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英國約克郡霍沃斯小鎮附近的荒原。攝影/Duncan Davis
滿目荒草,不見人煙,只有兩頭牛慢條斯理地嚼著稻草。遠處,一座石屋灰暗地立在視野盡頭。狂風吹得我無法站直,長發如旗幟般散開去——我確定自己是真的踏上著名的約克郡荒原了。
我是從霍沃斯小鎮走過來的。僅僅二十來分鐘,人聲鼎沸的酒吧、游客云集的車站,還有鎮上那條并不寬敞的主街,就已不見蹤影。
約克郡地處英格蘭東北部,再往北就是蘇格蘭的地界,自古以來被看作英格蘭的北大門,多濕地、荒原和呼嘯的大風。霍沃斯小鎮,這個約克郡荒原上的普通小村鎮,現在卻是熱門的旅游地。因為,這里是英國文壇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的故鄉。
到這里的那天是6月。從基斯利坐傳統的蒸汽小火車一路行來,伴隨著英國不常見的明媚陽光,有種格外晴朗的感覺。但是,一踏上鎮外的荒原,就好像踩上了某個隱秘的開關,太陽瞬時被密布的烏云遮了起來,大風毫不吝嗇地迎面撲來,氣壓開始變低,天空陰暗得就像暴雨要來臨一般。
小鎮(其實說是村子更為貼切)只有一條主街,道路兩旁匯集了飯館、旅店和咖啡廳。鎮上最火的黑牛酒吧就在主街的盡頭,是小鎮的最高點。向遠處望去,綠色的原野伸手可及。
盡管大多數人都會先去鎮里的勃朗特故居參觀,我還是決定先到荒原里感受下。我頂著大風,向“呼嘯山莊”遺址走去。
腳下的路很窄,也就一兩人寬,路兩側是無邊無際的綠色原野。有時,會有半人高的石墻出現。走了很久,沒有見到一個人。要不是路上偶爾出現的指示牌,我真要懷疑自己走錯方向了。
這瞬息萬變的陰郁的荒原,仿佛能分裂人的靈魂,讓人覺得被抽干,沒有生的希望,世間萬事都無所謂了;又讓人覺得,更需要用大喊、狂喊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隱約地,遠方出現了幾排石墻。那應該就是遺址了!我加快了腳步。突然間,身后冒出一聲咩咩,在無人的曠野里格外響亮,著實嚇了我一跳。回頭一看,兩只白毛黑臉的小羊正不急不緩地在我身后游蕩呢,打頭的那只還一直盯著我手里的東西——一張地圖。我想起朋友在日本奈良被小鹿偷吃了地圖的故事,暗暗將地圖折好塞進了包里。
這里以前是一位農場主的莊園。據說,當年艾米莉·勃朗特就是看到這座孤獨而陰郁的石房,而萌發了創作《呼嘯山莊》的靈感。石屋現在只剩下了殘垣斷壁。周圍是漫無邊際的荒野,只有灌木叢和高草、低矮的云層和強勁的大風,連先前那兩頭羊都不見了蹤影。
我繞著幾面石墻轉了幾圈。風吹過草叢,腳踩到草上,都發出沙沙的聲音。我好像看到故事里的兩個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翻滾。濃密的草叢淹沒了他們的身影。天色漸晚,兩人才不情愿地起身分開,身上沾滿草屑,回到山莊門前,在石階上并排坐下。

一聲烏鴉的啼叫,劃破了寂靜。我眼前浮現出希斯克利夫半夜挖開凱瑟琳的墳墓躺在她旁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聽到他哭泣著在二樓的房間呼喚凱瑟琳的鬼魂:“凱蒂,來吧!啊,來呀——再來一次!啊!我的心愛的!這回聽我的話吧,凱蒂,最后一次!”
《呼嘯山莊》我看了很多次。希斯克利夫狂野、任性、自私而扭曲的性格,凱瑟琳天真、熱情、虛榮的個性,以及兩人傾心相戀卻彼此刺傷的刺猬般的愛情,只有站在這片荒原上,才能真正地體會。孤獨、絕望、愛恨交織、瘋狂復仇……這幾個詞活生生跳躍在原野上。
又步行了四英里后,我回到了霍沃茲小鎮。
鎮中心有座旅館,曾是勃朗特姐妹玩耍的地方。旅館后面有一座教堂,是其父當年布道的地方。教堂的墓園里靜靜安葬著除三妹安妮以外的全家人。爬滿青苔的墓碑上,常年有憑吊者留下的鮮花。
墓園后面,就是三姐妹的故居,現在叫勃朗特牧師博物館。這是一座兩層小樓。輕輕推開大門,撫摸著客廳的門框、樓梯欄桿的轉角,我好像進入了那個年代,成為了這家人不請自來的客人。
1820年,帕特里克被派到這里,擔任圣邁克爾教堂的牧師,全家因此從西約克郡的索頓搬到了這里。第二年,母親病逝,留下五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兩個姐姐在十一二歲時也不幸夭折,剩下兒子勃蘭威爾和夏洛蒂、艾米莉、安妮三姐妹。夏洛蒂活得最長,但也僅活到39歲。

英國約克郡,勃朗特故居內景。圖/GETTY

英國布拉德福德,從基斯利開往伍斯威利的傳統蒸汽小火車。在始發前,列車長在檢查志愿列車員的著裝。圖/CFP
當時,霍沃斯的死亡率奇高。據說,當地人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41%的人在6歲之前就已死去。當地專門成立了調查小組,對死亡原因進行調查。1850年,調查小組發布報告,稱罪魁禍首在于水源。從山上下來的飲水流經墓園時,被地下的腐尸污染,而疾病又造成更多的死亡,更嚴重地污染了墓地。如此循環,水質越來越差。當地政府不得不出臺規定,要求所有墓地用上嵌式方法將墓穴抬高,以防繼續污染水質。
這些污染與死亡,就發生在勃朗特家門前的教堂下面。
父親帕特里克白天在教堂布道,晚上在家與孩子們一起吃晚餐。6個孩子從小都在學校接受了基礎教育,夏洛蒂和安妮還上了中學。艾米莉從小性格內向而孤傲,進中學三個月,就因為想家而放棄。
三姐妹在家里的客廳寫出了大部分作品。一張方形的餐桌,就是她們的書桌。四把椅子各據一方,桌上放著沙漏、茶杯和文具。三姐妹喜歡圍著桌子繞圈走,邊走邊閱讀書籍,討論寫作計劃。在艾米莉和安妮相繼去世后,只剩下夏洛蒂繼續在這里繞圈圈,伴隨她的,只有徹骨的孤寂。
艾米莉的臥室在二樓,非常非常小,只放得下一張單人床、一個抽屜柜和一把椅子。這間小屋曾經是孩子們小時候的書房,后來由于艾米莉一直窩在家里,這里就改成了她的臥室。
1847年,29歲的她發表了《呼嘯山莊》。因為夏洛蒂同年發表的《簡愛》大獲成功,這部小說也受到了關注。之前三姐妹曾以兄弟勃蘭威爾的名字共同出版過詩集,所以人們一開始以為《呼嘯山莊》的作者也是夏洛蒂。直到夏洛蒂帶著兩個妹妹去了倫敦,把她們介紹給公眾,世界才終于知道了誰是《呼嘯山莊》真正的作者。
不過,這部英國文學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作品,在當時卻飽受爭議。人們覺得此書怪異、難懂、毫無美感,并被書中描寫的殘酷、野蠻的愛情深深震驚。評論家們用苛刻的語言批評作者,但是小說的銷售卻節節攀升。
1848年,勃蘭威爾因酗酒、吸毒而去世。艾米莉在他的葬禮上感染了風寒,后轉成肺結核。她拒絕接受任何治療,3個月后,在自家客廳的沙發上永遠閉上了眼睛,年僅30歲。
艾米莉一生只發表了《呼嘯山莊》這一部小說。但是創作了193首詩。很難想象,這個經常獨自一人在荒原上散步、一輩子都沒有真正談過戀愛、家人之外連固定朋友都沒有的女孩子,是如何寫出如此狂野乖戾的愛情故事的。也許就像詩里寫的那樣,死亡其實才是她和她故事里的主人公真正的歸宿。
我禁止我青春的靈魂對你渴望,
我抑制無用的激情進發的淚滴,
我嚴拒我對你墳墓的如火的向往——
那個墓啊,比我自己的更屬于自己。
即便如此,我不敢聽任靈魂苦思,
不敢迷戀于回憶的劇痛和狂喜;
一旦在那最神圣的痛苦中沉醉,
叫我怎能再尋求這空虛的人世?
臨走時,我去勃朗特家族的墓前,跟艾米莉道個了別。我在心里告訴她,你的家鄉,我也很喜歡。