳長江最終還是出局了!
作為一手締造雷士照明輝煌歷史的吳長江,在與資本方的博弈中黯然離場,曾經的明星企業家身陷囹圄,令人唏噓不已。據了解,2014年10月,惠州市公安局以涉嫌“挪用資金罪”對吳長江予以刑事立案,同年12月5日,吳長江被惠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5年1月13日,媒體從惠州市檢察院獲悉,吳長江已經被正式批捕。關于吳長江與王冬雷雷士控制權之爭,最終以吳長江被批捕落下帷幕。吳長江與資本方的博弈故事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經典案例,以其為代表的草莽企業家精神成為與現代企業制度不容的死敵。
吳長江的故事并不簡單,9年內“三起三落”,作為雷士創始人的他自負最愛公司,一旦出現干預公司發展的力量,他毫不猶豫的與之對抗直至消滅。9年,他與創業伙伴斗,與引進的投資方斗,曾經的企業草莽英雄轉變為“斗士”,在公司控制權的道路上血戰沖鋒,成為媒體描述中的“悲情英雄”,只是這次命運沒有再次偏愛他,在與資本方德豪潤達的博弈中,“斗士”出局了。
與吳長江在雷士控制權之爭中敗下陣來的賽富亞洲基金創始合伙人閻焱曾經在微博上稱,中國的民營企業做不大與企業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相關,雷士股東矛盾是成長之痛,他認為吳長江是“草莽英雄”,應向成熟、自律的現代企業管理人轉變。吳長江沒有轉變,他要做的是一句話便能號令雷士所有人的“雷士之王”。
1998年,吳長江聯合弟弟吳長勇,同學杜剛、胡永宏創立雷士照明?!爸挥杏⑿鄄拍軇撛鞖v史。”吳長江敏銳地感覺到政策的變化,以幾乎忘我的狀態創業。他甚至因為工作太忙,忽視了家庭,惹來妻子不滿,以致離婚。
1998年,雷士照明的銷售額就達3000萬元,到2002年,已超過1億元,2005年超過7億元。雷士照明從一家珠三角小工廠,發展為中國燈具領域的龍頭企業。2004年,吳長江被評為中國照明行業十大杰出人物之首。
就在雷士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吳長江與杜剛、胡永宏在公司發展理念上產生分歧。吳長江主張將公司利潤用于擴大再生產,主張在全國成立三十多個運營中心,對此杜剛、胡永宏堅決反對。在激烈爭論后吳長江氣的說要退出公司。最終雷士照明被作價2.4億元,持股1/3的吳長江把全部股權轉讓給杜、胡二人,帶著8000萬現金離開公司。只是最后在經銷商的支持下,吳長江重返公司,杜剛、胡永宏出局,代價是吳長江要向兩人分別支付8000萬元,買斷他們的股份。
這一仗,吳長江贏了,卻也是吳長江真正噩夢的開始。為支付1.6億元的股權轉讓款,雷士陷入資金困境,關鍵時刻,作為軟銀賽富首席合伙人的閻焱出手相救,軟銀賽富向雷士照明注入資金2200萬美元,雷士得以解決資金難題。作為回報,軟銀賽富獲得雷士照明35.71%的股權。吳長江與閻焱也有過甜蜜期,2010年5月雷士在香港成功上市,只是隨后吳長江在雷士的股權只剩下15.33%,而閻焱掌管的賽富持有18.48%的股份。吳長江逐漸失去對公司的話語權,在與閻焱爭奪雷士話語權、控制權的過程中,吳長江再次被“掃地出門”。
那時吳長江豪邁地說:“大家已經上了船,何況我還是一個創始人,如果我不想下這個船,誰也趕不走我?!笔聦嵰彩且幌驗槿苏塘x的吳長江再次得到經銷商和員工的支持,雷士員工開始罷工,甚至到當地政府請愿,與經銷商、供應商一起,向雷士新管理層“逼宮”——讓吳長江回到雷士工作;改組董事會,“不能讓外行領導內行”;施耐德退出;爭取更多員工期權。2012年9月,吳長江重返雷士管理層,也是在這時吳長江找到了盟友德豪潤達的董事長王冬雷。隨著王冬雷入股雷士,吳長江重任CEO,這一戰,閻焱出局,吳長江再次掌握雷士控制權。事后,閻焱評價吳長江:他是個好人,但具有兩面性。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你還愿意與吳長江合作嗎?”“肯定不會。這幾個月時間對于我來說太難熬了,每天都不知道第二天將會出現什么情況,隨時準備著‘打架’,人一下子蒼老了很多?!边@是2014年11月份,王冬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一段對話,曾經的“戰地盟友”如今反目成仇。王冬雷甚至直言:“以我人生經歷,我沒有見過他這樣的大惡之人”。
在引入德豪潤達后,雖然王冬雷已是雷士照明第一大股東,但吳長江始終認為,他才是開車的那個人,王冬雷之類不過是搭車的人,“只有我才能做好雷士。誰最愛雷士?我最愛雷士!”隨著王冬雷加強對雷士的控制并對吳長江“指手畫腳”,吳長江對雷士控制權的步步喪失,最終使二人反目。
2014年 8月8日,雷士照明一紙公告將吳長江和王冬雷的恩怨情仇揭開,吳長江的首席執行官職務被強行解除,由雷士照明董事長兼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接任。隨后在8月29日雷士照明的臨時股東大會上,王冬雷再率眾部直指吳長江私相授受、輸送利益,指責吳長江在雷士照明董事會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違規擔保,可能使雷士照明遭受1.73億元巨額損失,投票罷免吳長江在雷士照明的任何職務。
緊接著兩人齊齊在重慶、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并接受媒體專訪,對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有利于己方的隔空辯白。兩人甚至“默契”地分別播放了錄像和錄音。吳長江播放了“德豪大股東王冬雷涉黑被重慶公安局抓捕”的1分多鐘視頻。王冬雷則在現場播放了錄音,以證明“吳背負4億賭債、每月1000萬利息”的真實性。此外,吳王二人針對控制權之爭、秘密協議、品牌授權各執一詞。此時,王冬雷持有雷士股權27.1% ,吳長江僅僅持有可以忽略不計的2.54%。
因為“吳王之爭”,包括萬州工廠在內的雷士部分工廠停工所造成的停產,造成不少經銷商拿不到貨,因為供應不及時而導致已經簽好的訂單被客戶取消的情況造成經銷商的不滿。而在公司經營層面,2014年上半年,雷士照明凈利潤為5804.3萬元,較2013年同期下滑28.5%。
吳長江認定這次“危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嚴重,但他沒有放棄,他還有經銷商兄弟。
吳長江最近的一條微博更新于2014年12月2日,他寫道“這兩天上海實在太冷,不過見到華東幾個經銷商兄弟,心里卻很溫暖!特別是你們那句無論我干什么都愿誓死相隨的話,讓我感動落淚,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不會放棄的!明天一定會更好!”只是世移勢易,雷士的經銷商們“倒戈”了。這一次,在王冬雷強大的攻勢下,兩次轉危為安的吳長江沒有度過“危機”。
有研究者稱,在利益共同體之上,公司內訌的表象是為了爭奪公司的控制權,而歸根結底的理由莫過于戰略差異、理念不合、合作人的氣質不同乃至經濟糾紛。
最悲劇的是,骨子里對于市場游戲規則的漠然,和在權力斗爭中虎嘯山林的手段,更是注定了這一群草根企業家在日漸規范的商業秩序面前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